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黃卓明畢業於中山大學,本科畢業取得的是金融—數學雙學士學位,畢業即任職於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一段時間後,黃卓明就確定自己對枯燥、忙碌的會計工作本身並不感興趣,大企業中的等級制度也令他倍感壓抑,進而萌生了轉換職業發展軌道的想法。2002年,黃卓明毅然辭職,離開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轉投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正式踏入了教育培訓領域。
黃卓明非常珍惜在新東方工作的機會,他說:“如果我放棄原來的工作,我還有藉口說是因為興趣不對的話,那么到一個完全符合我個人興趣愛好的新崗位,我再做不好就沒有任何藉口了”。
憑藉著對培訓、教學的駕輕就熟,黃卓明在新東方任職的近7年中,歷任分校校長與部門主任。在廣州,他和他的團隊還相繼開創了語文、數學、生物等其他科目的培訓項目,首次成就了新東方集團培訓項目向外語以外領域的拓展,並最終被推廣至全國各大新東方分校,確立為倍受家長和同學們青睞的“優能”品牌。
教學特點
我不是英語教授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但凡是個人簡介中聲稱涉及出國考試培訓輔導的講師,幾乎同時能夠同步聯想到與“英語教師”這個職業對號入座。這常常令黃卓明倍感無奈,只得一次又一次地重申:“我不是教英語的!”因為在他看來,不論是GMAT、SAT等出國考試,都只是因為這個考試涉及到了英語,以至於他不得不懂一些英語去幫助自己進行教學,僅此而已。歸根到底,考試本身的目的並不是考察學生的英語水平,而是思維、分析方面的能力。
分析能力才是王道
黃卓明進一步說道:“其實無論是GMAT還是SAT考試,命題者從未刻意計畫考核考生的英語水平。但是從實際的測試效果來看,語言能力和分析能力像兩條漸進線那樣,永遠無法逼近理想狀態:一個學生做錯一道題,很難區分他這道題究竟是‘死於英語’還是‘死於分析’。”
在黃卓明看來,過去的10年中,從考試題目的“進化”中不難感受到,考試命題機構一直致力於儘可能避免語言的影響,考核出考生真正的分析能力。“無論是GMAT或SAT中都有一個題型類似於中國的‘語法’,起初這個題型的確很像語法,因為其中會出現很多固定搭配,沒有系統地去學習過、不熟悉,就會導致題目全錯丟分。但隨著考試進化,考試命題中越來越少出現純靠英語語言能力可以做正確的題目,即使依然有對固定搭配的考察,也會再給出另一個不同的比較點供考生進行選擇。”
人物評價
黃卓明從事出國考試超過10年,教學足跡遍及港台地區,為中國大陸最早在台灣、香港兩地開課的講師。其學術研究功底極其紮實,人文素養深厚,授課睿智深刻,邏輯嚴謹,飽含哲理,四兩撥千斤中蘊涵對考試、人生走向的深入洞察,笑談論道中飽含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