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克斯

魏克斯

馬克西米連·馮·魏克斯(Maximilian von Weichs,1881年11月12日德紹—1954年6月27日波恩),全名馬克西米利安·馬里亞·約瑟夫·卡爾·加布里爾·拉莫拉爾·賴希斯弗賴赫爾·馮·魏克斯·楚·格隆(德語:Maximilian Maria Joseph Karl Gabriel Lamoral Reichsfreiherr von Weichs zu Glon),德國軍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元帥。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881年11月12日,魏克斯出生在德紹,父親是安哈特公爵的馬夫長。

1900年,魏克斯中學畢業並參軍,服役於駐蘭茨胡特的巴伐利亞重騎兵團。

1902年,魏克斯晉升少尉。

1904年,魏克斯任團副官,後來調往一馬術學校服役。

1910年,魏克斯進入巴伐利亞軍事學院受訓,畢業後被派往巴伐利亞的參謀本部指揮中心。

1914年3月,魏克斯晉升騎兵上尉。

1914年8月,一戰爆發,魏克斯隨巴伐利亞騎兵師開赴前線。10月,調任第四騎兵旅副官,轉戰於洛林和佛蘭德等地。

1915年5月,魏克斯調任步兵第五師的第二參謀官,參加了香比尼激戰、馬斯河與莫塞爾河的陣地戰,以及阿圖瓦、佛蘭德和阿拉斯等地的戰鬥。

1918年,德國野戰陸軍撤回本土,魏克斯任第二軍司令部參謀官。此後,他先後任過騎兵第三師參謀官和騎兵第十八團連長。

1925年,魏克斯晉升少校,並任德勒斯登步兵學校戰術教官。

1928年,魏克斯晉升中校,任駐斯圖加特的騎兵第十八團團長。

魏克斯 魏克斯

1930年,魏克斯任駐法蘭克福的騎兵第一師參謀長,同年晉升上校。

1933年10月,魏克斯任駐波茨坦第三軍區步兵指揮官,後任騎兵第三師師長。

1935年10月,第三騎兵師被改編為國防軍第一裝甲師,魏克斯繼續任其師長。

1936年。魏克斯晉升騎兵將軍,奉調代理第七軍區(駐慕尼黑)司令兼第七軍軍長。

1937年至1939年10月,魏克斯任駐紐倫堡的第十三軍軍長。其間參加了占領蘇台德區和波蘭的戰役。

法蘭西戰役

1940年的魏克斯 1940年的魏克斯

1940年6月9日,魏克斯指揮第二集團軍司令參加了法蘭西戰役。在進攻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作戰中,他的集團軍一直負責由南面保障進攻各集團軍的翼側。此時,被配置在埃納河一線。戰鬥打響後,魏克斯指揮所屬部隊不顧法軍的激烈抵抗,突破了其在埃納河的防禦並迅速向南挺進(參見法蘭西戰役)。6月17日,法國請求投降,22日停戰。7月,魏克斯晉升上將。

巴爾幹戰役

1941年4月,希特勒預定對希臘和南斯拉夫動武。魏克斯上將的第二集團軍轄一個坦克軍(由兩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師編成)與3個步兵軍(由6個步兵師和1個山地師編成),在南斯拉夫北部邊界的施蒂里亞和匈牙利境內展開,任務是向貝爾格勒方向進攻。

