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目的:對朝陽遠古人類的生存,文化,發展的調查。
調查地點:朝陽境內。
調查過程:
1歷史人類、生態,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再古老的遼西大地上是誰第一個迎來朝陽第一片霞光?原始人類什麼時候出現於朝陽的原野?他們過著怎樣的原始生活?又有怎樣的文化?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占有怎樣重要地位?對朝陽歷史的起源產生何等影響?看了就會明白了,。也許你會驚訝的說:朝陽的歷史竟是這般悠久!
朝陽地處祖國東北,它的地質年代相當古老。根據可靠的資料推測,大凌河上游沿岸的石灰岩形成於4.4億年之前,而現今遍布於朝陽山山嶺嶺的紫紅色砂頁岩也有1.35億年的歷史了。那時在大、小凌河中、上游覆蓋著一片原始森林,真蕨類、松柏類和銀杏類樹木,枝葉繁茂、鬱鬱蔥蔥。現在的凌源市小城子鄉和北票市南嶺一帶那時還是一片湖泊,湖中有成群結對的鱘魚漫遊。到了約1億年以前朝陽大地有迎來了新的物種“恐龍”他們或蹣剡跚於草莽之上,或嬉戲於湖泊之中。至今在朝陽縣勝利鄉黃花溝岩層中還可見到恐龍那奇特的化石遺骸化石。在此期間原始鳥類也在朝陽大地上,近幾年科學家在北票上圓炒米甸子村發現了極為罕見的世界最早有緣鳥化石,在國際上引起轟動,被命名為“孔子鳥”,是繼德國發現始祖鳥以來,世界最重大發現。
到了大約一千五百萬年前,地殼發生了一次較大變動。隨著蒙古高原的不斷隆起,在朝陽西北部和中部先後形成了努魯兒虎山脈和松嶺山脈。原來遍布地表層的紅色砂頁岩經長期的風化雨蝕,漸漸變成了緩坡狀的丘陵。在山嶺間,溝壑不斷縱橫發展,邊緩慢形成了大、小凌河和老哈河水系。大約一百萬年前,才大致演變成朝陽現在的地貌特徵。再古氣候上,幾經冷暖交替之後,終於由原來的四季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型變為比較寒冷、乾燥的大陸性氣候。與這種古氣候相適應,朝陽境內逐漸形成了大片大片耐寒耐乾旱的針闊葉林、灌木叢,,草原大群遠古耐寒動物如披毛犀、直隸狼、沙狐和羚羊出沒其中。此後,再喀左境內的大凌河流域和建平境內的蹦河(老哈河支流)流域先後出現了東北境內較早的從事狩獵和採集的原始人,因此說,朝陽大地是祖國東北地區古人類的搖籃之一,而大凌河和蹦河流域則是朝陽文化的發祥地。
人類的出現給發展帶來動力。
而,最早落住朝陽的人類是距今10萬年前的“鴿子洞”人。1975年, 考古工作者再喀左縣境內的一處山洞裡,發掘出一枚人類牙齒化石、和大量的打制石器和哺乳動物化石。這個山洞被稱為“鴿子洞”因此便叫它鴿子洞遺址,生活在鴿子洞遺址的古人類叫“鴿子洞”人。
鴿子洞位於水泉鄉瓦房村西南的唐山峭壁上,洞口面朝大凌河,周圍是緩坡低山和小型骨盆地,是森林繁茂,草木蔥綠的地方,成群的披毛犀、腫骨鹿、沙狐、羚羊和野兔,或出沒在密林里,或竄躍在草莽中,這些原生動是鴿子洞人的主要食物來源。那時人類處在原始社會晚期,氏族公社開始產生,鴿子洞洞人過著平等互助的群居生活,其主要的經濟活動是狩獵。他們每天手拿木棒和石塊,依靠群體的力量圍捕獵物,主要以羚羊為主,因此又將鴿子洞人稱為“獵羊人”。
同北京人一樣,鴿子洞人已學會了用火,因此灰燼堆積有一米多厚,還有許多吃剩下的燒烤痕跡的獸骨留下。鴿子洞人使用著簡陋的石器進行漁獵、採集,進一步加工分割食物等簡單勞動,他們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為維持自身存在,同大自然進行著長期鬥爭,在促進人類自身進步發展的過程中孕育了朝陽原始文化明。
繼鴿子洞人之後,在老哈河支流蹦河上游出現了另一群原始人——建平人。1957年夏,考古工作者建平縣建平鄉南地一塊人骨化石,這是遼寧內第一次發現人類骨化石,為人的上膊骨,被稱為“建平人”其型與現代人沒有太大差別了,歷史上把這類人稱為“新人”。建平人處於原始社會中母系氏族公社階段。
隨著人類不斷的發展進化,使得文化也不斷產生,也就是在一萬六千年到五千年前,朝
陽進入了紅山文化時代。紅山文化是因1935年,首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發現了一處這個時期的遺址,故命名為“紅山文化”。近年在北起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南到大凌河的朝陽廣大地區發現了多處屬於這一時期的建築遺址和墓葬遺址,其中朝陽境內的東山嘴遺址和牛河梁遺址是它的典型代表,是紅山文化的高峰。
東北最古老的歷史名城
朝陽歷史古城的發展及其地位,標誌其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獨特的歷史優勢。位於朝陽城東南郊的柳城歷史久遠,戰國時,燕置塞上五郡,柳城屬遼西郡。至漢朝時,柳城已成為遼西郡西部都尉治所,後被三郡烏桓據為統治中心,曹操北伐烏桓曾揮師柳城,可見柳城在秦漢時期已成為東北重鎮。公元342年,前燕王在“柳城之北、龍山之西”建都為龍城, 十六國時期前燕、後燕、北燕立國88年期間,龍城為三燕都城達52年之久。一座繁華的都城——龍城也成為東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歷史名城。
