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話

重音:報。 14、坼:音“插”,縫隙。 老婆


鹹寧話是贛語大通片的代表方言,教科書往往把鹹寧歸入贛方言區,但是,鹹寧人一直認為自己更接近粵語根系,《萬里長城永不倒》、《愛拼才會贏》等歌曲,鹹寧人用鹹寧話唱起來不知道有多順溜多爽快,所以在鹹寧格外流行。
大通片是贛語十一個方言片之一。其通行於湖北的大冶、鹹寧市、嘉魚、蒲圻、崇陽、通城、通山、陽新、監利(部分),和湖南的臨湘、岳陽、華容等地。
鹹寧話在湖北省內與所謂的湖北話“簡直就不是一回事”, 鹹寧話不好懂,與周邊的浙贛語系、荊沙語系、黃漢語系統統不搭界,自成一體,迥然有別,這方水土便被人稱作“語言島”,故特別受方言研究者的一些專家學者的關注,關注的人多,關注的層級也高。解放前,中央歷史語言研究所的趙元任、李方桂、丁聲樹、吳宗濟、楊時適等曾專門組織人馬調查過鹹寧方言,1948年出版的《湖北方言調查報告》有鹹寧分卷。解放後,湖北方言學界曾到鹹寧做過三次調研,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多次組織師生到鹹寧調查語言,日本學者橋本萬太郎來鹹寧做過田野調查。
《鄂南方言志略》(陳有恆著)、《湖北鹹寧方言辭彙研究》(王宏佳博士論文)是現所見對鹹寧方言研究集大成的著作。
鹹寧方言歷史悠久,但基本上只在口耳相傳中存續,歷代著錄文獻極少,被記錄下來的方言文藝作品更少,又很難被外鄉人學習掌握,被視為“外語”,這跟鹹寧方言其詞語的一些特點有關。
一、鹹寧方言基本辭彙方面單音節詞語多。
單音節的動詞、形容詞多,名詞單音節就是普遍現象了,如星、爺、娘、爹、媽、衣、褲、鞋、襪、褂、帽、領、飯、粥、面、包、米、谷、麥、藕、茄、李、杏、金、銀、沙、土、渣、灰、雀、燕、鴿、架、桌、椅、凳、筷、席、梳、本、筆、刀、田、地、犁、耙等,不勝枚舉。
二、鹹寧方言綴加式詞語少。
如加“阿”“子”“兒”等構成的詞語很少,幾乎都可以窮舉。
“阿”綴的:阿公、阿婆、阿嫂、阿姨、阿叔、阿舅。
“子”綴的:扣子、珠子、磙子、銃子、槍子、魚子、栗子、沙子、蓮子、雪子、孝子、瓜子、腰子、眼睛子、腺坨子、石頭子、石灰子、獅子、格子、販子、廚子、戲子、精子。(鹹寧方言說“婊”、“婊嘞”,不說“婊子”。)
“兒”綴的:貓兒、鍋兒(見“人情大如債,頭頂鍋兒賣”中)。(鹹寧方言有“女兒”一詞,有人說“兒”是詞尾,有人說是“女”修飾“兒”。)
三、鹹寧方言一般沒有輕聲,但又存在強調重音。
無論單音節、多音節還是前綴、後綴構詞,發音都實實在在的,一般沒有輕聲一說,“貓兒”就是“貓——兒——”,“扣子”就是“扣——子——”,“阿嫂”就是“阿——嫂——”。如說“皇城根兒”,就是“皇——城——根——兒——”,毫不含糊。
但是,強調重音現象明顯存在。
我們在對小字輩的稱呼“名+‘保’”的格式中發現了相對的輕聲、重音現象——
本音:保。國保——通常稱謂。
輕聲:拜。國拜——呼喊,重音在“國”字,“保”輕聲如“拜”。
重音:報。國慶報——名字“國慶”完整被提及,“保”重音如“報”。
“子”作後綴的詞,“子”都重音。“‘著’+動詞”表示動作的連續、反覆、不停止,“著”都重音。
