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名:第36個故事 片 名:Taipei Exchanges 年 代:2010 國 家:中國台灣 類 別:勵志/愛情 語 言:國語 字 幕:中文 IMDB評分:6.7/10 23 votes 片 長:82 Min 導 演:蕭雅全Ya-chuan Hsiao 攝影指導:林哲強 主 演:桂綸鎂Lunmei Gwai 飾 朵兒 林辰唏 Zaizai Lin 飾 薔兒 張翰 Chun Chang 飾 周群青 (註:這裡的張翰不是演湖南衛視《一起來看流星雨》慕容雲海一角的張翰。)
劇情簡介
★2010台北電影節 觀眾票選獎、最佳音樂獎
第36個故事劇照(20張)
★每個故事,都是從城市的咖啡館開始的 《第36個故事》,是一個發生於台北咖啡店內35個“以物易物”的交換游戲,繼而發展出引人入勝的動人故事。由《命帶追逐》蕭雅全導演,侯孝賢監製,《不能說的秘密》桂綸鎂、《街角的小王子》林辰唏和《雙瞳》張翰主演。 濃密的行道樹擁抱著安靜的街道,路旁的"朵兒咖啡館"亮起溫暖的燈光,咖啡館的主人是一對年輕的姊妹-朵兒和薔兒。因為喜歡咖啡和甜點,朵兒利用工作積蓄下來的存款以及家人的資助,和妹妹薔兒打造了一間風格別具的"朵兒咖啡館"。在她想像的藍圖中,她自己就是這間咖啡館的招牌,就像同心圓一樣,她的好朋友會帶來另外一群好朋友捧場,她的人緣也將轉化為店裡一波又一波的人氣。 果然,開幕當天來了好多的朋友,帶來好多有趣的賀禮,朵兒高興極了,說要讓這家店長長久久經營下去。言猶在耳,開店之後的營運狀況卻讓人大失所望,連續幾天客人稀落,空蕩的店面對照著滿倉庫的賀禮更顯冷清,朵兒的好人緣反倒成了倉儲的負擔。 出師不利的朵兒和薔兒,在一次偶然的對話中,開啟一場"以物易物"的活動,在這間咖啡館裡,唯一能用金錢買到的只有咖啡,客人如果想要擁有其他東西,就必須拿出等價的物品和主人交換。
《第三十六個故事》劇照2(11張)
因此,客人可以用無敵鐵金剛公仔換到一張老相片、可以用清水溝換到店內的泰文食譜,不談客觀的金額,只在意彼此對價值的共識。"朵兒咖啡館"於是不再僅是一般的咖啡館,反而更像一處串聯城市情緒的集散地。 這樣的想法竟意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人,其中包括一位帶來了35個城市故事的副機師群青。這些交換的過程,不停地讓朵兒和薔兒重新衡量自己的判斷標準,最後甚至改變了彼此的價值觀,讓兩人決定出發去尋找第36 個故事,實踐真正屬於自己的目標。 朵兒咖啡館每日甜點 星期一 生乳酪蛋糕 星期二 提拉米蘇 星期三 手指泡芙 星期四 布朗尼 星期五 烤布蕾 星期六 戚風蛋糕 每日果醬
幕後製作
主創談角色:像還是不像 林辰晞與薔兒薔兒飾演者林辰唏
林辰晞:我覺得我自己跟薔兒蠻像的,當然也有些不一樣的地方。我覺得我私底下還蠻嚴肅且現實,…或是說理性吧。但電影中的薔兒是比較三八的,其實這角色我是我參考我妹(笑),因為我妹就是比較三八。不過我感覺自己演完薔兒後,好像骨子裡的那種三八特質有稍稍浮現一些…。 張翰與群青 張翰:其實我跟這角色一點都不像!我覺得群青是那種標準的中產階級思維,雖然這角色在電影裡並沒有過多著墨,但其實他自己心裡也在經歷一種旅程,一種核心價值的追尋。透過那些自己經歷的旅程以及自己認知的價值觀中,逐漸轉化為一種比較接近'人'的價值,而不是'社會'的價值。雖然這部分並沒有被刻意強調出來,但跟著電影走你會從中發現到群青比較清楚方向,最後也能坦然面對他自己的生活,內心得以平靜。因為他從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雖然他有不錯的社會地位,某種頭銜或專業技能,但他過的並不是很快樂。