歷代塞外戰略要地
朝陽古稱塞外遼西之地,由於地理位置處於中原通往東北的古代交通要衢,歷史民族活動方面處於中原漢族與東北各少數民族互相交流及融合發展的紐帶地區,因此中原歷代王朝都在此設邊關重鎮,而東北各族入主中原時也要把這裡作為必爭之地,使朝陽成為歷代塞外戰略要地。
隋唐時期,朝陽為營州,被稱為“隋唐王朝的中央政府與東北各族往來的樞紐”,也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各族繼續統一和推行封建制度的前沿陣地。根據戰爭的需要,還開通了中原到遼西的營州古道,從營州可到遼東、朝鮮、日本,使營州的經濟文化產生了交替繁榮的局面。而遼西營州也成為盛唐文學經常描寫的邊塞題材之一。
遼金元時期,是契丹、女真和蒙古族於中國北方迭起興盛時期,而地處遼西的朝陽地區,也成為這些北方民族與中原兩宋王朝激烈爭奪的戰略要地。
明清時期,朝陽仍為重要建置之地。清朝時,朝陽為清帝東巡的要路駐蹕之所,也是清政府借地養民屯兵蓄銳之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曾從朝陽調集蒙古騎兵開赴沿海口岸駐防。儘管隨著清朝對全國的統一與行政區劃的相對穩定,朝陽作為塞外戰略要地的作用也相應轉移,但歷史上多次成為遼西以至東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的事實,卻使它的重要戰略地位永存史冊。
歷史上多民族聚居交融之地
朝陽在歷史上是中原各族與東北各民族交流的紐帶地區。隋唐時期,朝陽是多民族聚居交融的興盛時期,這一時期曾在朝陽境內居住的民族有契丹、突厥、室韋、奚族等。由於隋唐多次大規模東征高句麗,中原漢族隨之大量湧入定居。
遼金元時期,北方三大族系——契丹、女真、蒙古族的興盛發展,都將遼西作為重要基地,因此地處遼西的朝陽在當時也處於一個多民族交替融合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繁榮發展的時期。 明清時期,朝陽辟有蒙古王公封地,因此居住著大量蒙古族。這時期中原漢族因移民墾荒也大量遷入,且漸居多數。清代以後,由於民族分布沒有發生大的動盪遷移事件,民族分布狀況趨於穩定,從而形成了近現代朝陽民族分布的基礎。
豐富的文物古蹟
朝陽的文物古蹟,不但以流源長、分布廣、類型多、價值大而成為本地悠久歷史的標誌,而且為中華民族流源及其文明的研究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依據。
人類居住遺址在朝陽分布廣泛,各個時期均有遺存發現,計有4000多處,最早的古人類居住址為喀左縣鴿子洞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居住址,這是與北京周口店人文化相一致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隨著代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進度的城鎮的興起,古代建築迅速發展,寺廟和古塔遍布城鄉。朝陽較早的寺廟可追溯到5000年前紅山文化時期的喀左東山嘴祭壇和牛河梁女神廟,這種祭祀建築為古人祭奠祖先和天地所用。朝陽現存古塔址22處,多為遼代所建,著名遺存古塔有朝陽城內的南塔、北塔、城東鳳凰山上的中寺摩雲塔、喀左縣城的利州塔等,這些古塔造形美觀、工藝精巧,堪稱古代建築的珍存。朝陽現存古代寺觀址142處,其中遼金元時期的22處、明清時期118處,近現代2處。著名的寺廟宮觀有佑順寺、惠寧寺、萬祥寺、天成觀、玉清宮等。朝陽還發現古代石橋2座,其中凌源天盛號金代石拱橋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發現冶煉址4處,最早的一處為春秋時期。發現窯址20處,以遼金元時期陶瓷磚瓦窯居多。發現古墓葬410處,各時期均有遺存。
朝陽市境內出土文物數萬件,計總量約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二,而且文物珍品尤多。陶瓷類文物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遺址中,金器類文物以商周青銅器最為著名,石玉類文物極為廣泛,書畫類文物在晉代、遼代及元代壁畫墓中多有發現。所有這些蘊藏於朝陽這片被稱為“神秘土地”上的豐富的文物古蹟,作為巨大的歷史財富,將日益顯示出更為深遠的意義。
光榮的革命傳統
在歷代社會變革中,朝陽人民都以堅苦卓絕的精神推動了歷史發展,特別是在近現代的革命鬥爭中,朝陽人民以英勇的鬥爭精神、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形成了光榮的革命傳統。
