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南地區,包括滕縣、嶧縣、臨沂、郯城、費縣和沛縣(屬江蘇)等縣。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蘇魯特委在徐州一帶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與駐徐州的國民黨第5 戰區李宗仁部以及附近地區一些上層人士、地方武裝建立了聯繫,因而取得了進行公開活動的條件。中共蘇魯特委書記郭子化和許多共產黨員在第5 戰區動員委員會中擔任重要職務。通過該委員會及其下屬機構,廣泛地進行抗日救亡活動,團結了廣大民眾。3月,日軍沿津浦路大舉南侵,國民黨軍與日軍在台兒莊展開激戰。中共蘇魯特委轉入敵後,分別在沛縣、滕縣、嶧縣發動抗日武裝起義,組成了3支抗日武裝。
5月1日,3支抗日武裝在棗莊以西的墓山會合後,合編為魯南人民抗日義勇隊第1總隊,張光中任總隊長,何一萍任政治委員。轄3個大隊,很快發展到600多人,活動於滕嶧邊的南塘一帶。這時,中共臨郯中心縣委和由上級派的紅軍幹部,在臨沂、郯城地區組成了臨郯青年抗日義勇隊,以後與第1總隊合併。共產黨所掌握的費縣南部大爐一帶的民團武裝活動於臨、郯、費、嶧邊區的抱犢崮山區,編為義勇隊第4大隊。魯南起義武裝,為保衛徐州,策應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的作戰,進行了英勇的戰鬥。5月,在臨(城)棗(莊)公路上的鄒塢伏擊日軍的輜重隊,斃日軍10餘人,繳獲長短槍10餘支和軍需品一部。以後又在這條公路上的大甘林設伏,擊斃日軍一部。此後,還數次破壞津浦路上的臨城、滕縣段的鐵路。
7月,駐魯南國民黨頑固派部隊向起義部隊進攻,戰鬥中何一萍政委陣亡。以後中共山東省委率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4 支隊主力增援,打退了頑固派的進攻。4支隊北返,起義部隊轉向抱犢崮山區開展游擊戰爭。
相關詞條
-
天福山起義[抗日武裝起義]
天福山起義,是中共膠東特委於1937年12月24日在文登天福山組織發動的一次抗日武裝起義,又稱“天福山抗日武裝起義”。天福山起義不僅僅指1937年12月...
歷史背景 起義過程 相關人物 膠東雄師 起義遺址 -
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
此紀念館座落於滕州市大塢鎮洪山口,是為紀念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經滕州市委市政府批准而建立的。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是抗日戰爭初期,山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山...
基本信息 其他信息 -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也稱徂徠山起義,是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1月1日,在抗日戰爭中,山東省泰安、萊蕪、新泰、泗水地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山東省委員會直接...
革命歷史 革命優勢 隊伍構成 歷史意義 後世紀念 -
魯南抗日根據地
東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山東黨組織領導了滕縣、嶧縣等地武裝起義
-
抗日根據地
抗日根據地,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領軍的統治而建立的根據地。 1937年11月聶榮臻在山西五台山創立...
中國 政權政策 -
濱海[濱海抗日根據地]
濱海抗日根據地,南起橫貫大半箇中國的隴海鐵路,北至山東半島的大動脈——膠濟鐵路,東濱黃海,西界沂河,位於蘇魯兩省交界地帶。包括今安邱、高密、東海、郯城、...
星火燎原 初創根據地 教導二旅挺進濱海 山縱二旅開闢路南 開闢路北 發展路南 -
郝鵬舉起義
郝鵬舉起義,1945年11月,陳毅派宋時輪等人到剛被國民黨收編的郝鵬舉部做工作,讓郝率部起義。
基本簡介 不義之徒郝鵬舉 -
山東抗日根據地
山東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堅持華北抗戰的四大根據地之一,它包括津浦路以東的山東大部地區和江蘇、安徽、河南三省邊界的部分地區,東...
背景 建立 發展 戰績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