那種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獻給工作的人,往往會產生價值觀上的錯亂,群青這角色正是如此。直到他把過去那些無法安穩睡覺的東西拿出來,然後碰到姐妹的交換機制,讓他終於可以思考自己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最後勇敢走出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蕭雅全談群青與薔兒 蕭雅全:群青這個角色沒有太多線索是故意的,因為我覺得來咖啡館的客人都會用一種方法讓自己在這裡被認識,那個形象可能只有在這個空間才會出現,但那未必就是他平常的樣子。應該這樣說,群青只有一種面貌在咖啡館被認識,他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每次都點一樣的東西。你不能說你認識這個人,你只能說你認識他在咖啡館的樣子。這往往是片段式的而非全貌。群青是這種概念而定的角色。 至於薔兒,我覺得這個角色反而是電影裡很重要的真實感。其實安排張翰說那些象徵的故事,一開始會擔心很不切實際。但後來覺得可行,主要是因為想到有薔兒這個角色,因為她能呈現出其他面向的衝突性。電影中如果沒有薔兒,只剩下群青跟朵兒這樣兩人在那說故事其實有點可怕(笑)。所以一定要有個現實點的存在感。而薔兒就是一個現實觀感。薔兒
《第36個故事》與以物易物 談到為什麼會想用以物易物這個原點的來源幾乎不可考。蕭雅全表示,自己其實覺得金錢制度也沒什麼不好,它是一種規範。但在《第36個故事》中蕭雅全想帶給大家的,是在這個制度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可能性,這恐怕是金錢制度里無法獲得的。如果把金錢制度視為理性,那以物易物可能就是感性。但肯定每個人都會有理性與感性的兩面,人的心中都有座天平,但隨著生活經驗、社會、職業等關係,天平會失衡。於是要學會自己去提醒自己,然後努力去調整到比較平衡的狀態。像是電影裡的朵兒,一開始感覺比較現實,然後薔兒比較感性;但後來似乎會看到了相反的狀態。其實那並不是改變,而是內心的某種自我被喚醒。 空間表達性格 戲劇中使用空間時,常會考慮'人前人後',這很容易表達人物角色的個性。很多空間有其先天性格和屬性,客廳就是典型的人前,一般招待客人就是在客廳,如果要講悄悄話,就會拉到廚房或陽台,這樣的空間相對於客廳就變成人後。或者不一定是要跟人講悄悄話,在客廳是一種表現,跟客人在一塊兒的時候是一種樣子。有一幕蕭雅全拍攝了一個人到陽台抽菸,就會看到這個人在人後的樣子,人物的個性就建構起來了。在戲劇裡頭空間的運用挺有趣的,在電影裡面攝影機可以無所不在,就有機會看到人前人後如何表現。 在想像這個場景的時候,蕭雅全覺得有一個ㄇ字型的吧檯很重要,用意是想讓觀眾感覺到主人翁喜歡跟人交往,喜歡跟人相處。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咖啡店主人是一個非常害臊靦腆的人,吧檯的設計大概就會窩在一個小角落,他把咖啡遞給客人的時候可能也就躲在吧檯後面。因為希望主人翁是大方熱情,喜歡跟人交往,《命帶追逐》(蕭雅全的首部劇情長片)中的當鋪顯然就不是這個氣氛,男主角東清永遠在鐵窗後面,防止搶劫,視覺上就覺得他的狀態是被捆綁住的,當時確實是想藉此講一個人的心很想飛,卻被捆綁住了。