下面再列舉幾個包含重音的詞語——
打破(勸阻,“破”重音)
榻泥(因病像泥巴一樣躺在床上,“榻”重音)
下面(煮麵條,“面”重音)
下數(辦法,“下”白讀重音)
穴下(腋下,“下”白讀重音)
叫雞公(出風頭的人,“叫”重音)
潑冷水(是別人冷靜,“水”白讀重音)
發奸(小孩因受到驚嚇而睡不穩,“奸”重音)
寂死(“寂”音“七”,重音。完全沒有聲息了。)
不曉得信(一點兒都不知道,“信”重音)
認得嗯(服了你,“認”重音)
齷齪得起釉(“釉”重音)
四、鹹寧方言文白異讀和變音別義情況非常多。
“文白異讀”就是一個字詞有兩個讀音,一個類似、接近國語的讀音(文讀音),一個土音(白讀音)。先看下列字詞就存在文白異讀的情況(括弧裡面是鹹寧話直音,前是文讀音,後是白讀音):
車(超、差)、麥(末、抹)、射(社、煞)、精(金、奸)、角(郭、腳)
爭(真、簪)、聲(深、三)、等(、點)、像(象、匠)、伏(父、部)
廈(夏、傻)、生(松、三)、井(緊、減)、贏(營、顏)、野(也、訝)
下列字詞也存在文白異讀的情況:
冷、診、整、餅、病、釘、錠、頸、領、嶺、零、明、命、平、坪、輕、青、清、請、擎、聽、星、醒、腥、影、螢、夜、冶、爺、姐、寫、舍、蛇、賒、扯、額、尺、赤、地、踢、錫、吃、脊、石、白、壁、吹、錘、睡、水、下、嚇、蝦、夾、家、嫁、駕、姐、胯、掐、鴨、壓、牙、芽、啞、拍、放、房、藝、袖、貓、隔、瞎、踹、公、孔、空、續、去、咬、嚼、窖、敲、覺、教、鹹、發、項、艱、間、只等。
“變音別義”就是同一個概念,同一個字,通過讀音的改變(主要是聲調的改變)來區別義項,即意義改變了,音也出現變化。相當於國語里多音多義字的現象。
這呈現的是鹹寧方言原始、古樸的特點。
文白異讀詳細請參閱王宏佳《湖北鹹寧方言辭彙研究》90-94頁,變音別義詳見本書85-89頁附錄4《鹹寧方言詞語變音別義100例》。
五、鹹寧方言文雅、實在、具體、形象。
這一項說明了鹹寧方言精細、發達的特點。
1、國語一個“推”的概念,鹹寧方言用“揎”“?”“超”三個詞分別表示“使……翻倒”“使……前移”“使……起來”三種“推”的具體情況。
國語一個“摔跤”的概念,鹹寧方言或者說“一仆趴”“一撮趴”,或者說“一仰叉”“一仰攤”,或者說“一蹲”,或者說“一下馬跪”,把摔跤的情狀和著地的部位硬是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同一個“睡覺”,鹹寧方言可以說“歇瞌睡”,可以說“困瞌睡”,還可以說“靠一下”、“歪一下”、“倒一下”等等,情況具體,說話自然,用語靈活,惟妙惟肖。
國語說“腳放地下”,鹹寧話說“腳踏到地上”。“放”是一個抽象的動作,而“踏”(第五聲)則是一個具體的行為狀態。“地下”是相對於懸空或椅子、床鋪等高處的一個概念空間,“地上”(“地”白讀)則是具體有所指的地面上。
2、鹹寧方言說“圍頸”“手籠”“拄手棍”,相較於國語的“圍巾”“手套”“拐棍”,作用部位、形狀樣式都一目了然。
還有稀夐(稀罕)、趿(不整潔、不講衛生)、挑事(特意)、則事(頂用、能幹)、拿帳(能幹、利索)、卻得(拉得下臉面)、哨抹(利索、速度快)、溜刷(敏捷)、著令(沉著、理性)、遏冷衣(內衣)、燉雞汗(蒸老母雞)、三根筋(瘦、苗條)、出呼哨(找人麻煩、鬧事)等等,細微而具體地表現了鹹寧人對生活的特殊領悟。
