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序鵷

黃序鵷

黃序鵷(1877年-1949年) 字季飛,號射齋老人,江西省萍鄉縣下埠人。中華民國著名政治人物、經濟學家。曾是國民黨考試委員會委員,與蔡元培、馬寅初相交甚篤。 他撰寫的《海關通志》(上下冊共1162頁),是近代第一部較系統完備論述海關關稅的專著。 從1919年開始,黃序鵷撰寫《中國經濟史長編》,於1929年完成初稿,長達800餘萬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分別為該書稿作序。馬寅初讚譽該書稿“煌煌巨著,材料極為豐富”,“敘述中國經濟史,可稱絕無僅有”。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黃序鵷早年以清朝優附生留學日本。初學普通,畢業後,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歸國後,參加清朝學部試,授法政科舉人。

民國元年(1912年)1月,任法制院法制調查委員。同年4月,由財政部調充財政部籌備處員,歷充江西財政視察員、賦稅司科長、財政討論會議員、編輯處編輯員、財政調查委員會委員等差,鏇即補任僉事。他還曾任廣西五金礦務局總辦。同年12月自財政部辭職,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眾議院候補議員。

民國三年(1914年)1月,黃序鵷充漢口 《民國日報》館總理。同年9月,由財政部調充稅法委員會委員。嗣後歷充整理賦稅所議員、清查官產處委員、清理大清銀行委員會委員等差。民國五年(1916年)5月辭職。

民國五年(1916年)7月,黃序鵷補充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眾議院議員兼財政委員會委員。1917年第一屆國會再度解散後,黃序鵷沒有赴廣州國會非常會議。直到1922年第一屆國會恢復後,黃序鵷才再度出任國會眾議院議員,任至1924年第一屆國會最終結束。1925年8月,黃序鵷被江西省軍政長官推舉出任國憲起草委員會委員。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32年12月15日,黃序鵷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任至1940年3月16日。還曾任考試院高等考試典試委員會委員。1931年10月12日,出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第二屆立法委員。

晚年,黃序鵷辭官回到家鄉,靠兄弟們資助,專心寫作。1949年,黃序鵷病逝。

自1919年起,黃序鵷花費十年完成了《中國經濟史長編》初稿,蔡元培、馬寅初分別於1929年11月和12月為該書稿作序,但該書稿因戰亂而未能出版。此後,黃序鵷四易其稿,完稿後又請人用小楷謄抄,1947年初完成。

1941年1月,黃序鵷用了12年時間修改的《中國經濟史長編》終於最後定稿,300餘萬字。1944年日軍入侵萍鄉,他拋開家產,僅攜裝有這部書稿的一隻皮箱逃難。先至貴陽,繼而重慶,流離顛沛,苦不堪言。因時局動盪,煌煌巨著終未能如願出版。黃先生不幸於1949年逝世,享年72歲。

1950年土地改革運動中,中共萍鄉縣委從黃家取出書稿,收藏於縣圖書館。1951在馬寅初先生的過問下,北京派人來萍,將《中國經濟史長編》書稿取走,藏於北京圖書館。

主要成就

《中國經濟史長編》近代經濟學家黃序鵷耗時近三十年編撰完成的一部中國古代經濟史長編。

《中國經濟史長編》的編撰者從群經、正史、雜史、諸子百家、專集、合集、政書、類書、叢書、方誌、碑刻、稗官小說、石室遺蹟、報章雜誌、外國學者著者等兩千餘種典籍中廣泛蒐集與歷代經濟理論、經濟制度與事實變遷相關的史實史料,仿《資治通鑑長編》《通典》、《通志》之例,究其前因後果、旁徵博引,排比貫穿,分門別類,匯集成編。全書共分為經濟思想、戶口、奴婢、土地、農業、屯墾、森林、水利、漁業、畜牧、田獵、工業、礦業、商業、貨幣及金融、都邑與市場、物產、度量衡、物價、道路與橋樑、郵驛、運輸、貿易、借貸、倉儲、振恤、田賦、鹽稅、關稅、會計等30編,記事肇自上古唐虞,訖於清代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為止。通過編撰者對史料的發掘、梳理、編排,中國歷代經濟發展軌跡及其運行規律於此條分縷析、一目了然。