1941年4月10日,第二集團軍發起進攻,部隊迅速越過了南斷拉夫與德國和匈牙利的邊界,在向南推進的過程中肅清了德拉瓦河以北邊界突出部的南斯拉夫軍隊。集中於匈牙利的德軍坦克第四十六軍以迅猛的衝擊奪取了包爾奇地域德拉瓦河的一座大橋,為以後推進建立了橋頭陣地。在魏克斯第二集團軍的強力打擊下,使由克羅埃西亞人編成的南斯拉夫軍隊第四、第七集團軍驚慌失措發生了動亂。首先是第四集團軍,接著是第七集團軍開始瓦解並集體向德軍投降(只有一部分不願投降的部隊向東南退過了烏納河)。以致進攻的第一天,魏克斯的部隊就抵達了薩格勒布。他的第二集團軍西翼坦克第四十六軍在由包爾奇地域推進到薩格勒布的同時,又於南斯拉夫軍隊退卻部隊和業已瓦解的軍隊之間開闢了通路,分別在4月11、12日在德拉瓦河以南地區向貝爾格勒挺進,並於12日晚占領了貝爾格勒。南斯拉夫統帥部指望南軍在克羅埃西亞被打敗和丟失了一些地區之後,能在科索沃、摩拉瓦河、薩瓦河守住一條防線,但這一計畫已無法實現。奉魏克斯命令,德軍一個坦克師已由薩格勒布突向塞拉耶佛,德軍的第二梯隊把南斯拉夫軍隊殘部逐過了薩瓦河,坦克第四十六軍奉命在4月13日晚從貝爾格勒以西地域向塞拉耶佛轉進,4月14日對在貝爾格勒以南向東占領陣地的南斯拉夫第六集團軍的側翼和後方實施了深遠突擊。摩拉瓦河以東德軍第十二集團軍也已楔入了退卻的南斯拉夫軍隊第五集團軍的隊形,戰鬥已接近尾聲。南斯拉夫軍隊已陷入絕境,其陸軍總司令西莫維奇將軍於14日辭職。

4月15日,魏克斯第二集團軍的坦克第四十六軍進抵塞拉耶佛市,從中央插入了南斯拉夫退卻軍隊占領的地區。4月17日,南斯拉夫軍隊在德軍數倍優勢的壓力下無條件投降。

1941年5月,魏克斯的第二集團軍被配署給德國中央集團軍群。

蘇德戰爭

魏克斯 魏克斯

1941年6月22日,魏克斯指揮第二集團軍參加入侵蘇聯的戰爭。7月9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第四和第九集團軍在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指揮下把蘇聯元帥鐵木辛哥的西方面軍主力包圍在明斯克附近殲滅後,7月10日第二集團軍在魏克斯上將率領下抵達別列津納河,並將原第四集團軍的所屬各軍轉隸過來。魏克斯的集團軍同德軍第二坦克集群的一個軍受領了拔除蘇軍在德軍中央和南方兩個集團軍群後方之間形成的一個大楔子的任務。8月9日展開戰鬥,魏克斯指揮部隊由博布魯伊斯克、克里切夫一線向克林齊、戈梅利地域實施突擊,同時,坦克第二集群的那個軍也由羅斯拉夫利向克林齊突擊。經過數周的激戰,這些地區的蘇軍遭到合圍,並基本被殲。除了防守漠濟里地域的蘇軍向東退走外,由17個步兵師、1個坦克師和5個騎兵師編成的兩個蘇聯集團軍都成了魏克斯的戰利品,他俘虜了78000人,繳獲下144輛坦克和700門火炮。魏克斯對自己的集團軍在坦克部隊支援下取得的這一戰績感到心滿意足,這一戰果也成為月底開始的基輔戰役的開端。

這時,自稱為“野戰統帥天才”的希特勒日益明顯地干預部隊的指揮,他命令中央集團軍群儘量往南方多派軍隊,而要求該集團軍群堅持據守原來位置,以抵禦蘇軍的進攻。8月25日,由龍德施泰特指揮的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所屬的第十七集團軍和坦克第一集群向前突進,直逼第聶伯河河岸;第六集團軍從西面包圍了基輔。魏克斯率第二集團軍從戈梅利、新濟布科夫一線向南進攻。在兩個多星期里進行了艱苦的作戰後,終於推進到傑斯納河並強渡了該河。同時,古德里安的坦克第二集群的先遣隊也向羅姆內地域挺進,合圍圈基本形成。渡過傑斯納河的魏克斯第二集團軍繼續南進,壓縮合圍圈。德軍其他集團軍也同時實施了強大攻勢。兩個星期的多次血戰後,包圍戰在9月26日結束,德軍大獲全勝,全殲蘇軍約7個集團軍,俘虜60多萬人。

