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鳳山鎮位於福泉市東南部。距離福泉市區23公里,東抵凱里市爐山鎮,南臨黔東南州麻江縣碧波鄉,西連馬場坪街道辦事處,北接陸坪鎮,地域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地處長江流域,地形主要為山地,海拔在680--1222米。共擁有耕地29668畝,其中田16600畝,土13068畝。
鳳山交通便利。306省道橫貫鎮境,爐碧城市快速幹道及麻興州際公路橫穿鎮南部,可通往州內各縣市和黔東南州凱里、麻江等市縣。距福泉火車站(鐵路物流園)及瓮馬高速甘巴哨匝道7公里,鳳山園區距凱里西站(鐵路貨運物流園)僅10公里。
建制沿革
民國20年(1931年)設鎮,1935年設鳳山聯保,1942年復鎮,1961年成立鳳山人民公社,1984年復鎮,2014年3月撤鳳山鎮、興隆鄉,重新組建鳳山鎮。
區劃人口
全鎮共轄1個居民委員會,8個行政村,85個村民小組,人口25499人,居民有漢族、布依族、苗族、水族、彝族、畲族、仡佬族等,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鎮總人口的73%。
自然資源
鳳山礦產資源豐富,尤以儲量大、易開採的鐵礦、重晶石資源著稱。鐵礦可開採量達1100餘萬噸,品種有硫鐵礦、硌鐵礦及菱鐵礦,主要分布在三根樹、哲港一帶;重晶石礦藏量約250萬噸、主要分布在三根樹和葛洞。境內還有矽礦、原煤、鋁礬土等多種礦藏,原煤藏量55萬噸,其餘資源的儲量正在探測中。
經濟社會發展
農業
鳳山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地區,全年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雨量充沛,鎮內河網密布,為鳳山鎮農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因而鳳山鎮歷來又是全市主要糧油蔬果產區之一,素有“福泉菜籃子”的美稱。農作物生產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和油菜籽、花椒、大豆、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養殖業主要以豬、牛、羊等大牲畜養殖為主,同時林業經濟比重逐漸增加。現如今,隨著鳳山鎮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鳳山鎮高附加值的農產品經銷模式初現,有羊昌河的菜油、金鳳村的蔬菜、竹王城的黃粑、紅米等產品,這些產品正逐漸成為鳳山鎮農業新名片。
發展目標
展望未來,鳳山鎮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州、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省委、省政府“兩加一推”主基調和“工業強省、城鎮化帶動”主戰略,圍繞州“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新格局和市“T軸八園”空間發展布局,緊扣“提速跨越、轉型發展、構建和諧、共建小康”,打造“幸福福泉·魅力鳳山”的總體目標任務,立足陶冶產業園區發展定位,按照“1234”工作思路和“一園六區”發展布局,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不斷改善民生,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奮力建設特色突出、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特色小鎮。
風景名勝
鳳山歷史文化悠久。司馬遷《史記》中提及的夜郎國都城,據考究就是今天鳳山竹王城楊老一帶。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夜郎都城——竹王城;有建於明洪武年間的楊老驛站;有明弘治年間修建的皋陽橋、清乾隆年間修建的廣濟橋;有清嘉慶年間建造的萬昌塔、清光緒年間建造的臨濟正宗第四世彌海和尚墓塔;有民國年間修建的鳳山國小牌坊、慈忍寺等多處古蹟遺址,以及大石板、龍吃水、魚洞河、竹王園、七里沖等自然風光。其中竹王城、竹王園一帶是福泉境內一大風景區,是人們訪古尋蹤、休閒旅遊的好去處;還有以古老神秘著稱的苗族“板凳舞”等節目聞名的葛洞民族風情旅遊勝地;以及以花期長、色澤艷麗、具有三千年多年歷史的萱花“茶花王”,險峻清幽的團灘河自然風光;深長幽遠的喀斯特溶洞——棺材洞;正在茁壯成長的國家長防林工程——興隆楠竹基地等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每年都吸引著貴陽、都勻、凱里、麻江等地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民俗文化
鳳山民風淳樸。民族節日有 “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苗年”、“吃新節”等。相比福泉各處,較為獨特的是鳳山正月耍龍燈活動,獨特之處一是所扎的牌燈比其他地方的都要高,獨具匠心,二是有“燒龍”的習俗。每年正月,農民耍龍隊就組織扎龍,先在自己的村寨“亮燈”,然後再抬龍到各家各戶祝福平安。龍燈每到一處都要接下燈帖,主寨放炮,對龍燒花。龍燈到處,鑼鈸震天,鞭炮震耳,煙花交織,觀者人山人海,很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