該書定稿後,因時局動盪,一直未能付梓,書稿隨作者顛沛南北,屢歷險境,最後為國家圖書館收藏。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終於影印所據底本即國家圖書館所藏稿本,彌足珍貴。

人物評價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曾分別為該書稿作序。馬寅初讚譽該書稿“煌煌巨著,材料極為豐富”,“敘述中國經濟史,可稱絕無僅有”,是研究中國古代經濟歷史的重要資料。

《中國經濟史長編》序言

蔡元培 馬寅初

吾鄉章實齋先生常拈“圓而神、方以知”二語,為史與長編區別之標準。蓋史之作用,重在開來,初不在羅舉已往之事實,而在於種種往事中,抽出律貫,昭示後人,故言可以簡,而意則務求其深長,故謂之圓而神。然此圓而神之著作,必不可不以極完備之長編為憑藉,否則,所根據之事實,既以掛一漏萬,則其所洲籀絳之律貫,或不免儀毫而失牆,是以輯錄長編之時,宜力求完備,而不可予設成見。作史者以詞必己出為特色,而作長編者則以無一字無來歷為條件,故謂之方以知。

吾國歷史至久,又以印刷業發明之早,記載甚富。不滿於舊有之記傳編年諸史,而欲重為編訂,以求合於今日之需要,不能不先為繁重之長編。此決非一手一足之烈,而有待於分工,或斷代焉,或專門焉,要非不慕虛榮而富忍耐心者不能為。

萍鄉黃季飛先生曾在日本研究經濟學,欲以其學理運用於我國,而苦無適當之經濟史可資印證;欲修經濟史,則苦無完備之長編以為憑藉。乃立志自作長編,分為前後兩部,前清道光季年以前之事實入前部,以後則為後部。盡十年之力,前部已脫稿,凡二十一編,都二百餘萬言,大者如土地、交通之制度,小者如植茶、養蜂之職業;精者如孔墨諸家之理論,實者如礦物、林木之種類,凡前人所記載者,無不博採而類聚之。並仿馬氏《釋史》之例,悉冠書名於其端,而毫不改變其原文,使閱者懷疑時,可以檢對原書,誠合於方以知之標準矣。

在季飛先生之意,深恐搜采未周,頗不欲輕於發表,余則以為無傷。蓋就蒐集史料之方法而言,孤本之傳鈔,古物之發掘,外國記載之翻譯,無論何時,皆可有新出之材料,以備補充。現在所需要者,在舉已有之材料,為有系統之排比而已,偶有遺漏或續有發見,皆可勒為補編,不必待一切材料收入之後,始可問世也。余深佩先生之堅忍而勤力,以有此成績,爰述余之感想於卷端,以介紹於閱者。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一月七日

蔡元培

蔡先生此序,系在海上據著者民國十八年前十年寫定之稿而作,未及印行,自十九年後以逮今茲。最近十七八年中,著者已再將原書全部整理,刪改者十之二三,增加者十之六七,方擬脫稿後再徵求於蔡先生,或許原序字句容有改正之處,不料蔡先生據以今春作古,音容已渺,諸墨猶新,易勝感嘆。茲擬將全書付印,並識數語於原序之後,讀者如疑序文中所揭露者,與本書內容偶有不合,可以釋然矣。

黃序鵷 附識

中國經濟之發展,起自上古,迄於今日,其間有數千年之歷史,進化變遷,復什殆達極點。近年來,國人漸知經濟學之重要,研究者日眾,然於中國經濟史的研究,猶嫌不足,實為學術界之缺憾。若西洋各國則不然,經濟史家皆殫心積慮以全力致此,率皆不避艱勞,冥求搜討,追求各種經濟制度之源流與變遷,故逐年所出之經濟史書籍,如汗牛充棟,美不勝收。察已往,觀現在,考求昔日經濟發展之得失,以為今日之殷鑑,條分縷析,綱舉目張,以備本國學者之參考,俾能於現代經濟組織加以改良,意至善也。然西儒所著經濟史之書籍,雖日漸增加,大都專論西方各國情況,敘述中國經濟史者,可稱絕無僅有。

