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洞文化

鴿子洞文化發現於遼寧鴿子洞,是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一種人類文化,石器原料主要是石英岩。

鴿子洞文化
英文:
Gezidong Culture
釋文:
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一種人類文化。發現於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鴿子洞,是最近在中國東北地鴿子洞復刃刮削器區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洞中除發現石器、哺乳動物化石外,尚有灰燼層。其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石器原料主要是石英岩,有刮削器、尖狀器和砍砸器等。主要用錘擊法進行錯向及兩面加工修理,從製作技術及石器類型等均與北京猿人文化有密切關係
在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城東北39華里緊靠大凌河的西湯山上,有一個天然溶洞,是一所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因有許多鴿子棲息於洞內而得名鴿子洞。
鴿子洞立於懸崖陡壁之上,洞口距大凌河面35米,面向東南,洞裡光線充足,可防風遮雨,外散炊煙。主洞面積為18平方米。經過考古工作者的發掘,發現有厚達50厘米的灰燼層。此外出土了舊石器300餘件,其中打制石器72件;古代動物化石30餘種;人類化石3件。
出土的舊石器主要是用石英岩製作的,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等。這些石器打制比較細,刃緣相當規整,類型趨向穩定。研究者從石器的類型和加工技術上分析,鴿子洞舊石器要比北京猿人石器進步一些,屬於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存物,距今約有10多萬年的歷史。
從出土的動物化石看,既有食肉動物又有食草動物,主要有達呼爾鼠兔、碩旱獺、簡田鼠、直隸狼、虎、豹、野馬、岩羊、鹿等。這些發現,揭示了喀左地區的地貌變化。虎豹的存在說明當時當地有較大的森林;野馬、羊、鹿的存在說明這裡有過肥沃的草原;而岩羊化石的發現說明當時氣候要比現在冷一些。現今鴿子洞附近,草木稀疏,氣候乾燥嚴熱,顯示出與古代迥然不同的特點。鴿子洞高居懸崖之上,同附近階地對比看,10多萬年來地勢上升了30米左右,當時洞口離大凌河河面僅5米左右。
從發掘的哺乳動物的化石中,還可以找到古人用火的痕跡,如被火燒過的部分羊的牙齒化石。當時,羊是人的主要捕獵對象,因此,可以遙想當年,古猿人手持木棒,在廣闊的大凌河谷追逐羊群和慶祝獵獲動物的歡騰場面。
鴿子洞遺址的發掘,為研究我國原始社會的人類活動和遼西地區的古地理、古氣候,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已被聯合國科學文化組織列為科研第四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