《第36個故事》在空間的設計上,則希望傳達出角色樂於與人交往、接觸的感受,片中,朵兒在第一分鐘就完成夢想了,她成功開了咖啡館,但最後一分鐘她改變了,她要去實踐第二個夢想,這個變化的過程並非她個人的自覺,而是被人影響的,好多人來,聽了好多故事,於是她改變了。這些影響或改變是別人給她的,別人帶來的,她是受惠的。這是人與人互相帶來的正面影響,就應該營造出一個適合人交流的空間,這部影片的觀點是在讚美人跟人的交往。 奇異的街訪 片中插入數段街頭訪談,讓民眾直視鏡頭,談他們心中認為最具價值之事、追求的夢想等等。蕭雅全開始決定在片中加入這一段的時候是出於直覺。就是想把一些話題開放給一般觀眾,讓他們參與或回答,然後就想到街訪這種形式,便到街上問人。但劇組也不是隨機在路上抓人,而是先透過朋友約訪,只是他們也不知道會問什麼,答案也完全沒有規範,希望他們憑直覺說。 蕭雅全想在影片放入了這段街訪,想聽聽觀眾的反應,因為有不同意見,光我們工作人員當中就有些人很支持,有些人很反對,支持的一方覺得很有趣,很有另外一種空間感;反對的人則是認為會破壞故事線,故事會被打斷,或是認為把一個抽象的事情講得太具體了、太露骨了。蕭雅全猶豫了非常非常久,在最後版本敲定前一直卡在這裡,到底要不要放街訪,他們做了兩個版本相互比較,最後決定要街訪。決定的理由就是因為覺得有趣,很好奇觀眾會怎么看,會覺得是打斷或讓影片變得更豐富。 關於影片音樂 雷光夏和侯志堅擔任了本片的配樂。兩人都與導演蕭雅全有著長期的合作。雷光夏的音樂有一種很難言語的美感,非常優雅。侯志堅的音樂則一直都很靈活,可以呈現非常多種不同的情緒跟情感。蕭雅全表示從好多年前就很希望他們兩個可以一起合作,有一種音樂上的撞擊,幾年前他們一起做過一支短片《地圖》,覺得很好玩,一直希望再合作。這次看看他們合作的方法是,這個人丟了一段旋律,下個人就接棒,再丟回來、再丟回去,兩個人的互動非常有趣。電影開拍前和拍攝期兩人就一直來朵耳咖啡館做音樂,收一些聲音,包括劇組跟演員見面、談劇本,他們也加入,去想像角色種種,然後開始做音樂了。拍攝期間兩人已初步做出來一些旋律,這些音樂其實也會反過來影響導演的執行,攝影師和演員也會覺得被音樂感染。 靜謐的最後一個鏡頭 蕭雅全(左)吳孟芸(右)
《第36個故事》裡頭的台北顯得輕盈、自在且充盈著溫潤的人情。片末有一個鏡頭是利用台北市舉行萬安演習時特別拍攝的,從淡水河的彼岸俯瞰台北城,平日車水馬龍的忠孝大橋竟頓時空無一人,透露出靜謐、開闊或者一點點寂寥的意味。對於這個鏡頭,導演的解釋是:"那個畫面當然有些象徵,但跟那一句話必須放在一起看,我喜歡我自己寫的那段台詞:城市是空的,故事是人寫的。我想談的也是這件事,若是要講台北,最真實的台北也不是這些硬體建築,而是裡頭的人。如果把人全都抽離,就像畫面中那樣,你說這是台北嗎?其實也不對。什麼叫台北?你如果形容給別人聽,一定不會講說台北有五座橋、四個摩天輪,而是會說台北人如何如何,其實都是在形容人。這些人物和城市是相互影響、相互養成的,但如果我們想說故事,故事是在人身上,所以那個空城其實是想談人才是城市的核心。" 35幅插畫 造就 《第36個故事》 卅五幅插畫之一
氣質女星桂綸鎂在國片《第36個故事》中,聽了35個故事,畫了35張畫。但其實導演兼編劇蕭雅全最初只構思了兩個故事,根本沒想過要編出35個。倒是為桂綸鎂捉刀的插畫家吳孟芸,在一個月內找齊了35個風格迥異的故事,並且集結成書。 電影中,桂綸鎂飾演的咖啡館主人朵兒,在與客人交換故事後會把故事畫下來。她筆下變成仙人掌的男孩、散發出誘人香味的魔鬼樹等畫,都是出自吳孟芸之手。 “卅五隻是劇情需要信手拈來的一個字”,導演蕭雅全並不真的想說這麼多故事。但吳孟芸與幾個好友認為《咖啡館裡的交換故事》是個好題材,於是找了十四位小說好手,寫下全球35個城市的故事;吳孟芸也如同電影中的朵兒一般,把故事畫出來。 吳孟芸認為,最困難的不是要在短時間內畫出35幅圖,而是必須在細讀、分析每個不同風格的故事後才下筆。“覺得真是出自朵兒的性格、筆觸”。 “我沒有為這35張畫設定基調”,吳孟芸為了這些插畫使出渾身解數,運用了各種技法。電影上映後,真的有不少觀眾在問從哪裡可以看到桂綸鎂交換的那35個故事。他認為,《咖啡館裡的交換故事》這本書集結了35個故事和插畫,雖然是意料之外,卻也豐富了電影的內容。