在我國國內,詳盡之作,亦付闋如,其舊有之記傳編年諸史,或嫌蕪雜,或欠完備,非由通人為之整理編定,學者殊無由問津。萍鄉黃季飛先生治經濟學有年,窮多年之力,成《中國經濟史長編》一書,煌煌巨著,材料極為豐富,同時,又將各項經濟事實分類研究,,新穎扼要,極便參考之用。其對於中國經濟學界貢獻之偉大,不言可知。

二十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競爭日益劇烈,我國今日欲在工商方面與列強爭勝,謀一卓越之位置,非研究本國之經濟不能操勝算。欲了解本國之經濟狀況,則於以往之經濟變遷,安不可特加注意?現今中國之生產落後,民生窘迫,無經濟發達可言。然就以往之歷史而論,民族巍巍然存迄於今日,自必有其特質以為依著,此長期經濟方面之沿格損益,其中非無長處,發揚固有特長,吸收歐美良制,則經濟競爭方面不至有落伍之虞。語云,知己知彼,百戰不勝,實為確范。黃先生大著,豈有裨社會,豈淺鮮哉!余因樂而為之序。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四日

馬寅初 序於南京

個人作品

1917年,黃序鵷在北京出版《海關通志》、《關稅改正問題》兩書,其中《海關通志》是中國近代首部全面論述海關關稅的專著。

自1919年起,黃序鵷花費十年完成了《中國經濟史長編》,該書終於在2013年由國家圖書館出版。

軼事典故

《近代經濟學家黃序鵷 ——我的祖父及其著作》

黃序鵷之孫:黃乃江

祖父黃序鵷(1877—1949),字季飛,號射齋老人,江西萍鄉下埠人。青年時代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據知留學前後在北京大學學習和工作過),主攻經濟學。先後在北京國民政府財政、經濟、法律等部門任職,歷任參議院議員、憲法會議議員、國家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又在南京國民政府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考試院高等考試典試委員會委員、立法院立法委員,並曾任廣西五金礦務局總辦、財政部僉事等職。

祖父除在政府部門擔任各種要職外,一生都在專心研究中國經濟學並著書立說。1917年在北京出版了《海關通志》和《關稅改正問題》兩書。《海關通志》是我國近代第一部全面系統論述海關關稅的專著,《關稅改正問題》為民國外交上懸而未決的關稅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對策。下面,我想重點介紹祖父的另一部經濟學巨著《中國經濟史長編》,該書付出了祖父的畢生精力,是體現他學術水平和社會價值的代表作。

自1919年開始,祖父以十年之功完成了《中國經濟史長編》初稿,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於1929年11月和12月分別為該書稿作序,但因戰亂未能出版。以後祖父又用十八年的時間將書稿全部整理,四易其稿,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和補充。完稿後,又歷時一年,請人用工整小楷謄抄,終於在1947年初完成這一巨著的定稿工作。

全書包括蔡序、馬序、自序及例言。正文30編,總計106冊、324卷,約800萬字。從時間上看,該書上起自唐虞之世,下至清代道光年間,跨越數千年歷史;從內容上看,有經濟思想、戶口、奴婢、土地、農業、屯墾、森林、水利、畜牧、漁業、田獵、工業、礦業、商業、貨幣及金融、都邑與市場、礦產與地理、度量衡、物價、道路與橋樑、郵驛、水陸運輸、國際貿易、借貸、倉儲、振恤、田賦、鹽稅和關稅等,涵蓋經濟方面幾乎所有領域,是一部絕無僅有的煌煌巨著。

祖父博學多才且治學嚴謹,著書時參閱的書籍資料極其豐富, 有正史、雜史、政書、類書、叢書、方誌、碑刻、諸子百家、石室遺蹟、報章雜誌、以及翻譯外國學者著作等兩千餘種。對史料多經嚴格考證並竭力客觀引用,將歷代經濟活動分門別類,按不同經濟領域各成一編。每編不僅寫歷史,而且均加以評論,闡述他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正是本書的精髓所在。

祖父一生坎坷,先後歷經清王朝的衰亡、辛亥革命、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混亂和戰爭的環境中,完成這些著作的艱難可想而知,但他以堅定的信念和毅力,百折不撓地不斷前行,從未後退半步,直至書稿的完成。當用十年完成的書稿不能出版時,他毫不氣餒,繼續又用十八年的時間進行修改和增補,精益求精地直至此書的全面完成。在戰亂時期,他拋開家產,帶著資料和書稿,巔沛流離,經北京、南京、萍鄉、貴陽、重慶等地,走到哪寫到哪。遇到資金困難的時候,他就變賣家產支持繼續寫作。到了晚年,他乾脆辭官回到老家,靠兄弟們資助,布衣素食,不近菸酒,過著清貧的生活,繼續專心於他的寫作,直至1949年病故。當時萍鄉剛解放不久,家族親人都為他的過早離世而痛惜不已!

