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天池石壁圖軸

黃公望天池石壁圖軸

《天池石壁圖》軸,元,黃公望繪,絹本,設色,縱139.4cm,橫57.3cm。 本幅自識:“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為性之作天池石壁圖,時年七十有三。 此幅構圖繁複,高坡陡崖錯落分布,雄秀多姿。

黃公望天池石壁圖軸

《天池石壁圖》軸,元,黃公望繪,絹本,設色,縱139.4cm,橫57.3cm。
本幅自識:“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為性之作天池石壁圖,時年七十有三。” 至正元年為1341年
畫面上部有元人柳貫長題,鈐元錢良佑,明鄒迪光、李蔚等鑑藏印記9方,又半印1方。
此圖描繪的是蘇州城西吳縣境內天池山的景色。天池山與靈岩山、天平山一脈相連,峰巔矗立巨石,遠望巧若蓮花,人稱“華山”。山一側的半山坳中長年積有一泓碧水,名曰“天池”,故山之這一面亦被稱為“天池山”。
畫面兼用高遠和深遠的構圖方法。近景丘陵溪澗,長松茂樹。山徑迂曲,通向主峰。畫面正中層巒疊嶂,天池居於右上,兩側石壁對峙,池中水閣數椽。主峰兩側煙雲流潤,使畫面虛實相生。
此幅構圖繁複,高坡陡崖錯落分布,雄秀多姿。畫家狀物之筆雖較簡略,雜樹多用橫點,山石作披麻皴,但線條卻顯得自然流暢,起落有序;筆法樸厚蒼潤,變化多端。設色採用“淺絳法”,多用淡赭,並以墨青、墨綠合染,冷暖互補,極佳地表現出山色的青蔥與陽光的和煦。正如清吳修所云:“赭色微黃畫裡春,墨青墨綠染精神。”
黃公望擅長的 “淺絳法”在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此圖即其典範作品。另,本幅柳貫長題中稱黃公望為“吳興室內大弟子”,說明黃公望曾就學於趙孟頫,這是畫史研究中的重要資料。
清吳升《大觀錄》卷十七、繆曰藻《寓意編》著錄。
撰稿人:婁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