人物生平
黃慧芬從事寄生蟲學教學和科研工作40餘年。1956年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高級防治醫師訓練班輔導組組長。1964年參加編寫高等醫藥院校大專教材《人體寄生蟲學》,並開始進行血吸蟲、肺吸蟲、鉤蟲、瘧原蟲等方面的研究。1970年參加貴州省血吸蟲病流行分布的調查研究,得出了貴州省無血吸蟲病流行的結論,受到國家衛生部的好評。1972年開始領導教研組人員進行絲蟲病的防治和研究,1974年將我國流行的周期型馬來絲蟲接種鼠體獲得成功,還建成了周期性馬來絲蟲—長爪沙鼠動物模型,填補了國內空白。此項成果多次獲獎。1978年參加中央血吸蟲病防治領導小組在南方地區進行的調查,並為南方地區寄生蟲病防治科技人員進修班講課。1979~1981年為貴州省培養數名寄生蟲學高級師資,1983年開始指導絲蟲生物學研究的碩士研究生3名。黃慧芬多年獨立完成和與他人合作完成學術專著、教材、科研論文50餘篇,多篇被納入世界權威雜誌《蠕蟲學文摘》,受到國際絲蟲研究權威人士的重視。1984年參加編寫《寄生蟲學辭典》。同年應日本國政府的邀請,代表中國政府出席了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舉辦的第五屆寄生蟲預防高級指導人員討論會,宣讀了《中國土原性蠕蟲防治工作進展》,深受好評。
1998年2月23日,黃慧芬在美國病逝,終年75歲。
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
簡介
黃慧芬,女,1928年4月25日出生於安徽休寧縣。1955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1954年9月到北京協和醫院臨床實習。1956年分配到北京協和醫院任住院醫師,1962年晉升為主治醫師,1983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88年晉升為主任醫師、教授。1985~1989年任神經科副主任,兼任黨支部書記。神經科曾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和先進黨支部。本人在1960年、1986年兩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87年被評為優秀黨員,1988年被中國醫學科學院評為優秀政治思想工作者,並榮獲榮譽證書。在學科建設中重視培養中青年醫師骨幹,形成梯隊。
六十年代初跟隨著名神經精神病學教授許英魁學習神經病理,打下紮實的基礎。1982年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病理系進修神經病理一年,重點學習掌握肌肉組織活檢的光鏡、電鏡及組織化學等新技術。
成就
從事神經內科專業近四十年,以臨床醫療工作為主,同時兼作教學、科研工作。專業基礎理論較紮實,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工作認真負責。曾為很多的外地或邊區患者排憂解難,使長期診斷不清或誤診的疾病迅速得以確診,獲得良好療效,深受病人愛戴和尊敬。例如有一女性青年病人因雙上肢顫抖、說話含糊一年余,在當地診斷為“精神病”,住院半年治療無效。來到協和醫院神經科門診檢查確診為肝豆狀核變性,經治療病情明顯好轉,恢復工作能力。又有一中年男性病人,因發作性四肢抽搐伴有意識不清十年,在外院診斷“癲癇”,長期服抗癲癇藥,毫無效果,來協和醫院診治,確診為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減低,給予補鈣治療後,獲得良好效果。此外對於罕見病如Shy-Drager綜合徵(又稱原發性姿位性低血壓),曾進行臨床分析研究。1981年總結報導16例臨床分析和1例病理報告,屬國內領先技術,論文在同年9月召開的國際神經病學會議上交流,並發表在中華醫學雜誌外文版,受到國內外通道的關注。多年來承擔協和醫大學生、進修醫師及神經病學高級醫師講習班的神經病學授課。七十年代以來參加趙葆洵教授領導的脫髓鞘病-多發性硬化臨床研究工作,總結了有關散發腦炎57例臨床分析和病因探討,誤診為脊髓型多發性硬化兩例報告,多發性硬化病人腦CT掃描(附50例分析),論文均發表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和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上。多年來堅持看多發性硬化門診。最近總結兒童多發性硬化,此研究課題曾獲1992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編著《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有關神經病學、肌病學、營養疾病等分冊中有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