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史鎮

魯史鎮

魯史鎮,為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轄鎮,位於鳳慶縣城東北部,地處瀾滄江與黑惠江兩江之狹,東鄰新華鄉,南與大寺鄉、小灣鎮隔江相望,西與保山市昌寧縣耇街鄉接壤,北與詩禮鄉毗鄰,以黑惠江與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縣為界,是鳳慶江北地區的文化中心、交通樞紐,鎮域總面積318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魯史鎮轄17個村,2014年末總人口27640人,農村人口26161人,境內居住著漢族、彝族、白族、苗族、壯族、傣族等10個民族,2014年實現生產總值4.9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300元。 魯史鎮是著名的“茶葉之鄉”,2008年被評為雲南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12年魯史鎮被列為雲南省級特色小鎮,2013年茶馬古道魯史段被列為國家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月,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基本信息

建置沿革

魯史,原稱阿魯史,系歷史上土著民族語演化而成。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設巡檢司,辟街場。

清朝年間,魯史設阿魯巡警司,彝語"阿魯"意為"小城鎮",後稱"阿魯司",後轉音"魯史"。

民國二年(1913年),設區團,轄區南至瀾滄江,北至黑惠江以北的杉松哨(今為巍山縣愛國鄉)。

1988年,撤區建鎮,轄10個辦事處,15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2000年9月,將辦事改為村民委員會,合作社隨之改為村民小組。

魯史鎮 魯史鎮

2005年10月,撤銷永新彝族鄉,其行政區域併入魯史鎮,魯史鎮政府駐地不變。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魯史鎮轄魯史村、金雞村、古平村、金馬村、寶華村、魯家山村、沿河村、鳳凰村、犀村牛、力馬柯村、羊頭山村、團結村、河邊村、永發村、永新村、老道箐村、新塘村17個村,208個村民小組。政府駐魯史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魯史鎮位於鳳慶縣城東北部,地處瀾滄江與黑惠江兩江之狹,鎮政府駐地地理坐標為北緯26°31',東經l03°09',東鄰新華鄉,南與大寺鄉、小灣鎮隔江相望,西與保山市昌寧縣耇街鄉接壤,北與詩禮鄉毗鄰,以黑惠江與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縣為界,是鳳慶江北地區的文化中心、交通樞紐。鎮域總面積318平方公里,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82公里。

地形地貌

魯史鎮境內山多壩少,地形呈東西窄、南北長,鎮政府所在地海拔1850米,境內最高海拔2970米,最低海拔970米。

氣候特徵

魯史鎮年均降雨量1500—1800毫米,年均氣溫15.1攝氏度,屬低緯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年無霜期255天。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4年,魯史鎮耕地面積32248畝,其中水田4710畝,旱地27538畝,森林面積23261公頃,森林覆蓋率87%。

礦藏資源

2014年,魯史鎮轄區內蘊藏有金、鐵、鋁、銅、石膏、石灰石、青石板等礦產資源。

人口民族

2012年末,魯史鎮有6710戶住戶,總人口人口27348人。

2014年末,魯史鎮有6576戶住戶,總人口27640人,農村人口26161人,居住著漢族、彝族、白族、苗族、壯族、傣族等10個民族。

經濟

綜述

2014年,魯史鎮實現生產總值4.95億元,比2013年4.21億元增0.74億元,增幅17.6%,其中:農村經濟總收入2.99億元,比2013年的2.76億元增0.23億元,增幅8.33%。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7300元,比去年的6430元增870元,增幅13.53%。

第一產業

魯史鎮 魯史鎮

境內糧食作物種植分大春、小春兩季,另有部分晚秋作物。主產水稻、玉米、小麥、豆類、薯類,另有蕎、粟、稗等。

2014年,魯史鎮實現糧食播種面積58407畝,產量11699噸。實現畜牧業產值12240萬元。完成烤菸18763.9畝,實現產量4.6萬擔,產值4952.8萬元。2014年末核桃面積達144421畝,實現總產量1.07萬噸,總產值達19186萬元,其中:泡核桃產量9470噸,產值18940萬元;鐵核桃產量1230噸,產值246萬元。茶葉累計種植面積達9364畝,其中採摘面積9355畝,產鮮葉600噸。

第二產業

2014年,魯史鎮簽訂茶馬天街招商引資建設項目契約,項目總投資1.1億元,占縣級下達任務1億元的110%。全年實施投資項目15項,已完工3個,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占縣級下達任務1.2億元的101.67%。

第三產業

2014年,魯史鎮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2.02億元,比2013年的1.29億元增0.73億元,增幅56.59%;貸款餘額達7961萬元,比2013年的5253萬元增2708萬元,增幅51.55%。

交通

1958年以前,魯史鎮境內沒有一寸公路。1974年修通江邊至魯史公路39公里。1975年縣鄉過境段由象腳井大隊蒿壩地修通詩禮。1983年2月漭街渡大橋建成通車。1991年12月鳳魯公路永新大埡口至魯史段加寬改造工程動工,2009年鳳魯公路全線為柏油路。

