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胎膏原方

【方劑名稱】鹿胎膏原方
【方劑拼音】Lutai Gao
【方劑組成】紅參 20g 當歸 30g 益母草 40g 熟地黃 30g 丹參 20g 香附(醋制) 10g龜甲 5g 地骨皮 5g 延胡索(醋制) 3g 萊菔子(炒) 5g 白朮(麩炒) 6g 肉桂 3g 木香 3g 赤芍 8g 甘草 5g 小茴香(鹽制) 4g 續斷 10g 蒲黃 5g 川芎 5g 牛膝 5g 鹿茸(去毛) 3g 茯苓 6g 鹿胎粉①6g(或仔鹿粉②24g) 阿膠 60g
【方劑製法】以上二十四味,除阿膠、鹿胎粉外,益母草、丹參、牛膝、續斷、地骨皮、甘草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其餘紅參等16味粉碎成細粉;取紅糖400g,與阿膠加水溶化,適當濃縮,加入益母草等稠膏、鹿胎粉及紅參等粉末,混勻,繼續濃縮成膏,放冷,壓製成塊,即得。
【功能主治】補氣養血,調經散寒。用於氣血不足,虛弱羸瘦,月經不調,行經腹痛,寒濕帶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次,溫黃酒或溫開水送下。
【鑒 別】取本品少許,加水溶化,濾過,取沉澱置顯微鏡下觀察:花粉粒類球形或橢圓形,直徑20~40μm,表面具擬網狀雕紋,單孔不甚明顯。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草酸鈣簇晶直徑20~86μm,稜角銳尖。草酸鈣簇晶直徑7~38μm,稜角較平截或稍尖。草酸鈣針晶細小,長10~32μm,不規則充塞於薄壁細胞中。果皮表皮細胞黃棕色,表面觀呈多角形,壁稍增厚。種皮柵狀細胞成片,橫斷面觀細胞1列,高度不一,側壁和內壁增厚,表面觀呈類多角形。直徑12μm,壁厚2~4μm。纖維成束,深棕色或紅棕色,壁厚。木纖維多呈束,長棱形,直徑16~24μm,壁厚4~5μm,紋孔細小,橫裂縫狀、十字狀或人字狀。石細胞類圓形或類長方形,壁一面菲薄。厚壁組織碎片綠黃色,細胞類多角形或略延長,壁稍彎曲,有的連珠狀增厚,紋孔細密。
【方劑出處】《中國藥典》 《金匱要略》《傷寒論》
【性 狀】本品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乾膏塊;味甘、微苦。
【規 格】每塊重10g或50g
【貯 藏】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備 注】註:(1)鹿胎粉的製備 取新鮮鹿胎,切開胎衣,收集胎水另置;將胎鹿的皮剝下,洗淨,切塊,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乘熱濾過,合併濾液備用;把剝皮後的胎鹿剖腹,去淨胎糞,切塊,胎衣亦切塊,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濾過,合併濾液備用,酥骨及殘肉乾燥粉碎成細粉;將上述兩濾液合併,濃縮至流浸膏狀,加入胎水,繼續濃縮至浸膏狀,加入酥骨及殘肉的細粉,乾燥,粉碎成細粉,混勻,即得。(2)仔鹿粉的製備 將白蹄仔鹿的皮剝下,洗淨,切塊,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乘熱濾過,合併濾液備用;把剝皮後的仔鹿剖腹,去淨胎糞,切塊,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時,第三次1小時,濾過,合併濾液備用;酥骨殘肉干燥粉碎成細粉;將上述兩濾液合併,濃縮成浸膏狀,加入酥骨及殘肉的細粉,乾燥,粉碎成細粉,混勻,即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