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詞語注釋
(1)寒日:晚秋的霜晨,氣溫甚低,人們感覺不到陽光的熱量,故稱寒日。
(2)瑣窗:窗欞作連鎖形的圖案,名瑣窗。瑣,即連環,亦兒鎖。
(3)團茶:即壓緊茶之一種。宋朝多制茶團。
(4)瑞腦:一種薰香的名字,也叫龍腦,即冰片。
(5)仲宣懷遠: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曾寫《登樓賦》,以抒懷鄉的情思。其中有“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悲舊鄉之壅隔分,涕橫墜而弗禁”之句。
(6)隨分:照例。
作品鑑賞
賞析一此詞開頭兩句寫寒日梧桐,透出無限淒涼。“蕭蕭”這裡是蕭條、寂寞之意。“瑣窗”是雕有連瑣圖案的窗欞。“上”字寫出寒日漸漸升高,光線慢慢爬上窗欞,含著一個時間的過程,表明作者在久久地觀看著日影,見出她的百無聊賴。梧桐早凋,入秋即落葉,“恨霜”即恨霜落其葉。草木本無知,所以,梧桐之恨,實為人之恨。從而借景抒情,繪出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寥。
因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飲多而醉,不禁沉睡,醒來唯覺瑞胸薰香,沁人心脾。三、四兩句分別著一“喜”字“宜”字,似乎在寫歡樂,實際它不是寫喜而是寫悲。“酒闌”謂飲酒結束的時候。“團茶”即茶餅,宋代有為進貢而特製的龍團、鳳團,印有龍鳳紋,最為名貴。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說明酒飲得特別多;酒飲得多,表明愁重。“瑞胸”,薰香名,又名龍腦,以龍腦木蒸餾而成。“宜”表面似乎是說香氣宜人,實則同首句的寒日一樣,是借香寫環境之清寂,因為只有在清冷寂靜的環境中,薰香的香氣才更易散發,因而變得更深更濃,更能使人明顯感覺到。上片敘事,主寫飲酒之實“秋已盡,日猶長”寫作者個人對秋的感受。“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鄉心情自況。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十七歲時因避戰亂,南至荊州依劉表,不受重視,曾登湖北當陽縣城樓,寫了著名的《登樓賦》,抒發壯志未酬、懷鄉思歸的抑鬱心情。這兩句透露出詞人孤身漂泊,思歸不得的幽怨之情。深秋本來使人感到淒清,加以思鄉之苦,心情自然更加淒涼。“猶”、“更”這兩個虛詞,一寫主觀錯覺,一寫內心實感,都是在加重描寫鄉愁。結句是為超脫語。時當深秋,籬外叢菊盛開,金色的花瓣光彩奪目,使她不禁想起晉代詩人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自我寬解起來:歸家既是空想,不如對著尊中美酒,隨意痛飲,莫辜負了這籬菊笑傲的秋光。“隨分”猶雲隨便、隨意。下片寫飲酒之因,是對上片醉酒的說明:本來是以酒澆愁,卻又故作達觀之想,而表面上的達觀,實際隱含著無限鄉愁。李清照的這首詞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詞中表露的鄉愁因和故國淪喪,流離失所的悲苦結合起來,其中的憂憤更深。
從整首詞的風格和一些詞句來看,這首詞當作於詞人南渡之後。詞人和大批的中原人士一起,倉皇南奔之後,顛沛流離,沒多久,丈夫趙明誠又急病身亡。這樣,詞人既失去了故國和故鄉,又失去了至親的親人,成了一個“孤舟嫠婦”,不幸和痛苦伴隨著她。對李清照這樣感情豐富細膩的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因此,在她後期詞作,再也無法一睹前期那樣情致,取而代之的便是那深沉的、無限痛楚的心音了。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詞作開首便點明這是深秋時節的一天,帶著寒意的陽光透過鎖窗,灑落在室內。詞人此時尚未出戶,透過窗欞,目光落到庭院中的梧桐樹上。已失去往昔婆娑身影的梧桐,在瑟瑟秋風中對“夜來霜”,已由畏懼而轉恨。詞人此時的情感,是浸透在具體的物事刻繪上。以“寒”飾日,可見詞人內心已無任何溫暖可言。“日”本無聲無形,卻以“蕭蕭”形容,更見詞人內心之心旌寒冷。此外,梧桐本亦無情物,詞人卻言其“恨”夜晚之霜。此一“恨”亦詞人之恨,因為日已蕭蕭,夜又何以堪!因自己心寒,故覺得日光亦寒;因自己恨夜長孤寂,故言樹亦有恨。首二句的描述,使人想到杜甫的名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這兩句是說昨夜以酒澆愁,喝得過多,今晨醒來,便思飲濃釅的團茶;醒來夢斷,聞到瑞腦的香味,感到很是愜意。這裡有兩個詞頗耐人尋味,一是“酒闌”,為何酒闌,決不是前期那種的情調:“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漁家傲》),而是“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菩薩蠻》)。還有一詞是“夢斷”,詞人所作何夢,“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訴衷情》),詞人自己的詞句便是其最好的注釋。所不同的是,這二句寫的是尋常事,看似不經意,卻蘊含了無法排遣的鄉愁與懷人的愁苦。詞作上片的敘寫由遠及近,把自己深深的愁緒與痛苦,附著於外在物事的描寫上,頗耐人咀嚼。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秋冬之白日本已較春夏時為短,但詞人卻覺得“猶長”,這就很讓人尋味了。這種主觀感受與客觀實際之間的反差,表露了詞人的寂寞傷時、度日如年愁緒之深。接著詞人以王粲登樓思鄉的典故,寄託了自己生逢亂世、流徙他鄉的思鄉之情。王粲,字仲宣,東漢末年人,為“建安七子”之一。時天下大亂,他避居荊州,依附劉表,懷才不遇,嘗登當陽城樓,有感而作《登樓賦》,抒發了滯留他鄉、懷才不遇之情。有“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句,其情形與李清照頗為相似,故詞人藉以表達自己的感情。不過,王粲之所以羈留他鄉,是因為個人仕途不得意,不願回去;而李清照則是為環境所迫,有家歸不得,所以說“更淒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末二句,詞人把筆宕開,說與其作無可奈何的懷鄉之想,不如依舊開懷暢飲,一醉方休,不要辜負了這眼前盛開的菊花。這裡的“不如隨分”,實是詞人無可奈何,故作寬慰之辭。這與上片“酒闌”二句,如出一轍,看似寫閒情,寫雅事,實是以樂寫哀。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1155),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生於書香門第,在家庭薰陶下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對詩詞散文書畫音樂無不通曉,以詞的成就最高。詞清新委婉,感情真摯,且以北宋南宋生活變化呈現不同特點。前期反映閨中生活感情自然風光別思離愁,清麗明快。後來因為丈夫去世再加亡國傷痛,詩詞變為淒涼悲痛,抒發懷鄉悼亡情感也寄託強烈亡國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傳世。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等。其文學創作具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後世影響較大,稱為“易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