相關書籍
《咖啡館裡的交換故事》 作者:李亞、希牛、王彥鎧、林怡潔、蕭雅全、駱以軍、陳永凱、孫梓評、火柴、藍漢傑、丁丁&阿巧、郭昱沂、曾玉潔 繪者:吳孟芸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10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131848 裝訂:平裝 你知道——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個小人國,但這個故事並不是一則關於模型的故事。K君從阿姆斯特丹露天市集帶回一個巴掌大的小女人,不久就吃足苦頭,因為這晶瑩剔透的小女人公主病極其嚴重;在哥倫比亞的波哥大波利瓦爾廣場旁邊的咖啡店,旅行者打了一通電話給接駁者,然後獨自前往城北,搭電纜車到蒙塞拉特山頂;六歲的希瑪以為有一天來到印度新德里是為了婚禮,然而不是。幾年以後,她被父親千里跋涉從臨海的南端村落給「扔」進了一場葬禮中;中國的北京城內,有個大家閨秀名叫包芙蓉。芙蓉長得閉月羞花,卻一直不曾有人上門提親;原因說來有點論神說鬼之嫌,那就是人們耳傳說,芙蓉總會聽見別人聽不見的聲音…… 這家咖啡店不用迴紋針換房子,她用故事交換故事。 有個愛聽故事的咖啡店老闆娘,她總是在咖啡店的香氣中,聽著倦遊歸來的旅人絮絮說著不可能的魔幻故事,而她,將每一個故事畫成一張一張明信片,讓故事隨著道聽途說,衍生出新的想像。 國內知名插畫家吳孟芸與十四位小說好手,包括駱以軍、孫梓評、李亞、蕭雅全、希牛……根據三十五個城市的特殊氣味,合作創造的三十五則時而鮮烈衝突、時而幽默溫馨,風格各異的短篇故事。而這些故事也因為吳孟芸獨具的構圖,錯置的空間感,絕佳的配色與略帶歐味的人物造型,讓這些想像的故事多了浪漫的色彩,帶領讀者/觀畫者穿梭於時空,進行一次紙上旅行。 繪者簡介 吳孟芸 台灣知名插畫家。台北藝術大學畢業,主修油畫,畢業後遠赴義大利修習版畫,作品散見於各書刊報章雜誌,也擔任過台北金馬國際影展的繪製視覺。除了風格特立的插畫之外,也是布娃娃的精造者。 詳細資訊top 叢書系列:Catch規格: 平裝 / 112頁 / 17*23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獎項
2010年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雷光夏 2010台北電影節 觀眾票選獎、最佳音樂獎
影評
首映式與宣傳畫(8張)
首先是色調,故事的發生地是姐姐開的朵兒咖啡館,借著咖啡館這一場景,畫面採用了膠片色感的暖色調。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的咖啡店,甚至是午後的台北街頭,都洋溢著溫暖柔和的氣息。 其次是場景,咖啡店的布局像很多文藝青年喜歡的咖啡店一樣,每一樣東西都整潔精緻,再加之咖啡店以物換物的特色,店裡堆砌的許多凌雜物品卻也都帶著時光的味道。 第三是配樂,片子剛剛開頭我便在想這配樂莫不是雷光夏做的,翻了電影詳情後發現果然如此。雷光夏的電影配樂有著獨特的基調,大提琴的音色與她的溫厚嗓音鋪墊出的感覺仿佛訴說著時光的緩慢流動。