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岩舊石器遺址

鳳凰岩舊石器遺址

鳳凰岩舊石器遺址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古交西1公里處,遺址範圍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公里。

考古發現

鳳凰岩座底為石炭系、二疊系砂頁岩,頂部有一層礫石,上蓋紅粘土,含大型鈣質結核,其上為鈣質黃土,在礫石層中含有豐富的舊石器。1983年7月,經考古部門發掘,採集石製品400餘件,石製品原料以角質岩為主,砂岩及板岩次之。器形普遍碩大,打制風格粗糙。石核33件,角頁岩質,體質較大,最大的1件重達21000克,一般多在3000克左右,大多數石核上遺有礫石面,石核上石片疤痕較深。石片133件,多數為角頁岩質,少量為黑色板岩質,最大的重4200克,小的不足20克,多數在400克~1000克之間。其他石器39件,其中4件為砂岩質,35件為角頁岩質;石器類型有砍砸器、刮削器、鑿形器和尖狀器等。依器形不同,砍砸器分為多邊形、斧形、側刃形3種;刮削器分為盤狀形、凸刃形、半月形、直刃形、舌形5種;鑿形器為角頁岩質,器身縱長,一端窄,另一端寬,形如鑿狀;尖狀器為角頁岩質,形狀大小不一,均為扁尖尖狀器一類。

考古意義

鳳凰岩遺址中的石核和石片較多,石器較少。石製品多數稜角銳利,與地表接觸的一面普遍粘有一層鈣質硬殼。從石器性質和工藝技術上分析,鳳凰岩石器要比丁村石器先進精緻,比鵝毛口石器原始古樸。其文化時期應晚於丁村,早於鵝毛口,屬舊石器時代晚期,其地質時代約處於晚更新世的後一階段。它的發現,不僅豐富了汾河流域的舊石器文化內涵,而且填補了代表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丁村文化和代表新石器時代早期鵝毛口文化之間大型打制石器的空白。1983年10月11日,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8月18日,被山西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