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些決策時刻,體現了麻省理工學院150年以來所堅持的治學理念。書中所選取的這8個歷史片段,幾乎都是以“痛苦”開始。有建校初期資金的窘迫,有許多次被哈佛合併的危機,有全校關於大學定位的激烈辯論,甚至有曝光於媒體聚光燈之下的負面新聞……每一次抉擇,都是對學校的考驗。但正是由於堅守了羅傑斯“手與腦”相結合的新式教育的夢想,麻省理工學院才一次又一次把“痛苦”時刻轉化為機遇,從當初不被傳統精英大學所接受的技術學校,發展為今天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在150周年校慶這樣歡樂的日子裡,回憶這些“痛苦”的片段,是一所成熟大學的坦然,也是再一次對學校精神和文化的堅守。
這些決策時刻,不僅影響了麻省理工學院本身,在美國、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史中,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筆調。無論是教育模式的創新,還是產學研關係的探索,甚至直面自身的問題,麻省理工都深深地影響了現代大學制度的發展,引領了教育思想的革新,成為當之無愧的一流大學。
這些決策時刻,對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也無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中譯本的出版,雖然距離麻省理工的校慶已經過去了四年,略顯滯後,但書中所體現的理念和精神,卻不會過時。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不僅僅要匯聚一流學者、學生、資源和設施,更需要麻省理工這樣的堅持和創新、勇氣和魄力。
本書是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部分師生共同合作的成果。長期以來,筆者從事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對麻省理工學院這所以理工科見長的高校格外關注,積累了很多關於麻省理工學院及其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和著作。本書的出版還得到了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對所有參與翻譯、校對、出版的各位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王孫禺
2015年9月於北京
目錄
致謝
引言:決定的時刻
第一章“上帝保佑麻省理工”建校初期1861—1894
第二章合併與收購
第三章贊助者與一個計畫
第四章麻省理工學院與戰爭
第五章查爾斯河上的大象:戰後發展之痛
第六章特殊實驗室的“多事之秋”
第七章“避免使用專業術語”:社會作用的擴大如何催化了
麻省理工學院的生命科學
第八章性別平等
第九章編後記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