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屯圍鼓

魯屯圍鼓

對於世世代代的魯屯人來說,圍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圍鼓表演時對場地、人員沒有嚴格要求,少則4、5人可演奏,多至數十人也行。 其實關於魯屯圍鼓的由來,在魯屯鎮一直流傳著一個一個口口相傳的傳說。 從此魯屯的圍鼓不僅一代代的打下去還逐漸衍成舞蹈,魯屯人那份懼怕落海的擔心也安定下來了。

簡介

在貴州省興義市魯屯鎮流傳著一種世代傳承的民間舞蹈——圍鼓。也許除了世代傳承這種舞蹈的魯屯人之外,對於更多人來說就連聽也沒聽過,那到底什麼是圍鼓?
所謂圍鼓,通俗點說就是圍著大鼓跳舞,魯屯圍鼓的核心就是這個“鼓”字,舞蹈中一切打擊樂具、舞蹈動作都要圍繞著大鼓鼓師的鼓點來行動。而這鼓點也是有講究的,其敲法有單手敲、雙手敲、敲邊鼓、敲鼓心、點放、雙點放、急速放、連珠放、重放、輕放等等。那些手執樂器的樂師們就根據鼓點來演奏,跳打、蹬打、翻身打等等。鼓在魯屯圍鼓中的地位就像西方交響樂的指揮,是整個樂隊的精神支柱,不過相較交響樂的指揮家來說,圍鼓中的鼓師所扮演的角色更為多變,舞者的每一個步伐,或退或進或旋或轉或跳或蹲,都要依託於鼓師的鼓點,他們時而碎步,時而方步、弓步,從這古樸原生態的舞步中,我們更能感受到一種炫目靈動的藝術美。

歷史淵源

魯屯圍鼓源於古老的軍屯生活,因而其表演帶有軍屯出征時的宏大氣勢,動作粗獷,節奏響亮,情緒激昂,風格純樸。對於世世代代的魯屯人來說,圍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圍鼓表演時對場地、人員沒有嚴格要求,少則4、5人可演奏,多至數十人也行。在表演形式上,分為行進表演和廣場表演兩種。隨著時代的變遷,在與周邊藝術形式的交流的過程中,魯屯圍鼓吸收了川戲鑼鼓的精華,並逐漸改進舞蹈的動作與鼓點聲樂協調配合,經過幾百年的提煉,演變成今天魯屯頗具原生態韻味,有板有眼的樂聲與舞蹈動作協調統一的圍鼓舞。從內容到形式上除具觀賞性和娛樂性外,更給人聽音看形的藝術美感。

跳圍鼓的樂具一般有一個大皮鼓,四個小皮鼓,四個碗口大的馬鑼,四個大銅鈸,八個大鏜鑼(視其場地大小可減少一半來舞)。

歷史傳說

其實關於魯屯圍鼓的由來,在魯屯鎮一直流傳著一個一個口口相傳的傳說。話說清代道光乙酉年,一個晴空萬里的日子,古鎮裡呂大老爺的小兒媳婦剛滿月的第二天,背了一籮污穢的衣服來洗布溏洗。龍王爺怒不遏,認為污染了龍宮,遂派魚兵蝦將來懲治少婦。少婦洗著洗著溏水沸沸騰騰地翻湧起來,少婦慌亂跌入水中。呂大老爺的家人和滿城人都趕到塘邊來,等了半天,一點跡象沒有。第二天,呂大老爺用二百兩銀請了一個精通水性的水手來打撈,水手從洗布點下水,下去幾個時辰都不見人上來,等到傍晚時分,眾人才失望而歸。

第二天早晨,小鎮人去門口書院挑水,發現井里鑽出一個水淋淋的人,挑水的人認出是水手,遂跑出稟告呂大老爺設宴款待水手,並問他在水底打撈的情況。那水手說:魯屯城池下邊象一口大鍋罩著一片汪洋的水,地殼全靠四根石柱支撐著,有3根石柱被犀牛擦破了半邊,他還看見有一頭犀牛正在擦柱呢!要是3根柱被犀牛一擦斷,魯屯就要淹入海中。這個駭人聽聞的訊息一傳出,魯屯人無時無刻都提心弔膽十分恐懼。為了免除這場災難,街坊到觀音閣去抽籤,問過吉凶禍福,方丈和尚看了簽說:必須在長壩中間修座戲樓,才能鎮住水妖和怪物,於是戲樓由鎮南總兵李總爺出資修建。第一齣戲就是劉十四打釵,意即用神釵手劉十四的飛釵去刺死犀牛。
後來鎮上有個慈善會的會老向總爺建議:兵家都切忌濫殺無辜,犀牛乃宇宙間珍稀動物,處死為下策,驅趕為上策,這樣既保護了人又保護了動物。以人為善,以和為貴。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地方父老都依了他的獻言.魯屯圍鼓有驅邪逐獸的功能,宜將劉十四打釵改為打圍鼓,眾人皆言此計甚佳。當圍鼓敲響後,正在擦柱的犀牛就被嚇跑了,遠道了。從此魯屯的圍鼓不僅一代代的打下去還逐漸衍成舞蹈,魯屯人那份懼怕落海的擔心也安定下來了。
一個民間傳說,締造了百年傳承的圍鼓舞技,風雨兼程,世事滄桑。魯屯圍鼓舞在當地流傳從明清民國至今已幾百年了,它一路走來幾番興衰、幾番沉浮。但仍舊經久不衰、滲入到小鎮生活的方方面面,舉凡紅白喜事祝壽、廟會、祈福、慶功、納財都經常去演出,每逢演出,百姓扶老攜幼而來,將演出場地圍得水泄不通。

傳承與發展

如今魯屯圍鼓舞已走進屯堡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老百姓辦喜事就用《三蝶》、《龍飛鳳舞》、《架橋》等曲調來表示賀喜;祝壽就用《觀星星》、《上京殿》等曲目;如果遇到祈福和祭祀活動就打《慶豐收》;如果是慶祝勝利就打《猛虎下山》、《暴風雨》等曲目;送喪則打《麼二三》、《八仙過海》、《上天梯》、《王家常》等等。

2009年魯屯圍鼓舞走上了多彩貴州的舞台,讓世人看到一個原生態和軍屯文化韻味的舞種,讓世人知道了魯屯,並對魯屯這個古樸而神秘的地方產生了嚮往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