1941年10月2日,中央集團軍群依照希特勒的命令奪取莫斯科,加入這個戰役的第二集團軍在魏克斯指揮下同第四集團軍和坦克第四集團軍(坦克第四集群的補給編制更改後的採用的新番號)一起發起進攻後在羅斯拉夫利兩側蘇軍防禦中打開了一個又寬又深的突破口。魏克斯從西面對防守布良斯克兩側的蘇軍進行了猛烈的突擊,並會同從東面迂迴到蘇軍後方的坦克第二集團軍,在10月14日合圍了該地域的蘇軍。可是戰果卻沒有魏克斯預想的那么大,蘇軍在猛烈的反突擊中,有一部分部隊從德軍的薄弱地點破圍而出。只有北面和南面的被圍蘇軍在多次嘗試突圍失敗後,分別於10月17日、20日投降。這一戰績也足以讓帝國宣傳部長戈培爾誇大宣揚。再加上在維亞濟馬地域的圍殲勝利,(參見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戈培爾竟聲稱“戰爭的結局已定,俄國完蛋了”。可是德軍向莫斯科的進攻戰已為時太晚了,戈培爾的聲明卻又太早了。由於降雨和降雪,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進攻受阻。10月12月,氣候日趨惡劣,致使疲憊不堪和饑寒交迫的德軍部隊停止了前進。

1941年12月19日,希特勒免去了布勞希奇元帥的陸軍總司令之職,自己兼任該職。他嚴令禁止部隊撤退。但嚴酷的現實使德軍部隊不可能執行希特勒的命令。在南面擔任保障的魏克新第二集團軍受到蘇軍反攻的巨大壓力,被迫向西南退卻到奧廖爾-庫爾斯克一線,在這裡他可以稍稍休整一下部隊的實力。

1942年6月,希特勒下令實施對高加索、伏爾加河的強大攻勢。他把南方集團軍群分為兩個集團軍群:

-A集團軍群:轄第十一、第十七集團軍,德國第一坦克集團軍和義大利第八集團軍。向哈爾科夫以南,進攻高加索;

-B集團軍群:轄第二集團軍、第六集團軍、坦克第四集團軍,匈牙利第2軍團,進攻伏爾加河沿岸的史達林格勒。

希特勒對B集團軍群司令博克元帥想先整頓戰線再進攻的戰役指揮表示不同意,並免去了他的職務。

1942年7月5日,魏克斯接任了B集團軍群總司令。但希特勒保留了對第六集團軍的直接指揮權。在魏克斯指揮下,B集團軍群的第二集團軍在沃羅涅日同蘇軍在頓河上展開了激戰;位於B集團軍群中央推進的坦克第四集團軍及第六集團軍各坦克部隊在7月10日前進抵坎捷米羅夫卡地域,在新卡利特瓦和奧斯特羅戈日斯克之間進抵頓河、並在該河東岸建立了數個登入場。不久,A集團軍群的坦克第一集團軍的南翼沿北頓涅茨河推進,奪取了米列羅沃地域。當時德軍最高統帥部的戰報宣布,蘇軍在頓河以西地區遭到了慘敗。被俘人數達88689人;被繳獲或擊毀坦克1000輛和火炮1688門。

1942年7月中旬,魏克斯在坦克部隊開始沿多方向進攻。坦克第四集團軍以左翼沿頓河推進,前出到史達林格勒以西的頓河大彎曲部,月底在不停頓的追擊過程中進至喀拉蚩和克列茨卡亞,在這裡同蘇軍展開了激戰;第六集團軍坦克部隊沿頓河右岸實施強行軍推進。戰役已進入決定性階段,德軍的行動看來好像再次取得了輝煌戰果。