清朝末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朝陽人民,不堪屈辱,不畏強暴,同封建王朝、官府和外國侵略者進行了英勇鬥爭。1836年至1911年的70多年間,朝陽地區爆發了十幾起規模較大的民眾武裝起義。1861年,朝陽縣李風奎率部分挖金工人和破產農民起義攻入縣城,連破凌源、赤峰,震驚清廷。1900年,朝陽縣鏵子溝鄧萊峰為反抗外國傳教士的侵略壓迫,組織了聯莊會並成立了“抗洋會社”民眾武裝,與外國侵略者和腐敗的清政府軍隊進行浴血奮戰,最後英勇就義。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苛捐雜稅重重盤剝百姓,1915年至1917年間,朝陽地區連續發生了建平侯文廣、朝陽趙子馥、北票高振英等領導的大規模武裝抗捐鬥爭。1922年,凌源縣張明久領導的武裝抗捐鬥爭持續8年之久。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朝陽人民的革命鬥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特別是1925年中共熱和工委建立後,以熱察綏早期黨的領導人陳鏡湖為首的共產黨人積極開展革命活動,使朝陽的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有了迅速發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強占東北,朝陽人民不畏強暴投入了抗日救國的人民戰爭。日本侵略者在侵占熱和的進程中,首先受到了遼西抗日義勇軍的沉重打擊。在艱苦的抗日戰爭歲月里,北票的蘭天林部、朝陽的劉振東部、喀左的李天德部和郭文連部、建平的高體乾部等抗日武裝,如尖刀直插敵人心腹。朝陽縣石明信溝人民屢遭洗劫英勇不屈,堅守故土不容侵犯直至抗戰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朝陽再度成為國共雙方爭奪的戰場。戰鬥在朝陽地區的黨政軍民與國民黨軍隊和地主武裝進行了浴血奮戰,為解放朝陽、解放全中國創造了不朽的英雄業績。 在中國近代和現代歷史進程中,朝陽地區湧現出了眾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出生於建平的陳鏡湖,是從李大釗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時即已參加革命的早期共產黨員,曾任內蒙古特委書記等職,為抗日救國獻身而被稱為革命先驅。出生於朝陽縣的趙尚志烈士,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優秀將領,他智勇殺敵,令敵聞風喪膽,名震四方,被譽為“北國雄獅”。出生於朝陽縣的劉桂伍烈士,在西安事變中為抗日救國榮立“捉蔣”首功,後奮戰抗日疆場壯烈犧牲,成為全國人民敬佩的英雄。此外,出生於朝陽縣的孟廣忠、出生於建平的張耀華、出生於凌源的馬瑞馥、出生於喀左的莫德、杜根德、出生於北票的張振堂等革命先烈都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而英勇獻身,他們鑄就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樑。
深厚的文化藝術積澱
朝陽的文化藝術有著濃厚的民間性、民族性、民俗性、地方性的特點,形式紛繁,歷史久遠。
古老傳統的泥塑、石刻、木雕藝術一直在朝陽流傳,並有新的發展。民間藝術巧匠在復修佑順寺、惠寧寺、天成觀等工程中,顯示了古老絕技,其雕刻之精勝過往昔。民間雕刻、泥塑既繼承了民間傳統,又增添了新的科學技法。
刺繡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朝陽民間刺繡,據考古發掘,於唐、遼、金已形成了獨特風格。朝陽民間刺繡以服裝、枕套、檯布、門帘、鞋襪等日用品為主體,內容分為花、草、魚、蟲等門類,技法細密,色彩鮮艷,典麗端莊。 朝陽民間剪紙藝術發源於宋代。民間剪紙內容廣泛,以民間剪紙藝人自選題材為主,以傳統題材最有特色,歷史傳說、神話和戲曲剪紙也頗有佳作。朝陽的剪紙藝術融化“冀”、“魯”簡煉淳厚的韻味,又匯集江南明快、纖巧的情致,染上朝陽的山水風光,形成了獨特風格。
朝陽的表演藝術不斷發展。京劇於清朝末年傳入朝陽地區;二人轉藝術也於清末傳入朝陽地區,成為朝陽地區主要的曲藝形式之一;朝陽的評劇藝術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話劇藝術於20世紀40年代傳入朝陽地區。朝陽的傳統戲曲有著廣泛的影響。到60年代,朝陽的戲劇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被譽為遼西的山裡紅派。在戲劇創作實踐中,成長起了山里紅派作者群。在戲曲革新方面,遵循戲曲藝術的發展規律,突出了遼西山里紅派的藝術特徵,從劇作到演出都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皮影戲源於冀中,在朝陽民間流傳歷史久遠,形成音調高亢、柔美、風趣活潑的風格。