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黃埔軍校是中國國民黨在蘇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由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創立的新型軍官學校。各地有志的熱血青年紛紛投奔於此,學習救國救民的軍事知識和技術。黃埔軍校一時人才濟濟,廣大師生日後成為了創建現代軍隊的主幹。他們本著各自的信仰,投入東征、北伐、內戰、抗戰、解放等戰場。在國共兩黨的旗幟下,他們鬥智鬥勇的對決,不但決定了黨和國家的命運,而且使中國現代軍事史煥然一新。
作者在紮實史料的基礎上,結合最近解密的文獻資料,不僅為今天的讀者較為翔實地描述了在民主革命二十五年中,黃埔師生在萬水千山間一幕幕浴血廝殺的悲壯場景,而且栩栩如生地再現了他們在不同旗幟下或輝煌、或悲壯、或令人長嘆的命運人生。
作者簡介
李金明,北京軍區政治部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在報紙、雜誌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評論、報告文學四百多篇。著有中篇小說集《小城三怪》,散文集《山的回憶》,長篇紀實文學《陷寇汪洋》、《燕趙驚雷》、《燕趙掃殘》、《華北野戰軍征戰紀實》、《塞北大救援》,短篇小說集、故事集《南昌第一槍》、《鐵流兩萬五》、《粉碎大圍剿》、《抗日先鋒隊》、《情系寶塔山》等十四部作品。
文章目錄(節選)
自序
第一章 怒潮
一、偉人的鬱悶
二、苦戰白鵝潭
三、蘇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伸出援助之手
第二章 血海
十一、蔣汪叛變革命,黃埔軍校風雨飄搖
十二、動亂中的上海和武漢
十三、南昌!南昌!
第三章 禦寇
三十、扣蔣抗日
三十一、皖南悲歌
三十二、“反叛”的黃埔軍官
第四章決戰
三十四、重慶“鴻門宴”
三十五、黃埔師生的情報戰
三十六、鉗形攻勢的終結
文摘
蔣介石擅自解散軍校籌備委員會,停止招生工作,聲稱黃埔軍校不辦了。一時間人心浮動,籌備處的人大多是蔣介石邀請來的,聽了便想散夥。可是葉劍英與鄧演達堅決反對,另一部分人也表示了懷疑。因此決定問問廖仲愷先生的意見。適逢廖仲愷去香山縣開農民協會去了,大家商量後,決定等待。三四天后,廖仲愷回來了,他來到籌備委員會對大家說:“應該了解,辦黃埔是黨要辦的,而且一定要辦成,你們中問有不少人是蔣先生邀來的,你們應該以君子愛人以德的態度幫助蔣先生。如果黨要辦,蔣先生不要辦,或因此辦不成,蔣先生要開罪全黨,將來他如想回來再參加革命,怕也很困難了。所以籌備工作要照常。”大家聽了廖仲愷的一番話語,像吃了定心丸,都表示要按廖先生的意見去做。葉劍英十分敬佩這位革命先驅的磊落胸懷和與人為善的精神。他以廖仲愷為榜樣,克服困難和障礙,日夜操勞,努力將籌備工作做好。籌備處有關教授方面的事務就落在葉劍英肩上。從制訂教授計畫方案、招聘教員、招考學生、編寫教材,到置辦教具,事無巨細,葉劍英都直接經辦。遇到一些重大問題,還要同王柏齡、鄧演達等商量,請求廖仲愷幫助解決。——第一章 怒潮四、軍校在黃埔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