3、下列詞語的表達效果都特別具體形象:
金貴、筆直、飄輕、滾燙、冰冷、冰赤、冰淡、寡淡、繃硬、硝薄、毛糙、透漲、透濕、漬濕、漬抹濕、漆黑、漆抹黑、漆抹死黑、通紅、綠皚、雪白、白雪鞔、黃籠、紅籠、紅迪籠、零光、精光、光巴零、光抹零、零抹光、雜巴零、澎臭、澎騷、澎腥、香澎、灰澎、火著澎、光溜、圓溜、青幽、涼幽、甜泯、肉踉、緊繃、緊緊、死緊緊、泡松、泡嚕、大碩等等。
4、關聯具體,大量運用具體形象生動的意象來打比喻,如:
蠢豬(像豬一樣愚蠢)、像肉豬一樣(胖)、像猴一樣(精)、狗骨頭(不怕打)、賤狗(像狗一樣賤)、牛力(像牛一樣力氣大)、鹿頭鹿腦(東張西望、高度警覺、隨時準備出擊)、像苕一樣(實心踏地、不靈活、愚蠢)、像竹篙一樣(瘦高)、像柱頭一樣(結實)、像烏鮆一樣(傻傻的)、像青一樣(無助的)、像烏龜一樣(縮頭)、栗木臉(臉皮厚實)、洋蔥臉(剝了一層又一層)、綠豆眼(小而溜溜轉)、老鼠眼(賊眉鼠眼)等等。
六、鹹寧方言口頭禪、熟語比較粗俗。
各類粗俗的口頭禪、熟語非常多,如僅帶“戳”字的詞語(帶髒字,請理解),就有六十多個很活躍的:
戳、戳逼(性交或者罵人,對某個事物不滿的意思,類似於馬戈壁)、戳汰、戳汰崽、戳悻、戳得悻、戳苕、戳苕鼓、戳苕崽、戳裸苕、戳得賤、戳隱、戳效、戳鄙、戳白、戳頭、戳架(吵架的意思)、戳架東道、戳人、戳拐、戳壞、戳水沒、戳水鰺、戳腳貓、戳翻了、戳翻兜了、戳吃戳喝、戳牛屁股、戳雞屁股、戳貓兒逼、戳壁眼、戳瞎眼、戳戳刺刺、戳大叔咯、戳奸、戳奸打猾、瞎戳、苕戳咯、牛戳咯、豬戳咯、狗戳咯、逼戳咯、裸戳咯、鬼戳咯、不怕戳、不對戳(不對勁的意思)、牛戳馬逼、東戳西戳、鴨婆戳鶄鳱、瞎裸戳、苕裸戳咯、狗裸戳咯、鬼裸戳咯、雞巴戳咯、野裸戳咯、狗雞巴戳咯、打鑼戳閻王、把阿鬼戳了(見鬼的意思)、不是人戳咯種、裸戳崽、兔戳咯崽、紅頭髮戳咯崽等等。(有些是罵人和流氓的)
七、鹹寧方言保留了一些古書面語。
現代漢語已經給淘汰了的之、乎、者、也、哉、矣、嗟、碩、亘等都還活在鹹寧民眾的口語裡面——
之:之前、之後、均之勻之、雲之霧地、無之巴遠、落人之笑
乎:忘乎所以、不在乎
者:老者、爹者、媽者
也:反也、反也崽、馬之虎也
哉:來哉(來往)
矣:在動詞後面,表示將要讓動作完成——
揎矣:個個石頭攔倒路了,嗯來揎矣。(這個石頭攔著路,你來搬開它。)
撕矣:嗯再亂畫,我就把嗯咯本撕矣。(你再亂畫,我就把你的本子撕了。)
吃矣:嗯來把個個雞蛋吃矣。(你來把這個雞蛋吃了。)
用矣:還有三十塊,冇得人要,我就用矣。(還有三十元錢,沒人要,我就用了。)
吃矣用矣:表示不節省,不儲蓄,有錢就吃了用了。
嗟:遞東西給對方的招呼,大致相當於說“來,給你!”。文言詞語謂不受“嗟來之食”,“嗟”字就在這裡。
碩:“碩”字可以單用,如說“西瓜好碩”“樹好碩”,還與“大”連用,謂“大碩”,表示很大。“大”也單用,如“大水牛”“大日頭”,但“大碩”連用更多,如“大碩一間屋”“一隻大碩豬”“大碩風”。
