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黃巢村是為紀念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而命名的。根據歷史文獻和實地考查證明,這裡是黃巢屯兵作戰和殉難的地方。唐代曾稱大黃草峪。俗稱黃草莊。相傳,黃巢起義大軍曾在此駐軍打仗,戰敗後,人民為紀念他,將大黃草峪改名為“黃巢”。《舊唐書.列傳》載黃巢於唐中和二年(882年)退出長安,轉戰山東泰山北麓大黃草谷。後遭唐兵追襲,起義軍戰敗。明崇禎《歷城縣誌》記為“錦陽川路,黃草”,清乾隆《歷城縣誌》記為“東南鄉仙台六,黃草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記為“終宮鄉仙台六,黃草莊”。以上縣誌中稱“黃草”,而不稱“黃巢”,受傳統歷史觀影響。但當地民間口語相傳,稱該村為“黃巢”,沿至今日。
據新舊《唐書》和《歷城縣誌》記載:黃巢於乾符二年(875年)率眾起義,轉戰大江南北,號稱沖天大將軍。中和元年(880年)攻占唐都長安,稱帝,國號大齊。中和二年退出長安,中和四年東進泰山之陰黃草谷一帶安營紮寨。因唐軍追擊,義軍在黃巢村北“交戰嶺”與唐軍決戰,但終因寡不敵眾,激戰中全部壯烈犧牲。無奈之際,黃巢命外甥林言斬其頭降唐,伺機東山再起。林言不忍心,黃巢立即自剔。林言只得割其頭顱,投降唐將尚讓。尚讓卻以“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為罪名割了林言的頭,自己去請功去了。
遺址
黃巢村原名“黃草谷”,(今黃巢村內“三官廟”碑文可證)從這裡仍能找到黃巢起義軍駐紮和作戰的遺蹟。如車子峪、菜峪、裁縫峪等地,分別是義軍存放戰車、種菜和製作軍服的地方;飲馬灣、旗桿窩等地,分別是起義軍飲馬和豎大旗的地方;村內三官廟是黃巢屯兵的大本營;“交戰嶺”和“死人溝”是起義軍與唐軍作戰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地方。“死人溝”原名“虎狼谷”,是黃巢殉難所在地。據傳當時黃巢在村內大財主杜慶江宅院裡安的“金鑾殿”。黃巢村還曾經保存過黃巢的一面大旗,舊時每逢大旱,村民們便打出來求雨。可惜這面大旗在“文革”期間失蹤了。黃巢村作為黃巢農民起義遺址,1989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傳說
當地有關黃巢起義軍的民間傳說豐富。
黃巢在村內三官廟考慮作戰計畫時,被一簇酸棗針掛住了戰袍,他說了一句,“不長棗針不行嗎?”從此這簇酸棗樹就真的不長針了。黃巢村東南角一個小胡同口,有塊像牛的石頭,人稱“臥牛石”。臥牛石蜷身而臥,頭向南,背光滑平整,尾安靜地繞在身邊,唯獨沒有牛角。相傳義軍在村內駐紮時,有位小伙子早上牽著9頭牛去山上放牧,傍晚回來時竟成了10頭。而多出來的這頭牛,體格健壯、毛色光亮、雙角有力。村民們便認為這是一頭“神牛”。後義軍與唐兵在交戰嶺展開激戰,這頭神牛挺著利劍似的牛角沖入敵陣,被唐兵將領砍掉了一隻角。黃巢兵敗以後,神牛衝著“死人谷”方向哀嚎三天三夜後,化作了一頭石牛。
今村東的黃巢水庫像一條巨龍,村民俗稱“龍潭”。傳說當年唐兵把義軍逼得無路可退時,龍潭裡的水神便化作美女來到兵營。唐兵看到美女,紛紛追趕起來,當追到龍潭邊時,見美女站在水中招手,唐兵便一個個向水中跳去。結果大批唐兵淹死在龍潭裡。黃巢村北有座高山,山頂上突兀而起一個圓丘,俗稱“和尚帽子山”。傳說當年黃巢率領義軍來到今柳埠村西南,一座山勢陡峭,山頂平坦的地方。因山上沒有水源,黃巢為此焦慮。一天,營門外有神通寺朗月和尚求見。黃巢請他進帳,討教滅唐大計。僧人告別時,拍著黃巢肩頭說:“將軍拔山擎鼎,文韜武略,何愁大事不成!”。時黃巢頓覺一股神奇力量傳到自己身上,就攥起拳頭使勁一伸,竟將身邊懸崖打出一個洞,泉水從洞內嘩嘩流出。平坦的山頂上也長出一個兩丈多高、幾丈方圓,像和尚帽子似的大石丘,營帳被托在了石丘上。石丘四周如刀削斧剁一般陡峭,只有皺摺處一條羊腸小道通往山下。黃巢決定在此豎旗招兵,將寫有“黃”字的大旗插在石丘頂上,義軍很快聚集了數千人馬。如今,山頂的圓丘上還留有茶碗口粗的石洞,俗稱“旗桿窩”。山頂泉水匯成的水灣,今已滴水全無。當地仍稱“飲馬灣”,此處還有寬闊、平整的“跑馬場”等。
今柳埠一帶,端午節這天家家都在門前插艾蒿,這一習俗也與黃巢義軍有關。當年黃巢帶領義軍舉旗造反,觀音菩薩知道後,為檢驗黃巢是否濫殺無辜,就變成80多歲的老婦,肩背大孩子,手領小孩子,出現在黃巢必經的山路上。黃巢在馬上見婦人擋道,便下馬問明情由。老婦人說:“肩上背的是自己孩子,手裡領的是別人孩子。你若殺我,必先殺死我的孩子,而別人孩子可乘機逃走啊!”黃巢一聽恍然大悟,跪在老婦人面前發誓:“黃某舉旗造反,是為推翻黑暗統治,決不會濫殺無辜!”說罷從身邊拔起一把艾蒿交給老婦人道:“明天一早插在自己大門上,我的將士不會動你一根毫毛。”觀音菩薩將黃巢的諾言告訴了附近貧苦百姓。端午節這天,百姓們家家門前都插了艾蒿。舉事的義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而住在豪華宅院中的土豪劣紳們則不知此事,義軍則毫不留情。插艾蒿的習俗遂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