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嶺東漢墓

1式1件:印紋硬陶,殘,短頸、直口。 2式1件:殘,印紋硬陶。 其中1件,斂口、腹微鼓、凹底。

黃土嶺東漢墓

黃土嶺東漢墓,在臨海沿江鎮黃土山村,位於與黃岩交界的老104國道旁。1989年12月被盜,同月臨海博物館進行了清理。
墓葬結構為豎穴磚室,由墓道、排水道、墓室組成。平面呈長方形,方向340度,墓道、排水道已殘破。墓室分前後兩室,總長8.5米,寬2.58米,前後室間砌築隔牆,牆寬0.77米。前室長4.76米,後室長2.97米,前室低於後室0.24米,成梯級。墓底磚鋪成兩縱兩橫,墓壁砌法為四橫一豎,右壁殘高0.62米,左壁殘高0.45米,壁厚0.38米。墓磚二種,一種長方形,長38厘米,寬18厘米,厚6厘米;一種呈刀形。墓磚紋飾有錢紋、葉脈紋、鳥紋、魚紋和麥穗紋。
墓葬因遭多次破壞,所留器物不多,主要有:
罐5件,分四式
1式2件:瓷質、短頸、直口、腹鼓、底微凹。肩部橫置條式橋形耳四隻,並飾一組三道凸弦紋,四耳之間作一道弦紋相聯。釉色青中泛黃,施釉不及底,有剝落現象。高12厘米,口徑9.6厘米,腹徑18.5厘米,底徑10厘米。
2式1件:瓷質、短頸、微敞口、腹鼓微收、微凹底。肩間設兩橋形直耳,耳飾葉脈紋。肩部飾二組紋飾,每組二道凹弦紋,兩組凹弦紋間隱飾一帶波浪紋。釉色青黃,光澤,釉層較厚,玻璃狀,施釉不及底。高16.2厘米,口徑14.3厘米,腹徑21.1厘米,底徑11.2厘米。
3式1件:瓷質、短頸、微敞口、肩斜。肩間飾橫式橋形兩耳,腹鼓逐漸內收,底微凹。頸腹間飾兩組弦紋,上二道,下一道,兩組間再飾一帶波浪紋。釉呈青褐色,釉層較厚,施釉不及底。高18.8厘米,口徑11.5厘米,腹徑13.5厘米,底徑13.5厘米。
4式1件:瓷質、殘破、短頸、微敞口、鼓腹、平底。肩部有兩橋形耳,耳飾葉脈紋,肩部裝飾三道凹弦紋。通體施釉,釉色青黃,腹間有釉下墨彩圖案。高22.3厘米,口徑20厘米,腹徑30.5厘米。
水盂2件,分二式:
1式1件:瓷質、侈口、溜肩、鼓腹、微凹底。肩部飾一道弦紋。通體施釉,釉色青中微黃,潤瑩光澤。高3.5厘米,口徑4.1厘米,腹徑9.7厘米,底徑6.1厘米。
2式1件:瓷質、殘破、鼓腹、凹底。口飾二道凹弦紋。通體施釉,釉色青黃、光澤。口徑4厘米。
洗1件
瓷質殘破,方唇、唇外卷、腹微鼓、凹底,腹間飾二道凹弦紋。內外施釉,外部施釉不到底,有聚釉現象。釉色青中泛黃,釉層厚,透明感強,色澤滋潤膩人。高7.9厘米,口徑24.1厘米。
五管瓶1件:
瓷質殘破,上半部稍完整,頂部五小管作盤口壺狀。頸腹間堆塑熊、雀、龜、蛇及其它動物。釉色青黃,釉質粗拙。
壺3件,分三式:
1式1件:殘,抬骨呈白色,堅硬。通體飾弦紋,釉色青中泛黃、光澤。
2式1件:殘,胎持灰白,堅硬,盤口。釉色青黃,釉質細膩滋潤。
3式1件:殘,陶質。通體飾弦紋,外部塗有一層似漆非漆的赭色陶衣。
罍1件:
殘,印紋硬陶。侈口、寬沿、平底。腹間飾葉脈紋,上部為黃色,下腹呈赭色。口徑27厘米。
罈2件,分二式:
1式1件:印紋硬陶,殘,短頸、直口。頸部一道凹弦紋,肩部飾一道弦紋,腹部為編織紋。口頸35厘米。
2式1件:殘,印紋硬陶。短頸、直口,頸部飾二道凹弦紋,通體編織紋。
陶碗二件:
其中1件,斂口、腹微鼓、凹底。陶質疏鬆,內外塗一層似漆非漆的赫色陶衣。高3.5厘米,口徑3.4厘米,底徑5厘米。
錢幣均為五銖,共105枚。五銖的“五”字中間兩筆稍彎曲,“朱”字頭圓折。出土時,除前室靠隔牆兩角,散落幾枚錢錢幣外,其餘全部用木棒穿系。木棒已朽,痕跡尚在。錢徑2.5厘米,穿徑1厘米,肉厚0.12厘米。
墓葬雖無明確紀年,但從墓磚的特點,墓室的建設結構、型制特徵看。此墓以高低分成前後兩室,前室應為棺室,後室為貯藏室。墓壁砌法四橫一豎,墓底鋪地磚兩縱兩橫,這種形制多為東漢中期的做法。由於該墓早年已遭破壞,墓頂形式不盡詳明。墓葬填土中沒有發現用於發拱券頂的楔形磚,故墓應是仰天豎穴磚式墓,又似為木板頂磚室豎穴,但也沒有發現殘木痕跡。從出土器物看,紋飾均為葉脈紋、編織紋、弦紋和波浪紋,其中飾葉脈紋的印紋硬陶罍及表面塗一層赭色陶衣的陶器,多見於東漢中早期的墓葬。而瓷器中以罐、壺為主的組合,則為東漢中晚期的產物。五管瓶造型不同於三國及以後,器上所堆塑的“四神”,其中用“熊”代替了“白虎”。這種造型的五管魂瓶,在浙江其它漢墓中不多見。“五銖”錢亦為東漢時期的五銖錢。因此,該墓系東漢晚期的墓葬。又這種大型的長方形分前後室階梯式磚室墓,在臨海還是第一次發現。這為研究東漢時期,臨海的社會經濟與葬俗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