亘:整個的、完整的。兩人關係好可以說成“關係是亘的”。反義詞是“零”。如說“沒有零錢,只有亘錢”。鹹寧方言這種比較稀奇古怪的反義詞還有一些,比如“清”與“釅”,“濃”與“硬”,“尖”與“蠢”。(清:稀;釅:相對於“清”。濃:相對於“硬”,是“比較軟”的意思。蠢:“尖”的反義詞,“鈍”的意思。)
一些在現代漢語裡面已經虛化了的詞語,鹹寧話裡面仍然保持其古代的原樣子,做實詞用——
就:靠近來,靠近、接近。
在:存在。
比:並列。
還有如“具心(存心)”“自在”“奈不何”“奈不有何”等也都活在口語裡。
八、鹹寧方言保留了一些歷史悠久的概念。
1、締親:結成姻親。
2、紅葉:媒婆。
3、酒甌:小酒杯。
4、蒲刀:扁平寬大的菜刀。有人寫作“朴刀”“蹼刀”等。
5、斫柴:砍柴
6、仵作:古代的執法人員,來去匆匆,來去一陣風,搞得雞飛狗跳的。現在用來指稱那些有類似行動特徵的人。
7、得得:幸虧。
8、裸連:辦事不乾脆,說話囉嗦。(《楚辭·九思·疾世》“嗟此國兮無良,媒女詘兮謰謱”,“”指“語亂”。《玉篇·口部》說“嗹嘍”是“多言”,《廣韻·一先》解為“言語繁絮貌”。據此,可以說鹹寧方言的“裸連”“裸連間”的本字可能是“嘍”。)
9、咠咠:“咠”音“七”,悄悄地,偷偷地。“咠咠罵,咠咠死,半夜起來燒錢紙。”
10、撇落:順便,方便。還說“撩撇”。
11、馬枷:大人讓小孩像騎馬一樣騎在自己的肩頭上叫“打馬枷”,這個樣子對大人來說如同罪犯戴枷。這當初應該是形象而幽默的說法。
12、仄方:由大樹料鋸出來的截面為長方形的樓方。
13、姊妹:姐妹、兄弟姐妹。鹹寧人問你“幾姊妹?”,可能是問你家多少個女孩,也可能是問你家兄弟姐妹一共多少個。文獻最後在元曲中見過“姊妹”統指兄弟姐妹的這個用法。不區分性別以表示親切,是鹹寧方言一個特殊現象,所以像爹、伯、爺、叔、舅、哥等大家不要以為就是男的,極端的情況還有小孩喊媽媽為“叔”以表示特別親密的。
14、坼:音“插”,縫隙。“吳楚東南坼”是說洞庭湖是劃分吳國和出國的地上的大裂縫。鹹寧方言現在還活躍著“坼(裂縫)”、“壁坼(牆壁上的縫隙)”、“山角碌坼(深山溝)”、“角坼(小山溝)”等詞語。
15、帶落:附帶。
九、鹹寧方言區域地方文化特色突出。
1、毛影:彩虹。感覺“毛影”比“彩虹”好懂。“虹”是什麼?蟲嗎?
2、麻鼓:石頭,還分為“大麻鼓”、“麻鼓崽”。
3、納蠻理:蠻橫不講道理。
4、有衣食:大致意思是糧食等質優頂用,如說“個米真有衣食,一升米煮了堆巴堆尖四碗飯”,相反就是“冇得衣食”,就說“個米真冇得衣食,一升米只煮了平平四碗飯”。(個,這。)
5、崽肉:東西,如“么崽肉”相當於“什麼東西”“不是好東西”。
6、對手:幫手,如“找幾個人來做對手”是“找幾個人來做幫手”。
7、強盜眼:大門旁邊開的供家畜貓狗進出也方便小偷進出的洞。方便小偷進出,注意,這可是一種文化——再富貴的人家,對窮人不可以做得太絕,有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應該的。
8、插攙:攙,指棍子之類的東西。如同搭葡萄架,鹹寧一般會說“插豆角攙”“插絲瓜攙”等。
9、難奸:瘦、苗條。
10、親事:在情緒很激動的時候用,表示命令、祈使,對方必需無條件執行,如小孩逃學惹惱了家長,家長就會說:“嗯親事去學校!”
