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城牆

鳳陽城牆

鳳陽城牆即明中都城牆,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建成時共有內、二、外三道城牆。

遺址簡介

鳳陽城牆,位於中國安徽省鳳陽縣。鳳陽城牆始建於明朝初年朱元璋在位時期。

鳳陽城牆 鳳陽城牆

洪武二年(1369)九月,詔以臨濠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後兩易其名,又因中都宮闕建在鳳凰山之南,終賜名鳳陽。

三道城牆

中都外城: 第一道城為中都城外城,周長60里余,呈東西扁長的長方形,西南隅為將鳳凰嘴山包入城中,還修建了一個凸角。共開闢城門九座,水關十八座。中都開九門: 南城牆為:洪武門、南左甲第門、前右甲第門 東城牆為:長春門、朝陽門、獨山門。 北城牆為:後右甲第門、北左甲第門; 西城牆為:塗山門。


禁垣城:、第二道城為禁垣,周長15.3里,開四門:南為承天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承天門北距午門435米,南距洪武門1185米。門內向北約200米為外金水橋。


皇城:第三道城為皇城,周長7里,開四門: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位西華門,北為玄武門。

鳳陽城牆 鳳陽城牆

外城

文物保護

鳳陽城牆 鳳陽城牆

1982年3月10日,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鳳陽明城牆作為“中國明清城牆”項目遺產點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