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大路壩地震
地震烈度八度區,分布於鹹豐縣大路壩至蛇盤溪一線,在此區內,地面震動強烈,滑坡、山崩、地裂極為普遍,地面變形顯著,人畜傷亡慘重。 地震烈度七度區,北抵鹹豐活龍坪以北,南到黔江縣城以南,東達茅壩、燕朝,西至毛壩子。 地震烈度六度區,地面震動強烈,人普遍站立不穩,田裡水振盪,器皿中的水盪出,少數建築物損壞,局部產生崖崩,地下水位有明顯變化。
據同治《鹹豐縣誌·祥行眚》卷二十記載,公元1856年6月10日8時(清鹹豐六年五月初八辰時)鹹豐大路壩(今湖北省內)地震。大路壩山崩,由悔(許)家灣、板橋溪抵蛇盤溪三十餘里皆成湖,壓斃居民數百計,李姓最多。 地震烈度八度區,分布於鹹豐縣大路壩至蛇盤溪一線,在此區內,地面震動強烈,滑坡、山崩、地裂極為普遍,地面變形顯著,人畜傷亡慘重。地震時箭子嶺西段山體被劈裂並產生左鏇錯動,導致大規模滑體堵截近東西流向的老窖溪而形成"地震湖",現名小南海。若轎頂山山麓的滑塌體和被水淹沒的堆石加以計算,則其總體積應以倍增。如此巨大的滑崩,在中外地震史上尚屬罕見。
地震烈度七度區,北抵鹹豐活龍坪以北,南到黔江縣城以南,東達茅壩、燕朝,西至毛壩子。在此區內,地面震動仍然相當強烈。距震中18公里的黔江,"室宇晃搖,勢欲傾倒,屋瓦皆飛,池波涌立,民驚號走出,仆地不能起立。"在活龍坪一帶,大規模的山崩和滑坡計有九處。
地震烈度六度區,地面震動強烈,人普遍站立不穩,田裡水振盪,器皿中的水盪出,少數建築物損壞,局部產生崖崩,地下水位有明顯變化。尖山土司皇城遺址(建於明萬曆辛亥年,即公元1611年),其石坊,皇墳等占建築物均系長石石英砂岩巨塊構成,地震時,上部構件與立柱及柱體兩側的裝飾物都出現位錯,銜接部位被拉開,最大3-5厘米。
有感範圍:北至四川巫山,東南達湖南吉首,西南抵四川南川,最大半徑230公里,有感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
震中:北緯29.7°、東經108.8°,震級6.25級,震中烈度八度,震源深度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