這樣的配樂放在這樣的咖啡館中,像是一條輔助線般清晰著故事的脈絡,把散落在咖啡館裡的點點滴滴串聯成那35個動人故事。 第四是演員,桂綸鎂和林仔仔都是非常喜歡的人。 26歲的桂綸鎂身上褪去了19歲時藍色大門中孟克柔的稚氣,卻堅定地保留著那份獨特。女主角朵兒的文藝青年的氣質與咖啡館的屬性相投,當桂綸鎂彎腰偏著頭在蛋糕上撒堅果的時候,人物和角色的契合度得到了完美的體現。薔兒是片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演員是林宸希。林仔仔本身的叛逆和異想天開自然而然地變成了片中薔兒的角色特點,依舊是很好的貼合度。 第五是劇情,沒有融合台北的城市特色其實又何妨呢,這只是一部講述故事的小品電影,不需要承擔上這樣的責任。情節平鋪直敘又帶著淡然的美好,剛剛辭職的副機師帶來了35塊香皂和35個故事兌換,不知道該換什麼的情況下,薔兒靈機一動想出那就兌換35份情書好了。 影片就像大多數台灣文藝片一樣,在平庸的城市中捕捉個性和細節。仿佛漂著水汽一般潮濕溫暖的台北,孕育著具有各種可能性的人和愛情。感動人的地方也許是採訪街頭行人時說的某句話,也許並不是來自副機師的信,而是朵兒出發時的喜悅。朵兒一如桂綸鎂般執拗,執拗地出發去尋找自己的35個甚至更多的故事。 片尾兩個女兒的媽媽坐在計程車裡念著,你們兩個當初一個想存錢一個想環遊世界,現在呢一個想環遊世界一個想存錢,你們到底是想怎樣。 被司機提醒這好像沒有差啊的時候媽媽自己也糊塗起來了,兩姐妹就這么不知不覺地交換了彼此的目標。 這就是第36個故事,關於兩個姐妹,關於朵兒咖啡館,關於一段文藝情結。
電影原聲專輯
宣傳片與截圖欣賞(17張)
電影配樂由導演蕭雅全多年來合作的工作夥伴—音樂人侯志堅、唱作人雷光夏組成的BIT sound (雷猴樂團)操刀。BIT sound 更邀集知名樂手、弦樂團和金曲獎最佳編曲得主鍾興民共同參與配樂,為電影中的姊妹花朵兒與薔兒創作出流行、爵士、探戈等跨界的動人樂章。在侯志堅伴奏下,雷光夏也為電影獻唱主題曲「第36個故事」和點題之作「她的故事」,歌聲之中表達出對那份人情感的懷念。 曾參演《海角七號》的日本美聲歌手中孝介特別為《第36個故事》友情演出,飾演一位旅台的台灣的日本遊客,劇情中他因交換童謠書而現場清唱「故鄉」。經雷光夏譜上中文填詞後,這首日本名謠同時收錄於這張電影原聲音樂大碟內。 所有曲目 1. 她的改變 2. 朵兒咖啡館 3. 只是還沒有找到彼此而已 4. 第36個故事 5. 心理價值之一 6. 心理價值之二 7. 騷動 8. 流動的故事 9. 這就是城市 10.朵兒與薔兒之一 11.朵兒與薔兒之一 12.第36個故事 (Bonus Track) 13.交換 (尾曲) 14.故鄉 歌詞 《第36個故事》 詞/曲 雷光夏 夏天的雨水飄落 寧靜公園 深夜的微風拂過 吹乾了樹 在街角的咖啡店 相遇的一刻 故事從頭 我對你依然心動 溫暖的太陽照著 冬天的花 你微微笑著讓我 抹去眼淚 看這座城市漫漫 被時光移動 若伸出手 還是渴望被你把握 給我 我想要的生活 面對 最坦白的眼眸 前方 是一篇晴朗星空 答案 緊緊擁抱我 《她的改變》 詞/曲 雷光夏 她微笑關了窗 城市燈熄滅 她開始的旅行 奇幻又美麗 在夜的鳳尾蝶 渴望那氣味 預知的情結 她說你別跟隨 這瞬間被建立的城市 是誰夢中片刻的意志 形狀如此真實 回憶如此虛偽 你摧毀她經歷的世界 或探索她已展開的邊界 清晨甦醒之後 她已有了改變 這瞬間被建立的城市 是誰夢中片刻的意志 形狀如此真實 回憶如此虛偽 你摧毀她經歷的世界 或探索她已展開的邊界 可是有了改變 她已有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