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人物品題研究

名法之士賞“功能”一 禮法之士沿“德行”一 玄學名士重“自然”一

內容介紹

人物品題即對人才的評論,可以說自古有之,尤其是在魏晉時期,成為風靡一時的文化風尚。它將大多數士大夫裹挾其中,史稱“臧否人物”。這一風氣,從東漢末年開始興起,於魏晉達到鼎盛,其影響波及整個南北朝時期。所謂品題,主要是通過言談話語、行為舉止、儀表風度等外在表象,對人物內在的氣質性格、品德才能以及未來仕途的發展作出評價。所評人物以士人為主體,涉及社會主要階層——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處士、僧侶,甚至士兵。這一風尚之所以產生,主要是薦舉制選官制度所致。隨著變相世襲制度的發展(九品中正制)和玄學思潮的興起,人物品題的價值觀亦由講究政治實用轉向注重人才審美,由重“德才”轉向重“自然”。

作者介紹

黃少英,男,漢族,1968年生於湖南省洞口縣。歷史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91年考入邵陽市供銷學校,修市場行銷專業。1 993年畢業進入邵陽市某國有企業工作。1996年以同等學歷考入貴州師範大學,攻讀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修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9年考入山東大學,攻讀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研究生,主要研修中國思想文化史,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2年進入青島大學經濟學院至今,主要從事中國經濟史、經濟思想史、制度經濟學、人力資源經濟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學術月刊》、《民俗研究》、《山東社會科學》、《甘肅社會科學》、《貴州民族研究》、《情報科學》、《東方論壇》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獨立完成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青島市、青島大學重點項目等課題6項。

作品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品題與仕進
一 士族仕進
二 寒門仕進
第二章 名法之士賞“功能”
一 漢魏之際的名法思潮與“唯才是舉”
二 “才”的是時代內涵
三 理論提升
第三章 禮法之士沿“德行”
一 魏晉之際禮法派及其選才標準
二 “德行”面面觀
第四章 玄學名士重“自然”
一 人性自然論
二 “自然”精神的展現
第五章 兩晉高僧入“主流”
一 僧俗之間
二 高僧之間
附錄:魏晉人才文獻資料選編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