1950年,族內有人寫信至萍鄉縣委宣傳部,希望政府保存祖父書稿,以免遭遇不測。在縣委宣傳部親戚的協助下,將祖父書稿先保存在縣委宣傳部,為妥善保管又轉交江西省委宣傳部。1951年,在馬寅初先生的關注下,北京派專人取走書稿,收藏於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至今。該書由於未出版,又沒作任何宣傳,這一放又耽誤了半個多世紀,所以祖父其名其著作均鮮為人知。此書命運的轉機發生在改革開放後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逐漸有專家學者到國家圖書館查閱此書,並有出版該書的打算,在有關報刊上也刊登了對該書的評論文章。在此期間,我想特別提到的是,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和北京經濟學院,他們曾組織有關專家,對該書進行過部分整理和校勘,並聯繫山東齊魯出版社出版,但因故終未如願。

事隔二十多年後,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於2011年12月以全文影印出版了全書,共36冊16開精裝本面世。許多網站大力宣傳和轉載,家人之間相互轉告,興奮和感激之情難以言表。它了卻了族人心中的一件大事,告慰了祖父的在天之靈,更是為社會作出了有益的貢獻!據知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為該書的出版,也進行了多年的努力,在優先考慮社會效益的前提下,才得以出版發行。此外,他們還計畫再版祖父的“海關通志”一書,全書共十七章,全面系統地論述了由海關沿革、海關組織到海關關稅改良等各個方面。書中祖父提出的很多論點、主張和實施辦法,在當時起到了非常有益的指導作用。該書對我國建立海關組織,實行正確的關稅政策,定有極積的借鑑意義。

祖父著述豐碩,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知識遺產。而他的為人,他疾惡如仇的高貴品格和愛國情操,更是令人敬佩。他不僅是一位學術上卓有成就的文人,而且是一位剛正不阿的名士。這裡僅介紹幾個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1929年他完成《中國經濟史長編》出版無望的時候, 日本經濟出版界人士極為重視,願出資由日方出版。他以事關國家體面,婉詞謝絕,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1931年“九.一八” 事變爆發後,東北淪陷,舉國憤慨,他和有識之士創辦了《不忘》雜誌,並親撰創刊詞“釋不忘”,斥責政府的“空言抵抗,於困難何補?”強烈的愛國熱情溢於言表;1945年日寇入侵萍鄉,竄入祖屋南山草堂,部分書稿慘遭焚毀,祖父也身負重傷。但這一切並未消弱祖父的鬥志,還寫詩一首:“五月薰風稻正肥,無端倭寇動殺機,殘狼餓虎行經處,都有血跡顯夷威。”痛罵日寇,收拾殘稿,繼續著書;祖父在任第一屆國會議員時,北洋軍閥曹錕競選大總統,每票賄賂現金至少五千元,有人向其遊說,他憤然離京,沒有參加投票,他是萍鄉三位議員中唯一沒有受賄的人;北洋軍閥蔡成勛任江西督軍時,公開賣鴨片,毒害人民,引起他極大的憤慨。他不被利誘,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聯名向國會提出彈劾案,並聯繫京內外各界人士組織“驅蔡拒毒委員會”,印刷出版物,發宣言,揭發聲討蔡成勛,一時與論譁然,使蔡成勛聲名狼藉而辭職。這不禁使我聯想到小時候,在他的書房裡看到一幅林則徐的字帖,雖然當時我才九歲,但至今仍記憶猶新。