1942年7月底,魏克斯指揮第六集團軍主力進抵頓河大彎曲部(它被迫將幾個師留在頓河附近掩護自己的左翼),坦克第四集團軍與之會合後,粉碎了蘇軍的抵抗,各快速兵團揮師南下。在狹窄正面逼近蘇軍陣地的德軍第六集團軍與坦克第四集團軍留下的那些師繼續發展進攻已有困難,蘇軍的防禦正不斷增強。

1942年8月21日,德軍在喀拉蚩東北地域終於奪取了一個登入場,魏克斯立即命令迅速向史達林格勒突進,25日,德軍進至該市西郊。接著在空軍的強大支援下,史達林格勒被德軍從西面和北面包圍。南面德軍坦克第四集團軍與羅馬尼亞軍隊也已沿伏爾加河逼近。史達林格勒會戰於10月初開始了。持續了兩個月的大戰使史達林格勒成了一片瓦礫場,在這個廢墟的海洋中,德軍士兵與蘇軍士兵在各自的坦克、自行火炮、噴火器、火炮和俯衝轟炸機的支援下,用手榴彈和刺刀,由一幢房屋到另一幢房屋,由一個地下室到另一個地下室,由一堆瓦礫場到另一堆瓦礫場拚死廝殺。一些浴血鏖戰的大兵工廠變成了要塞。蘇軍的防禦者們利用廢墟做掩蔽工事,進行著殊死抵抗。東岸蘇軍的強大炮兵為壓制德軍的進攻,進行了不間斷的火力射擊。每當德軍轟炸機或炮兵炸毀在伏爾加河上架設的一兩座舟橋時,許多堅強又辛勞的蘇聯人總會把它們修復。

這場會戰確是兩個敵對世界的搏鬥象徵。希特勒集中了自己最後的力量,他認為,為了獲得決定性的戰爭結局,應該不階任何代價完成自己面臨的使命。他的那種無論如何要從史達林手裡奪占用其名字命名的城市的狂熱心理,壓倒了是否值得奪取該市能在軍事或政治上帶來什麼好處的冷靜分析。

希特勒不顧一切地命令第六集團軍實施旨在奪取史達林格勒的大規模進攻。他認為只要一個強大的突擊集群就足可以做這件事,所以只從德國和頓河戰線的預備隊中空運了5個工兵營去加強進攻部隊。10月17日開始的城市攻堅戰,德軍曾取得了較大進展。在北部,已挺進到伏爾加河,幾乎癱瘓了蘇軍在河上的交通。但是蘇軍仍控制著城市的一部分,並嚴重消耗了德軍。有些德軍部隊人數銳減到不到編制人數的四分之一,兵器損失也很慘重。魏克斯多次要求補給而均無所獲,致使第六集團軍無力完成進攻任務。

魏克斯面對進展不利的戰局,不可能消滅蘇軍的事實越明顯而越發嚴重,部隊過分延伸,兩翼無足夠的兵力作掩護;進攻力量過於分散使用,導致兵力更加薄弱。魏克斯將他的這種憂慮報告了陸軍總參謀部,陸軍總參謀長弗朗茨·哈爾德上將對蘇軍的能力和德軍的現狀進行了十分細緻的判斷後,證明魏克斯的憂慮是有道理的,並以這些見解和觀察結果為依據向希特勒提出了報告。不能忍受懷疑和警告的希特勒,竟然把哈爾德撤了職。

魏克斯還認為德國的盟軍戰鬥力太弱,並強調指出它們缺少反坦克武器,沒有現代化的重型火炮,由於通信工具不足和人員素養差,無法實施突然的密集射擊,不能阻止蘇軍的大規模衝擊。這些羅馬尼亞、義大利、匈牙利軍隊無論從技術兵器、戰鬥經驗和戰鬥素養,還有戰術上都遠比蘇軍遜色。加之原來配置在它們後方的德軍預備隊大多已調往史達林格勒,致使他們的頓河戰線根本扼守不住,在蘇軍大舉進攻時,它們無法支持。他建議放棄高加索和伏爾加河,縮短不穩定的戰線。但這個建議希特勒不肯接受。蘇軍正是從這些薄弱地段完成了突破,於11月23日像鐵鉗一樣合圍了德軍第六集團軍。

