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湖寺和陸子壽

《鵝湖寺和陸子壽》是由南宋思想家朱熹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

鵝湖寺和陸子壽
朱熹
德義風流夙所欽,別離三載更關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籃輿度遠岑。
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
卻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
作者簡介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國南宋思想家。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慶曆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相關材料
鵝湖之會
在現在的江西省鉛山縣有一古寺,寺雖不大,貌也不驚人,但卻因南宋時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寓居於此,並在這裡發生了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因而遠近聞名。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呂祖謙為了調和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理論分歧,使兩人的哲學觀點“會歸於一”,於是出面邀請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前來與朱熹見面。六月初,陸氏兄弟應約來到鵝湖寺,雙方就各自的哲學觀點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就是著名的“鵝湖之會”。
會議辯論的中心議題是“教人之法”。關於這一點,陸九淵門人朱亨道有一段較為詳細的記載:“鵝湖講道,誠當今盛事。伯恭蓋慮朱、陸議論猶有異同,欲會歸於一,而定所適從。……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陸九淵集》卷三六《年譜》)所謂“教人”之法,也就是認識論。
在這個問題上,朱熹強調“格物致知”,認為格物就是窮盡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極。並認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認識的兩個方面。主張多讀書,多觀察事物,根據經驗,加以分析、綜合與歸納,然後得出結論。
陸氏兄弟則從“心即理”出發,認為格物就是體認本心。主張“發明本心”,心明則萬事萬物的道理自然貫通,不必多讀書,也不必忙於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曉事理,所以尊德性,養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對多做讀書窮理之工夫,以為讀書不是成為至賢的必由之路。會上,雙方各執已見,互不相讓。
此次“鵝湖之會”,雙方爭議了三天,陸氏兄弟略占上風,但最終結果卻是不歡而散。如今,這座古寺也許是因為有這么一次重要會議,也許是因為朱熹住過,將其作為“書房”,作為教書育人之地,因而也叫做“鵝湖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