祖父還寫了不少詩篇,1937年,他寫了一首“六十生日述懷”,詩詞中充分體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堅持著書的決心:“回顧留東三十辰,匣中寶劍詩詞新,吾生希合甘窮老,國步多艱苦睦鄰,天假清閒工撰述,時經磨厲出精神,白頭未許驚風雪,耐過嚴寒且是春。虛擲光陰六十年,非常憂患到華巔,夙無他好書成癖,壯不如人老自憐,國內至今多傀儡,世間何處有神仙,當前收拾新亭泣,萬里馳驅猛著鞭。”(詩作原件已捐萍鄉檔案館)。祖父的為人和精神品格,將永遠激勵著我們。

歷史在不斷前進,文化則需要傳承,對社會或家庭均如此。祖父有四個兒子,均於上世紀先後故去。孫輩有四男二女共六人,現都在六旬以上,對祖父及其著作有點記憶的也僅有兩人。另外,由於時局的動盪特別是“文革”的浩劫,留下能證明祖父生平的遺物所剩無幾。為保護和傳承祖父僅存的幾件文字資料,2006年4月我和家人回到老家,將保存的幾件祖父的遺稿和照片捐給了萍鄉檔案館。這次回老家,找到了族兄三人,在他們的帶領下,祭掃了祖父的墓,目睹一個長滿荒草的土堆,不禁感慨萬千!

在《中國經濟史長編》 出版之前, 有不少的仁人志士和出版、研究單位,他們很早就關注這一巨著的出版並付諸行動。除前面提到的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北京經濟學院、齊魯出版社外,還有中華書局、“歷史研究”專刊、《萍鄉日報》、《安源周刊》、萍鄉博物館、南京師範學院等單位及有關專家學者,都關注並撰文讚譽和宣傳這一巨著。在此我僅代表族人對他們所作的工作和努力表示敬意和感謝!並希望有更多的後起之秀,將中華優秀文化遺產一代代傳承下去,服務於國家的建設和發展。

最後,對祖父及其著作的評價,我想引用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先生,為《中國經濟史長編》所作序中的部分原文作為結束語:該書“大者如土地交通之制度,小者如植茶養蜂之職業,精者如孔墨諸家之理論,無不博採而聚之”(蔡序); “煌煌巨著,材料極為豐富。同時又將各項經濟事實,分類研究,新穎賅要,極便參考之用。其對於中國經濟學界貢獻之偉大,不言可知。”“敘述中國經濟史,可稱絕無僅有”(馬序)。

僅以此文紀念並祝賀《中國經濟史長編》一書的出版發行!

感謝所有為此作出努力的單位和個人!

黃乃江

2013年2月

《黃序鵷先生及其經濟學著作》

--黃序鵷之孫: 黃乃海

黃序鵷先生(1877-1949),字季飛,號射齋老人,江西省萍鄉市人,我國經濟學界耆宿之一。少負文名,青年時代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經濟學。(歷任第一屆國會議員,立法委員,考選委員,高等考試典試委員,土地委員會委員,財政部僉事等職。)先生為人剛直不阿,疾惡如仇。北洋軍閥蔡成勛任江西省督軍時,公賣鴉片,毒害人民,引起他極大的痛恨。他不為利誘,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聯名向國會提出彈劾案,並聯繫京內各界人士組織“驅蔡拒毒委員會”。於其寓所,出刊物,發宣言,揭發聲討蔡成勛,一時輿論譁然,使蔡成勛聲名狼籍而終於去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淪陷,舉國憤慨,先生和有志之士乃創辦《釋不忘》雜誌,並親撰創刊詞《釋不忘》。此文長一千七百餘字,由歷史上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不忘恥辱”,而終於滅吳的故事談起,講到日本軍國主義對我國大舉侵略,失地之痛,本不該忘,“乃按之事實,殊不其然”。先生“將九一八事變前後我國人心,政治,財政,經濟,軍力,外交,教育諸端”,一一揭露比較,斥責政府“空言抵抗,於國難何補?”並嚴正指出:世界列強心懷叵測,在國聯大會上公然袒護日本,“由是依賴國聯之說,其效亦可賭矣!”他主張:“吾謂今日之國人,欲救自己,先存中國,欲存中國,先救東北。”“發起茲刊,名曰不忘,意在懸一最深刻之印象,大聲疾呼,以喚醒國人之迷夢,余因為釋不忘意義之重大如此。”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溢於言表,殊為可貴。