11、奢:(張開嘴巴的)得意地笑。奢眯:(張開嘴巴、眯上眼睛的)得意地笑。奢縫:木製家具因乾水而裂開。
12、煞:點火、傳染。煞火:點火、挑撥。煞燈:點亮油燈。煞煙:點菸。煞福:沾光。煞病:(病)傳染。(上列六個詞語中的“煞”字有人以為是“射”字,不無道理。)
13、戳頭:本事、辦法。“有戳頭”是讚美人有本領。
14、翻釘:調皮。翻翹:無風起浪、折騰之類的調皮。翹死:非常調皮。
15、出日:包含門前景致、周圍環境等意思,有“出日好”“出日不好”之說。也說“出場”。
16、不秀和:不簡單、很多、厲害。也說“秀和”。
17、豆腐崽:豆腐腦。
18、苦:“苦”第五聲,苦著臉嘟囔。小火慢燉也叫“苦”,俗語有謂“牛逼苦豆腐”者。
19、捺隱:過癮
20、阿舅、阿舅崽:“你這個東西!”
這樣一些日常用語(例如以下),
這 - 擱
那 - 吶
的 - 哥
客廳 - 堂屋
石頭 - 麻古
青蛙 - 卡麻
蝌蚪 - 卡麻修
點燈 - 盞燈、煞燈
聊天 - 刮喝、談天
小孩 - 伢崽
兒子 - 崽
嬰兒 - 麻辣
爸爸 - 一(部分地方叫發)
多謝 - 難問
怎么樣 - 哪濕 (有種無法無天的意思)
蒼蠅 - 沒忙
蚯蚓 - 火蘚
螃蟹 - 老凱
袖子 - 手舅
睡覺 - 困瞌樹、吸磕樹
有趣 - 過癮、撮癮
騙子 - 撮白
狡猾 - 撮奸
苯蛋 - 撮勺、憨
哥哥 - 老靴、老根
什麼 - 么哩
沒有 - 冒得
速食麵 - 學生面
很好 - 沒得改
土房頂 - 屋夾老
經常 - 一老
廁所 - 茅絲
胡說八道 - 狗打醜屁
混混 - 牛打鬼
大便 - 拉屎、窩粑
小便 - 拉尿、窩尿
姐夫 - 一哥
姐姐 - 袋假
三天打雨,兩天曬網 - 開門茅絲三日香
害羞 - 怕醜
上午 - 上做
中午 - 中時
下午 - 哈做
拳頭 - 除爐鼓
偷人、偷情 - 打皮扮
毒 - 鬧
毒藥 - 鬧藥
吵 - 國
吵死人 - 國煞人
知了 - 辭谷溜
希奇 - 吸響
新娘 - 吸爐嘎
窗戶 - 格子
菜刀 - 仆刀
廉刀 - 麻連
砍菜刀 - 初刀
廚師 - 除子
火種 - 火子
敗家子 - 八敗崽
鰱魚 - 狹連
離譜 - 越格
很壞 - 挖敖
指違背道德的壞。
背心 - 汗杉
公公 - 丫公
婆婆 - 丫婆
樹支 - 樹丫
老婆 - 媽照 如果不解釋,外人根本無法懂。
由於上述這些特點,鹹寧方言在口語與書面之間就很難直通,文白脫節,這樣,就很難用書面來表現(如除非逐字標音,書面上表達不出變音別義的微妙情況),作了書面記錄後也很難再用口語來還原表達(如變音別義繁多,文白兩讀並存),也不利於外鄉人學習掌握了(就不少概念而言,很難在鹹寧話與共同語國語之間建立起對應的關係)。
現在鹹寧方言研究處在散兵游勇狀態,某些個人當然是可以出成果的,比方可以出版幾本個人專著什麼的,但是,推動鹹寧方言研究走上新的台階還是需要聯合起來,大家協調行動。比如有人感嘆還沒有出一個《鹹寧方言辭彙表》,其實不少人都拿出過各自的辭彙表,只是又都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如果大家坐到一起來,確立詞條,確定詞形,形成共識,共同採用,就可以了。像鹹寧方言的聲母、韻母及其表達方式等等都有個需要大家坐到一起來達成共識的問題。鹹寧方言的研究現在應該是到了一個需要從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到達成一定共識的時候了。
聯合起來還可以商量下一步大家乾什麼,制訂研究的規劃。
聯合起來就是成立“鹹寧方言研究會”或“鹹寧方言民間研究會”(或別的名稱如“鹹寧方言愛好者聯誼會”等),名稱無所謂。能實實在在地開展工作,能拿出實實在在的成果,在鹹寧事業大發展的氛圍中有一份鹹寧方言研究的貢獻,大約是現在鹹寧方言研究者應該做的事情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