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礦集團礦史館

鶴礦集團礦史館

鶴礦集團礦史館正式成立於2003年6月28日,位於鶴崗市東山區東崗路和南山國防公路的交匯處。總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礦史館展廳面積1650平方米,東山萬人坑展廳面積400平方米。各種圖片800幅,日偽時期文物52件。展現了鶴崗煤礦從一九一四年發現煤田至今,歷經九十年的滄桑巨變。九十年的歷史深蘊著礦山的苦難史,礦區的發展史、礦城的建設史、讓參觀者能夠在此受到一次愛國、愛礦、愛企的革命傳統教育。汲取一份進取、實幹、奉獻的的力量。對鶴崗煤炭的發展歷程有一個較為全面,深刻的認識。

基本信息

史館簡介

鶴礦集團礦史館是2003年在原鶴崗礦務局階級教育展覽館----“東山萬人坑”遺址基礎上建成的。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礦史館分為主展廳、科技廳、礦區模型、萬人坑四個

雕塑雕塑
部分。主展廳從鶴崗礦區的早期開發、日偽統治,到建局初期、建設發展、改革奮進,詳細展現了鶴崗煤礦從一九一四年發現煤田至今,歷經九十年的滄桑巨變。科技廳展現了煤礦開採的各個發展階段,將煤炭開採井下實景原汁原味搬到展館,身臨其中如到千尺井下。萬人坑展示的是日偽統治時期廣大礦工受到的非人折磨。整個展館就是一部礦區的苦難史、建設史、發展史。到目前為止,已接待來自日本、美國、俄羅斯及國內的參觀者100餘萬人次,年接待人數在5萬人次以上,在“九.一八”、“七.一”、“十.一”、“六.一”等重要的紀念日,組織全市黨員、幹部、民眾和青少年參觀“萬人坑”,教育他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增強他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先後有中央電視台、黑龍江日報社、黑龍江電視台等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到礦史館採訪10餘次,對礦史館進行了多角度的宣傳報導,引起良好社會反響。團中央、中紀委、省委等領導同志,毛澤東同志的女兒李娜等知名人士先後到礦史館參觀,對礦史館在教人、育人方面發揮的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現已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鶴崗市黨員教育基地。

歷史背景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為了從中國掠奪重要戰略物質,在東北進行了瘋狂的開採。日本侵略者在鶴崗礦山每掠走1噸煤就要死4到5人,日積月累就形成了駭人聽聞的“萬人坑”。
東山萬人坑位於東山區東崗路北側原新一煤礦辦公大樓東約800米處,原是一個坑長40米,寬30米,深近7米的自然大坑,是日本帝國主義屠殺無辜和拋棄死難礦工的場所。1968年10月,鶴崗市挖掘了萬人坑的一角,僅在這個長10米,寬8米,深不及7米的小坑內就堆積著死難者屍骨近千餘具。為了警醒後人,供民眾憑弔,鶴崗市建築了保護性展室和圍牆,被命名為“鶴崗礦務局階級教育展覽館”。1981年,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決定,東山萬人坑被列為省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鶴崗市礦務局對展館投入500萬資金重新修復建設,1998年7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1991年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現有“東山萬人坑”展覽館總占地面積400平方米,東山萬人坑展廳共有圖片35幅,日偽時期文物52件,介紹和反映了當時的歷史情況及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血腥掠奪。在職職工17人,配有專職講解員5人。
鶴崗“東山萬人坑”展覽館成立至今,已接待來自日本、美國、俄羅斯及國內的參觀者50餘萬人次。每到“六.一”、“五.四”等重大節日,就會有成千上萬的參觀者來這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年接待人數在5萬人以上。

展廳介紹

一樓展廳分為:親切關懷,礦區英模,歷任主要領導、礦區地理四個部分,展現了從1945年成立鶴崗礦務局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煤炭工業主管部門,黑龍江、鶴崗市的主

展館內景展館內景
要領導對礦區的建設給予巨大的關懷和幫助。以及一屆又一屆領導集體嘔心瀝血,帶領鶴崗礦工艱苦奮鬥、改革創新、一步步走向輝煌和這其間湧現出的一大批的礦區英模。
西側廳是礦區模型室。展現的是鶴崗礦業集團公司的縮影。鶴礦集團現擁有9個生產礦和以煤面料相適應的配套系統的綜合體系。
東側廳為科技展廳,2008年投入近200萬元新建,將煤礦生產工藝,採煤技術發展史,作為科技館的主要內容,科技館占地面積590平方米,分為煤的形成、不同時期井下採煤工藝實景、煤礦生產流程模型、煤炭生產技術發展歷程圖片展、科技帶頭人等幾個部份。形象展示了煤礦生產建設發展過程的原貌,走進科技館,就像親臨井下現場,置身工作現場,感受煤礦幾十年的生產建設變化,是一個很好的煤礦發展教育真實景觀。2008年10月投入使用後,先後迎來國家、省、龍煤集團、市及各部門領導,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各界人士,礦區各級組織也積極組織地面崗位員工參觀,現已成為一個煤礦發展史的良好的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