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據有關資料所載,粽子的起源說法很多,也並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但有一種說法較為讓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說。就是在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為了適口而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粽子,卻已有粽子的雛形。
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更加像現在的粽子。而現在粽子的造型都隨著各地的民俗風情不同,其製做也不盡相同,有三角形、螺角形、剷頭形、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等。
製作
鹹粽製做時較為講究,先要選無霉無砂的好米,洗淨浸洗過後,用豬油、蒜泥等炒香。接之,將適量的炒米裝入折成三角形的粽葉里,再放入生醃過的餡料於米的中間,包好並以繩子綁緊,放入鍋中用文火煮1-3小時(煮過程中要不斷添水保持原有水位),煮熟出鍋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