1943年1月,蘇軍進攻的矛頭指向了頓河防線德軍B集團軍群的第二集團軍和匈牙利第二集團軍。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魏克斯為了在被突破的地段和新地區恢復態勢,建立了起自史達林格勒的防禦,消耗了許多師和預備隊,特別是反坦克部隊於如此寬的正面上,扼守的兵力明顯太弱。他還在匈牙利集團軍後面配置了德軍一個步兵軍,該軍轄兩個師,任務是制止蘇軍突破匈軍的防禦。1月14日,蘇軍的進攻立即使義大利集團軍在新卡利特瓦以南和匈牙利集團軍在科羅托亞克西側的正面上獲得了突破,並馬上利用對匈軍防禦的突破向西推進,同時在由南面沿頓河推進過程中,擊潰了突破地段以北的匈軍部隊。匈軍無法支持,在蘇軍的猛攻下倉皇向西和向北逃竄。德軍的預備隊也無能為力,只得跟著退卻。

由於蘇軍向北面和西北面的推進,德軍第二集團軍已陷入極危險境地。11月20日,當蘇軍沿頓河向北進逼匈軍左翼師的時候,魏克斯嚴令這些部隊堅決守住陣地,同時命令德軍第二集團軍的部隊緊急趕去增援,雙方在沃羅涅日西南地域展開了激戰。德匈軍隊扼守防禦陣地整整一個星期,終於被蘇軍突破。這一正面徹底崩潰已無可懷疑了,而且,由於蘇軍還突破了義大利第八集團軍的正面,形成的大缺口便再也無法封閉。魏克斯清楚德軍第二集團軍深遠的南翼已經完全暴露,北翼則在任何時候都可能遭到蘇軍優勢兵力的衝擊。而蘇軍的進攻已大大向西發展,對德軍第二集團軍構成了合圍的危險。蘇軍為實施包圍,正不停頓地向前推進,顯然想奪取沃羅涅日以西80公里處的道路樞紐戈爾舍奇諾耶,同時由利夫內、葉列茨地域向卡斯托爾諾耶方向對德軍北翼實施突擊。只有立即退卻才能保障自己的部隊兩翼和避開合圍。他的請求終於得到了獲準,於是他命令立即放棄由3個師扼守的擁有大量糧草的沃羅涅日基地、縮短戰線。但這已經有些遲了,戰事發展極迅猛,德軍第二集團軍周圍的合圍圈即將合攏。蘇軍坦克已到達戈爾舍奇諾耶,利夫內、葉列茨地域也遭到蘇軍在預料中的進攻,德軍第二集團軍北翼防禦被突破,蘇軍坦克先遣部隊已進至卡斯托爾諾耶。德軍第二集團軍的兩條退路都被切斷,共有5個師編成的兩個步兵軍遭到合圍。

“只有突圍才能獲救”,魏克斯自作決斷下令突圍,德軍第二集團軍奉命以一部兵力經卡斯托爾諾耶退卻,主力則退至戈爾舍奇諾耶。退卻開始,德軍在大威力火炮和迫擊炮的掩護下發起了反衝擊。1月30日中午德軍在戈爾舍奇諾耶以東突破了合圍圈,到2月4日,突圍的德軍部隊又開到了舊奧斯科爾,同正抗擊蘇軍進攻的防禦部隊會師。而德軍坦克第二十四軍和義大利山地步兵軍在羅索什西北地域與新卡利特瓦以南的蘇軍合圍中遭到了慘重傷亡,疲憊不堪的在1月31日到達瓦盧伊基地域。

1943年1月30日,魏克斯同里希特霍芬、保盧斯、克萊斯特諸位上將一同晉升為元帥。一天以後,希特勒攻占史達林格勒的美夢破滅了,第六集團軍近30萬人在史達林格勒的瓦礫堆中被蘇軍圍殲。

