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隊簡介
麥瑞爾突擊隊(Meɾɾill’s Maɾaudeɾs),簡稱麥支隊,是二戰時期美國陸軍在中緬印戰區的一隻突擊隊 。部隊的正式番號是第五三○七臨時樣合支隊,部隊長官是法蘭克·麥瑞爾準將。麥支隊也譯作梅列爾突擊隊,碭稱梅支隊麥瑞爾突擊隊是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在1943年魁北克會議上為部署反攻緬甸而成立的一支特別部隊,由招募自巴拿馬、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瓜地馬拉等地的美國志願兵組成支隊由法蘭克·麥瑞爾準將算,兵力相當於一個團,共有2900人,分成六個小隊。
麥支隊在印度接受了2個月的游擊戰和叢林戰訓練後,於1943年3月正式進入緬北戰區,任務是潛入日軍後方,切斷敵軍的供應及交通線。由於要與中國軍隊 在緬甸戰區聯合作戰,因此麥支隊隊徽上疊加上了當時中國軍隊的青天白日軍徽。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麥支隊參與了大小三十幾次戰役,也遇到過不少險情,但大都在中國友軍的支援下化險為夷。1944年2月下旬,中國軍隊進攻瓦魯班,與日軍正面作戰。麥支隊則滲入日軍後方進行破壞,不料在瓦魯班附近遭遇敵軍兩個中隊襲擊、由於雙方實力懸殊,美軍面臨著被包圍的危險。在這緊急時刻,中國將領孫立人立即下令派兵救援,重創日軍第18師團,將麥支隊解救了出來。此戰讓美軍對孫立人 感激不已,直到今天,麥支隊協會在每年的年會上都要展示孫立人的照片。麥支隊最艱苦的戰鬥同樣是最後一場戰鬥是密支那戰役。
1944年5月,麥支隊與中國軍隊共6000人開始進攻密支那。在叢林中歷經20天長途奔襲數百公里突襲密支那機場,在成功奪取密支那機場後。指揮官麥瑞爾輕敵,不顧突擊隊員長途奔襲後的疲憊不堪與隊員患病,在未經過詳細偵查,不熟悉地形,缺乏地面炮火支援,缺乏緊密的陸、空聯絡和協調行動的情況下,組織進攻密支那城。此時日軍在密支那經營多年,構築有嚴密的防禦工事,並得到日軍第114聯隊第2、第3兩個大隊,第56師團步兵團團長水上源藏所率領的增援部隊第113聯隊1個大隊、野炮兵1箇中隊及工兵第56聯隊主力等進入密支那,日軍兵力達到3600人,並逐步增加至5000人。最終奇襲戰變為攻堅拉鋸戰,最後在中美援軍的支援下,攻克密支那,麥支隊勇敢的士兵們幾乎全部陣亡,只有極少數人生還。這些倖存者被授予標有“密支那”字樣的榮譽獎章。
戰後改編
二戰結束後,戰功卓著的麥支隊被改編為美軍第75步兵團,成為美軍的一支王牌部隊。1973年,美軍決定建立一支快速反應部隊,以應付世界各地可能發生的危機。當時,美國陸軍對各國的特種作戰戰例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結果發現,麥支隊在二戰時期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的戰例最有典範性。因此,美陸軍參謀長下令在第75步兵團基礎上組建遊騎兵部隊,當年麥支隊的青天白日徽章也一併保留下來,以紀念那段歷史。美軍遊騎兵部隊還將當年與中國軍隊聯合作戰中的經驗作為座右銘:協同作戰、以少勝多、先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