如今的皮影擴大了幕面、改進了燈光,利用種種現代手段,把神話故事表演得異常精彩。 朝陽的民間文學底蘊豐厚。在多民族的朝陽,民間神話傳說猶如絢麗的珍珠,讓人挖掘不盡、採擷不完。這塊浸透著古國文明的大地也哺育出了文壇上的幾位傑出人物。1837年出生於北票下府的蒙古族文學家尹湛納希,著述了《大元盛世青史演義》、《一層樓》、《泣紅亭》等文史巨著,被稱為“蒙古族的曹雪芹”。出生於凌源萬元店的蒙古族風俗學家、思想家羅布桑卻丹,於民國初年著作的《蒙古風俗鑒》被譽為蒙古族的百科全書,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遺產。1847年出生於建昌的畫家張 晉,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國畫,藝術造詣高深,流傳很廣。這三位名家被稱為朝陽文壇“三傑”。在現代文壇上,以瑪拉沁夫、胡景芳為代表的朝陽籍作家也占有一席之地。
相關詞條
-
朝陽
朝陽市別稱龍城。位於遼寧西部。遼寧省省轄市,東連遼寧中部工業城市群,南臨渤海之濱,西接京、津、唐經濟圈,北依內蒙古腹地,海陸兼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經濟建設 -
遼寧朝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遼寧朝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朝陽市郊,北依內蒙古自治區,西接河北省,南臨渤海,一域連三省,兼具沿海與內陸雙重優勢,可同時接受兩大城市群的輻射。周圍地區農副...
開發區簡介 區位優勢 投資環境 優惠政策 -
朝陽人民廣播電台
朝陽人民廣播電台始建於1959年,在近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中,朝陽廣播人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發揮“喉舌”和“紐帶”作用,主導輿論方向,堅守宣傳陣地,...
簡介 近年來, 城市廣播生活化,突出節目的豐富性。( -
遼寧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朝陽地處中國雄雞版圖咽喉部遼、冀、蒙三省區交匯處。 朝陽是一座有17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三燕古都。旅遊資源豐富,有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鴿子...
地理環境 主要景點 -
朝陽[遼寧省地級市]
朝陽市別稱龍城。位於遼寧西部。遼寧省省轄市,東連遼寧中部工業城市群,南臨渤海之濱,西接京、津、唐經濟圈,北依內蒙古腹地,海陸兼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經濟建設 -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朝陽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位於遼寧西部的朝陽市,總面積2300千米,主要地質遺蹟面積207千米。主要地質遺蹟為古生物化石、含化石地層、地質構造。
研究歷史 結構 景觀 歷史 -
張志民[遼寧朝陽畫院副院長]
張志民,男,1963年生於遼寧省朝陽市,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朝陽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世界收藏聯合會書畫委員會理事。
個人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欣賞 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始建於1949年,原名阜新礦業學院,在六十年代初期經院校調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是原煤炭工業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全國煤...
校史沿革 學校領導 辦學規模 科學研究 國際交流 -
朝陽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一個在燕山以北、大凌河 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因最早發 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郊的紅山後遺址而得名。...
喀左縣東山嘴遺址 牛河梁 女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