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二叉蚜

麥二叉蚜

麥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中文別名是二叉蚜界是動物界。主要為害麥類,並能傳染小麥黃矮病。為害全國各麥區均有發生,以華北、西北等地區發生較重。防治方法為用40%樂果乳油或50%滅蚜松乳劑1000倍液噴霧。用抗蚜威按4克/畝施藥,具有較好防效。

基本信息

如何識別

有翅胎生雌蚜:體長約1.5一1.8毫米,頭部灰黑色,觸角比體長稍短。胸部灰黑色,前翅中脈分為二支,所以叫“二叉蚜”。腹部淡綠色,背面中央有深綠色縱線,側斑灰褐色。無翅胎生雌蚜:體長約1.7毫米,淡黃

麥二叉蚜麥二叉蚜

綠到綠色,頭部額龐不顯著,觸角比體長短,腹背中央有深綠色縱線。卵:橢圓形,長約0.6毫米。

麥二叉蚜麥二叉蚜

生活習性

秋季麥苗出土後,遷入麥田為害。以卵(北部地區)或成蚜在根部、枯枝落葉或土塊下越冬。2、3月間又繼續繁殖為害,多在葉背及莖上聚集成群,吸食汁液,為害嚴重時麥苗矮小發黃,甚至枯死。3、4月間多雨高溫,常引起大量發生。有翅成蚜有遠距離遷飛和傳毒現象。防治方法與麥長管蚜相同。

發生危害規律

麥蚜在北京地區一般一年發生十餘代或二十代以上。秋天苗期一般以麥長管蚜為主,返青後,仍以麥長管蚜為主,至灌漿乳熟初期,麥長管蚜仍占優勢,乳熟後期麥二叉蚜的數量才明顯上升。一類麥田蟲口數量最大,而且危害期早,二類麥田的蟲口數量僅有一類麥田的二分之一左右,三類麥田更少,秋苗期,返青到抽穗前,蚜量一般均很小。5月中旬,小麥抽穗揚花,麥蚜繁殖極為迅速,至乳熟期達到高峰,對小麥危害最嚴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