社會

文化事業

2017年,魯史鎮先後建成黨員活動室4個,圖書室1個,村民活動場所5個。

教育事業

1949年底,魯史區共有國小29所。1958年9月鳳慶中學魯史分校正式成立。1971年,魯史中學設高中部,學制2年。1978年魯史中學恢復國中招生,學制三年。1986年高中學制改為3年,1980年校名改稱為鳳慶縣魯史中學。

2014年,魯史鎮中國小共有20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1所,完全國小16所,村小1所,一師一校點1個。共有公辦教職工226人(不含教辦室人員3人),其中:國小127人,中學99人(其中高中23人)。國小教學班98個,校生達2035人;國中教學班20個,在校生為942人;高中教學班6個,在校學生320人;辦有學前班13個,在園人數為313人。

醫療衛生

醫療衛生 醫療衛生

1953年11月20日,成立魯史衛生所(當時稱第一區衛生所),配備醫生7人,設病床3張。1988年,更名魯史中心衛生院,同年在新街征地10畝,開始籌建新醫院,總投資73.5萬元,1992年破土動工,1993年竣工,建門診樓兩部一底,鋼混結構大樓一幢。1994年8月15日住院部遷入新址開始啟用。

2014年,魯史鎮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17個,衛生院,有在編醫務人員27人,有病患床位39個。

地方文化

文化教育

明代開始開辦私塾義學,至清代中後期,魯史有一批貢生、舉人、進士等學歷的文化人,魯史街尚存清代的進士匾多塊(如清鹹豐進士鄭榆的贈匾)。由於文化事業的發展,造就了魯史歷史上的一些名人,如:明朝末年的戶部尚書龔彝、被朱德總司令稱為“護國之神”的趙又新將軍和名士文化人毛健等。

宗教文化

明末清初,大和尚法號永明,字寂燦,從四川峨眉山至雞足山輾轉到魯史傳教,開闢了以魯史街興隆寺為中心的佛教寺院,後又在鳳凰山頂建了雲棲寺、在新塘建了二台寺、犀牛建了太平寺等多處寺院。

繼佛教的傳入之後,道教也由四川的青城山傳入,境內建有“武當山”、“孔雀山”、“老君山”、“大尖山”等多處寺觀。

20世紀30年代,基督教開始傳入魯史,瑞典籍傳教士羅大尉一家夫婦子女共四人,在魯史四方街設教堂傳教,“江北”地區入教人數達上百名。

地方特產

綜述

魯史鎮的名特產有火腿、吹肝、毛豆腐、魯史醬油等。魯史特色小吃有:臭豆腐煮魚、豆粉粑粑卷、火腿、臘肉、醬豆腐果、豌豆粉、涼卷粉、香糯稀飯、米線、炸洋芋等。

主要特產

•魯史豆腐

魯史吹肝 魯史吹肝

酸漿水點的豆腐是魯史一絕。將白豆腐切成一公分見方的團,在陽光下暴曬,製成的醬豆腐是知名食品。

•魯史八大碗

魯史八大碗指:酥肉、紅肉、炒骨、漂湯、糊皮、凍魚、甜肉、泡肝。泡肝具有魯史地方特色,在當地是一道特有的珍貴風味菜。

風景名勝

•魯史古鎮

魯史民居 魯史民居

魯史古鎮位於鎮政府所在地,占地面積約43公傾,據《順林志》載:“明時為司汛,因地處江外各鄉村之中心,又當省、縣來往孔道,逐闢為街場、逢寅申日趕街”,古鎮東西長800米,南北寬538米,總面積為430400平方米,民居建築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響,形成特色建築群落。三街七巷一廣場以四方街為集鎮經緯線的中心點,呈圓狀分布,民宅建築主要以仿效北方四合院和江浙風格的三合院為主,一樓、一底、三格、三廈屋面、泥瓦封火牆,四合院有花園,三合院有花台,並繪有壁畫、詩句、對聯,突出南詔建築文化風格。魯史古鎮在滇西是保存較為完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之一。

•青龍橋

青龍橋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在鎮南35公里金馬明子山腳。據《舊志》載: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府劉靖督率士民創鐵索橋,長三十六丈,寬一丈二尺,系鐵索十四股,上二股,下十二股,上鋪木板,左右欄桿,兩岸橋頭有大門、樓閣……。為順寧縣清代第一大建築。1982年列為縣文物保護重點,橋上有歷代文人題寫的詩詞對聯和石刻佳句。

•勐家橋

勐家橋在古鎮北,古代通省驛道的黑河上。民國以前為石墩木橋,橋面上有屋架蓋瓦,可在橋上休息避雨乘涼,橋頭有順寧知府張漢舉題聯。

•百年古井

魯史集鎮西側,興隆寺大門外(今魯史完小)有一口古老的水井,水質清澈甘甜,水井6米見方,深5米左右。井口正面的台階伸向井底,水從井底分左中右三股向上噴涌。

著名人物

龔彝,字和梅,明天啟四年中舉人,天啟五年中進士。崇禎年間,官任南京兵部員外郎,後升兵部郎中。永曆三年,永曆帝封龔彝兵部侍郎,後升任戶部尚書。

趙又新,原名復祥,字鳳階,護國軍將領,雲南陸軍講武學校校長,陸軍上將。

陳大宣,清代鄉土水利專家,將乾河水引至魯史。

毛健,清末文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