蘇軍的進攻在德軍和其盟軍正面打開了寬達350公里的缺口。德軍第二集團軍傷亡很大,匈軍第二集團軍也根本沒指望了,義大利山地步兵軍和德軍坦克第二十四軍殘部已無戰鬥力。配在匈軍後面做預備隊的那個德軍步兵軍正向奧斯科爾河且戰且退,另兩個德軍坦克師和一個步兵師在北翼暴露的情況下,由舊別利斷克兩側向庫皮揚斯克退卻。魏克斯的B集團軍群基本上被打垮了,與“頓河”集團軍群的直接聯繫眼看也要斷絕了,費了很大的氣力,他才在北頓涅茨河與頓河匯流點至伏羅希洛夫格勒一線穩住了部隊。

1943年2月初,南線德軍集團發生了組織上的變化。B集團軍群司令部和義大利第八集團軍司令部均被撤銷。肯普夫戰役集群取代了義大利集團軍,該集群轄此前歸義大利集團軍指揮的那些德軍兵團;頓河集團軍群改稱南方集團軍群,在羅斯托夫到第二集團軍南翼間作戰的所有兵團都編進了該集團軍群;第二集團軍隸屬中央集團軍群,該集團軍由魏克斯指揮。

蘇軍在2月初繼續進攻,強渡了奧斯科爾河,並向西深遠突擊,突破了兵力薄弱的德軍第二集團軍的正面。9日,蘇軍進抵別爾哥羅德,爾後繼續向列別金推進了飛50公里。魏克斯在從蘇梅以南起始,向庫爾斯克以西地區延伸,並以德軍坦克第二集團軍陣地相毗鄰的這一線上逐漸建立了防禦,暫時阻止了蘇軍在這一段的攻勢。德軍第二集團軍在肯普夫戰役集群的協同下,對推進到列別金的蘇軍發動了進攻,將蘇軍擊退到北頓涅茨河對岸。

1943年夏,蘇軍日甚一日地壓迫著德軍西撤。希特勒竟然干涉到師一級的作戰指揮。他從不檢查自己的失誤,而總是諉過於人。7月10日,他以魏克斯下令縮短防線為由撤去了他的職務,並將其列為備用指揮人員。6個星期之後,希特勒又重新起用魏克斯任新成立的F集團軍群總司令,不久,魏克斯又調任東南集團軍群總司令。但他仍遭到國社黨徒的懷疑,因為他篤信天主教,在他擔任第十三軍軍長時就曾和弗蘭肯區的黨部主任施特賴歇爾發生過意見衝突。

1944年3月,F集團軍群在南烏克蘭的處境已非常困難。蘇軍很快就要突入羅馬尼亞,匈牙利也仿效義大利即將退出戰爭。魏克斯奉命在匈牙利構築工事防線。他在勒爾上將的配合下救出了困在希臘和南斯拉夫的大部分德軍,並將他們撤至後方。隨後,他的東南集團軍群奉命在“最高統帥部戰區”作戰。

1945年1月,蘇軍攻入東普魯士,古德里安將軍向希特勒建議,集中一切可用兵力,編成一個新的魏克塞爾集團軍群,擔負在奧得河和魏克塞爾河之間防衛柏林的任務。這一新的集團軍群主力,應是F和E兩個集團軍群的殘部。建議由魏克斯擔任新集團軍群的司令長官。可是,即使在這十分危急的關頭,希特勒仍不能摒除昔日的偏見。希特勒不僅沒有任用魏克斯,反而於3月25日再次免去他的職務。理由之一,據說因為他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

1945年5月2日,魏克斯被美軍俘虜。

1947年初,魏克斯在盟軍法庭上受審。判決結果是“免於起訴”。

1948年11月30日,魏克斯因病獲釋。

1954年9月27日,魏克斯病死於波恩附近的勒斯貝格。

盤點二戰德軍主要將領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德國最終戰敗,德國的失敗是必然的,但是德國軍隊中的一些將領的軍事才能還是可圈可點的,讓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二戰德軍主要將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