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在璣

黃在璣:(1889--1928)。少將,參議。別號玉衡。江西貴溪人。南京陸軍中學畢業後,在部隊見習兩年,又進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輜重兵。畢業後任排長、連長。1920年自上海去廣東,東征時任輜重隊隊長。1924年在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任教官。1928年在南京任少將參議。1929年1月,黃在璣由於在北伐中積勞成疾,病逝於南京,享年39歲。劉峙在南京為黃在璣舉行了追悼會,並印發了祭文。追悼會結束,黃在璣的遺體從南京運回貴溪安葬。

概述

黃在璣 (1889--1928)。少將參議。別號玉衡。江西貴溪人。南京陸軍中學畢業後,在部隊見習兩年,又進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輜重兵。畢業後任捧、連長。1920年自上海去廣東,東征時任輜重隊隊長。1924年在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任教官。1928年在南京任少將參議。

相關

黃埔軍校元老黃在璣
黃在璣(1889--1929),別號玉衡,江西省貴溪縣誌光鄉西江黃村人,出生於一個貧窮的教師家庭。父親黃火孫在家鄉教私塾,幼年在父親身邊讀私塾。黃在璣從小好學,但因家境貧寒無力讓16歲的黃在璣續學。1905年,黃在璣考入南昌軍事學校學習。1909年進入南京陸軍中學學習,畢業後在部隊見習兩年,再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輜重兵(當時葉挺、陳誠、白崇禧、張治中、顧祝同、熊式輝、傅作義、劉峙都曾在保定軍校學習)。畢業後在部隊擔任過輜重兵排長、連長。1920年,黃在璣與劉峙從上海去廣東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軍隊。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開學,當時學校已招新生三千餘人,其中黃維、桂永清、何基、艾啟鍾、熊敦黃人俊等貴溪人是黃埔第一期的學生。黃在璣任黃埔陸軍軍官學校輜重教官、黃埔軍校第三期輜重隊長,與任戰術教官的劉峙是同事加好友。
 為統一廣東,順利北伐,廣州革命政府於1925年1月15日發布《東征宣言》,組成以楊希閔為總司令,以黃埔軍校學生為主力的的東征聯軍,討伐陳炯明軍。東征聯軍約5萬人,於2月1日,分三路向陳炯明部發起進攻。作為教官的黃在璣跟隨蔣介石參加了學生軍東征,任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總指揮部輜重營長。.東征主力是黃埔軍校學生軍的兩個團共三千五百人。在戰鬥中,他們勇敢頑強,不怕犧牲,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第一次東征,不到兩個月就打垮了陳炯明的主力三萬多人,陳軍退到閩南。為了徹底消滅反革命軍隊以統一廣東,1925年10月,國民革命軍開始了第二次東征。東征前,黃在璣將隨軍的妻子李水秀和兒子黃粵星送回貴溪。
1926年9月,黃在璣在第一軍參加北伐,當時劉峙任師長。攻打武漢時,蔣介石調劉峙第一軍第二師增援攻打武昌忠孝門,黃在璣在師部任經理處處長,管理師部物資和軍餉。北伐戰爭期間,黃在璣的父親黃火孫去世,黃在璣請假回貴溪辦理喪事。辦完喪事馬上回部隊,這時,黃在璣的叔叔和幾個堂兄弟要求跟黃在璣去部隊工作。他們認為:黃在璣在部隊當官,對叔伯兄弟應該有些照顧,但黃在璣將他們帶到部隊卻分配他們做伙夫和挑夫後部隊占領蚌埠,黃在璣任評事局長,收過境鹽稅1925年8月14日軍校委任輜重隊隊長黃在璣、教官李卓元、胡樹森、第二師參謀長張治中編纂東征史及回師廣州戰史。
 1926年,黃在璣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輜重團長、軍務局運輸處少將處長。1928年8月8日,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在南京召開,當時李宗仁任軍事參議院院長,黃在璣任少將參議。
 同年,黃在璣的堂弟黃在璇(1929年改名黃野蘿)來南京求見黃在璣。由於黃在璇1927年4月加入過共產黨,接著又參加了共產黨的八一南昌起義,無法在家鄉立足。而這時蔣介石又提出要整理黨務案,黃在璇不便留在南京工作。於是黃在璣出錢送堂弟黃在璇東渡日本,就讀於明治工業專門學校。1929年1月,黃在璣由於在北伐中積勞成疾,病逝於南京,享年39歲。劉峙在南京為黃在璣舉行了追悼會,並印發了祭文。追悼會結束,黃在璣的遺體從南京運回貴溪安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