1917年8月,先生著作《海關通志》上下兩冊,由北京共和印刷局出版。此書共十七章,分別就海關沿革(附圖),海關組織,海關稅則,海關貨品,海關定章及違章之處分,海關總監各機關,海關經費,海關附屬事物和海關稅改良問題等作了論述。它是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地論述海關的專著。作者在書在中提出的不少論點,主張和實施辦法,在當時無疑是正確,精到和積極有益的。例如,書中闡述了國家關稅權與國家政治,社會,經濟,財政的密切關係,認為國家的農工商百業,欲要日趨發展,必須保護貿易。而保護貿易的主旨在於幫助國內農工商百業的生產發展,就要獎勵國貨出口,區分不同情況,設不同進口稅率,以刺激或抑制外貨的輸入。作者針對清朝中葉以後的社會時弊,尖銳地指出用與列強簽定不平等條約或協定的辦法來代替政府海關稅則,實在是喪權辱國,阻礙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令人可悲可嘆。

1917年11月,先生的另一本著作《關稅改正問題》也由北京共和印刷局印行。作者在“自序”中寫道:“改正關稅,為開國(按:指建立民國)以來外交上之宿題。懸而不決著五六年,今幸有解決之時矣。”事實上行與不行,責在當局者。在這本著作里,黃先生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改正關稅的意見和措施。他說:“為今之計,極應確定關稅方針。”這方針就是:“一、恢復一部分稅權,縮小條約上單獨的最惠國條款之範圍,訂一國定關稅法。凡各國非與我有特別關係者,均應依新法課稅。二、以保護本國之產業為主旨,將進出口各種貨物,切實審查,以定稅則之輕重或免稅。”作者從維護國家的主權出發,分別從政治、經濟方面著眼,在80多年前即提出這一正確關稅方針是很有卓識遠見的。

先生的另一本巨著《中國經濟史長編》,前後花費二十六年多時間,歷經北平,南京,萍鄉,貴陽,重慶五地,於1947年1月定稿。定稿後先生請人用工整小楷謄抄,歷時一年,分訂成一百零陸冊,約三百餘萬言。蔡元培和馬寅初兩先生分別為該書稿撰序,後未能出版(主要原因是戰亂)。全國解放後,該書稿由黃序鵷先生之子交萍鄉市人民政府保管,現收藏於北京圖書館。改革開放後經其孫黃乃海30年的呼籲,在南京市政府,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推動下,此書終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於2011年出版發行(計36卷)余願足矣!

《中國經濟史長編》 是一部關於我國經濟史研究和資料專書。我國有史以來,經濟方面向無專書,黃先生窮二十多年之力,將歷代經濟故實,分門別類,各具本末,共成三十編。各編之首,均由作者撰一“緒論”,說明各編在經濟上之旨趣,歷史上之過程,以及對國計民生之影響,然後對前人著述,旁博引,藉以啟發人們對我國經濟科學及歷史的研究,並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參考資料。黃先生治學嚴謹,著《長編》一書,所採用的書籍資料極其宏豐,計有正史,雜史,政書,類書,叢書,方誌,碑刻,諸子百家,稗官小說,石室遺蹟,報章雜誌,以及翻譯外國學者著作,達兩千一百餘種。蔡元培先生在其所作序中寫道:《長編》“大者如土地,交通之制度,小者如植茶養蜂之職業,精者如孔墨諸家之理論,實者如礦物林木之種類,凡前人所記載者,無不博採而聚之。”極力褒獎。馬演初先生也在序中說:“敘述中國經濟史者,可稱絕無僅有。”他讚譽《長編》是“煌煌巨著,材料極為豐富。同時又將各項經濟事實,分類研究,新穎扼要,極便參考之用。其對於中國經濟學界貢獻之偉大,不言可知。”

在四化建設蓬勃發展的今天,介紹不大為人所知曉的黃序鵷先生的《海關通志》,《關稅改正問題》和《中國經濟史長編》 等經濟史研究著作,也許不無意義吧!

藝術形象

黃序鵷照片 黃序鵷照片

黃序鵷照片

萍鄉博物館內介紹 萍鄉博物館內介紹

萍鄉市博物館介紹

曾孫女黃藝在萍鄉舊居前留影 曾孫女黃藝在萍鄉舊居前留影

後人黃藝在萍鄉舊居前留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