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傅剛
ISBN: 9787538326444
頁數: 447
定價: 25.0
出版社: 吉林教育出版社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1995-12-1
圖書簡介
中國詩歌源遠流長,約略可以分作四大時期、十個階段:所謂先秦,是它的萌生與成熟時期。經歷了綿亘數千年的原始詩歌,只可稱作前藝術;文明之幕拉開,約當夏商兩代逾千年,詩歌仍處於萌生狀態。直到殷周之際,以迄戰國末期,才開拓出《詩經》與《楚辭》兩條文化史路,成熟為真正的詩歌。抵春秋戰國早期封建社會的轉型期,基本上形成了以華語為載體的華夏文化,湧現出儒、道、屈騷不同流派的詩歌美學意識。這樣便奠定了中國詩歌流變史的光輝起點。本套叢書依照:四大時期,十個階段:萌生與成熟(先秦);拓展與發展(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分化與深化(遼金元、明、清);綜合與融化(近代、現代)。在史的基礎上立論,在論的主導下寫史。史是客觀存在,論述主觀認識。它是詩歌史論,即詩的文化史,同時,也從文化視角來論述中國詩歌的歷程與發展。本書為其中之一。 主要講述了魏晉南北朝詩歌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史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他們在創作史的具體作用。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文學的自覺時期,這已成為公論。從詩歌史看,特別從形式方面看,由它開始便是中國詩歌的主要體裁五、七言詩的發端。因此,這一時期詩歌的自覺,很大程度上就是五、七言詩(特別是五言詩)的自覺。這自覺表現在:一、作家主體自身的自覺;二、對五、七言詩規律的把握。對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的敘述,不能不立足於這兩個基本點上。
圖書目錄
總序
緒論
第一章 “兼籠前美、作范後來”的建安詩歌
第一節 建安詩歌的分期
第二節 “不可句摘”的漢魏詩論
第三節 鄴下詩歌——漢詩走向近體詩的歷史大轉變
第四節 “骨氣奇高、詞采華茂”論曹植
第二章 作家主體意識的介入——正始詩歌的文人化
第一節 迥異於建安詩歌的風格兼論社會政治對文學的影響
第二節 “清峻”與“遙深”——詩歌的另一種表現手法
第三節 “師心遣論”和“使氣命詩”——論風力的個性化
第三章 近體詩進入歷史行程 ——太康詩歌的駢儷化
第一節 太康時期的歷史條件和美學要求
第二節 太康詩人的寫作背景
第三節 太康詩人集團論
第四節 “規矩”的建立——《古詩十九首》另一個具破壞力的解釋者陸機
第四章 玄言詩——從生命意識角度解讀
第一節 玄言詩存在的歷史合理性
第二節 玄學對作家藝術心靈的培養
第三節 玄言詩建立的美學境界
第四節 玄言詩對近體詩的促進——對玄言詩幾種使用手段的分析
第五章 陶淵明論
第一節 時代、生活、個性
第二節 陶淵明自然思想與玄學自然思想的異同
第三節 一個逾時代美學思想建立者的寂寞與悲哀
第四節 陶淵明詩歌美學論
第六章 “聲色大開”——南朝詩歌發展的背景描述與活躍狀態
第一節 “聲色大開”的歷史條件
第二節 “新變”與“通變”——論兩種批評方法
第三節 新時期詩歌特徵
第四節 南朝審美與躁動的青春期心理
第五節 流動的複雜化:詩、文、賦的多向選擇
第七章 山水詩——一個超出本身意義的文學現象
第一節 不能顛倒的歷史邏輯順序——對“莊、老告退,山水方滋”的批評兼論玄言、山水的內在聯繫
第二節 晉宋山水詩發展透視
第三節 不僅在於一種題材的建立——山水詩劃時代意義
第四節 山水詩傳統建立者謝靈運
第五節 元嘉三大家的詩歌史意義
第八章 永明體——近體詩走出帷幕
第一節 永明聲律形成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永明聲律的內容、特徵
第三節 新變意識與創作的自覺——論永明體詩人
第四節 “玄暉詩變有唐風”——論謝月兆
第九章 宮體詩——割不斷的歷史聯繫
第一節 宮體詩義界
第二節 宮體詩題材的審美價值論
第三節 契合與距離——對宮體詩的測定
第十章 作為對峙的北朝詩歌
第一節 作為對峙的北方文化
第二節 南朝文風影響下的北朝文人詩
第十一章 魏晉南北朝詩歌總結者庾信
第一節 庾信南北詩風論
第二節 集六朝之大成者
第三節 啟唐之先鞭
後記
作者簡介
傅剛,男,1956年生,江蘇睢寧人。1982年1月畢業於徐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1986年至1993年任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師。1996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博士學位,同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年出站留校工作。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