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斷雪域

魂斷雪域

《魂斷雪域》是2006年貴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鴻平。

基本信息

作者:謝鴻平
ISBN:10位[7806507280]13位[9787806507285]
出版社貴州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
定價:¥26.00元

內容提要

第一章月光下,有一條幽深的九曲徑
第二章玫瑰似火的成都之夜
第三章黃河,永遠的母親
第四章西北遊子的傾訴
第五章三年到拉薩
第六章青海湖喲,人間天上
第七章茶卡,火紅的晚霞藍色的夜
第八章穿越地老天荒
第九章萬丈鹽橋,童年的夢
第十章格爾木,巍巍崑崙的呼喚
第十一章五道梁,雪雨風雹不見天
第十二章日出沱沱河
第十三章唐古拉山口,並不是死神的領地
第十四章安多,地球脊樑上的靜謐
第十五章拉薩,終於不再遙遠
第十六章日光城,關於隋感的一次談話
第十七章與達瓦師傅同行
第十八章第一次喝酥油茶
第十九章雪雨沼澤的世界
第二十章寒風夜雨下深谷
第二十一章樟木,一個濕漉漉的夢
第二十二章月光下的歌聲
第二十三章走近珠峰
第二十四章珠峰,永遠的女神
第二十五章蘿蔔上的布達拉宮
第二十六章寧靜的聖湖羊卓雍
第二十七章走進神秘的布達拉宮
第二十八章別了,日光城拉薩
作者附筆

編輯推薦

本書是作者雪域高原之旅的全記錄。雪域太博大了,你得萬里奔波;高原太深厚了,你得不辭艱辛。在奔波和艱辛中,在克服高原反應,跨越生死線的過程中,你知道生的意義是不斷努力,有時是掙扎;你知道活下去,並且要活得好,你必須真實,必須去愛,必須有愛。誰能孤獨地生活在奔波和艱辛中不感到悲哀?誰不對美好的生活充滿了企盼……

目錄

第一章月光下,有一條幽深的九曲徑
第二章玫瑰似火的成都之夜
第三章黃河,永遠的母親
第四章西北遊子的傾訴
第五章三年到拉薩
第六章青海湖喲,人間天上
第七章茶卡,火紅的晚霞藍色的夜
第八章穿越地老天荒
第九章萬丈鹽橋,童年的夢
第十章格爾木,巍巍崑崙的呼喚
第十一章五道梁,雪雨風雹不見天
第十二章日出沱沱河
第十三章唐古拉山口,並不是死神的領地
第十四章安多,地球脊樑上的靜謐
第十五章拉薩,終於不再遙遠
第十六章日光城,關於隋感的一次談話
第十七章與達瓦師傅同行
第十八章第一次喝酥油茶
第十九章雪雨沼澤的世界
第二十章寒風夜雨下深谷
第二十一章樟木,一個濕漉漉的夢
第二十二章月光下的歌聲
第二十三章走近珠峰
第二十四章珠峰,永遠的女神
第二十五章蘿蔔上的布達拉宮
第二十六章寧靜的聖湖羊卓雍
第二十七章走進神秘的布達拉宮
第二十八章別了,日光城拉薩
作者附筆

書摘

書摘
人幹得厲害,喉嚨火辣辣的,嘴唇開裂。不斷喝水,乾渴依舊。後來
,江天他們發現,喝一口水,把它含在嘴裡,慢慢地咽效果更好。
荒漠、戈壁、芨芨草,雜色紛陳,怪異奇特的山。路更直,似有似無
,夢幻一般,薄如飄紗的氣體,就在你眼前,在麗日下晃動。天荒地老,
地老天荒,漫長的路,不知何是盡頭。幾乎靜止的世界,幾乎不變的原野
,讓你幻想種種,依稀恍惚。
“我們是走在一條古老漫長的道路上。”江天說。
“你有幻覺?”流雲被幾乎靜止的景物搞得恍恍惚惚的。
“不。我們剛才走的是315國道,那是青新線,在大柴旦那裡,與我們
現在走格爾木的這條215線交叉。過去,在一個叫魚卡的地方,與215線分
手,直進新疆,通喀什。而215線,從敦煌來,通格爾木,是古絲綢之路。
無意中,我們走進了厚重渺遠的歷史。”
“絲綢之路不是沿河西走廊西去么?”
“絲綢之路從蘭州出來後,分為兩條。一條叫北絲綢之路,就是你說
的那一條。一條叫南絲綢之路,我們正在走。這條路從敦煌出來,經大柴
旦、格爾木、茶卡,到西寧。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走的215線,以及西寧至
格爾木的109線——青藏公路的一部分,是原來的南絲綢之路。”
“這么說來,我們一個不小心,又踩在歷史的足印上了。”
“是呀,漫長而悠遠,往事早已逝去,歷史的足跡,卻那么厚重深沉
,時時讓你觸及、緬懷……”
江天眼中,仿佛又見昔日那不盡的畫卷,長長的日月……
“你說,這么大的柴達木盆地,怎么不見沙漠?”流雲忽然問。
“應該有。”江天說:“我看過南絲綢之路的介紹,這邊有沙漠。我
們現在是直插柴達木盆地的心臟,若大的柴達木,沙漠是很多的。”
“我是從來沒見過沙漠的,一定要看看沙漠到底是個什麼樣。那細細
、金黃的沙,一定又軟又舒適,讓人興奮。”
“會有的。不過,中國的沙漠太大,太多了。但願這些沙漠都變成綠
洲、桑田,留塊把參觀就行了。有時候,在有些人眼裡美好的東西,在另
一些人眼裡並不美好。比如我們車外這似乎沒有盡頭的荒漠、戈壁、赤裸
的群山,在我們看來,是奇特的風光,青海人,絕對不會喜歡。其實我們
是初來,呆久了,也就膩了,會討厭。”
“世界上總要有這樣的景觀才豐富多彩。”
“那把你流放到這裡。”
“流放你還差不多。”
“那就到大柴旦,一路上就那裡有幾棵樹。”
“你,流放你。”
“說實話,我不見得會堅決反對。”
“漂亮話哪個不會說,反正又不會來。”
“其實剛才路過大柴旦的時候我曾經想過,我會不會再來這裡,如果
讓我在這裡生活,我會有什麼態度。”
“你不會想在那裡安營紮寨罷?”
“也許不會。但生活幾年我是可以的。”
“那么冷僻、荒涼,你別牛皮哄哄的。”
“我講的是真話。”
“為什麼?”
“我喜歡釣魚。去年,就是分居前,我曾經一個人到離貴陽幾十公里
的一條山溪去釣魚。一個人,在荒寂無人的深山中,一塊岩壁下,整整住
了一個星期。
“那是大山中的一條小山溝,沒有人煙,連塊莊稼地都沒有。
“溪流清亮,有一種叫‘紅尾巴’的魚。這種魚長不大,離水就死,
尾巴變紅,可能是鯉魚的一種,味道鮮美,但魚子有毒。
“我白天釣魚,夜宿岩腳,梳理往事,反省人生。
“在那裡,我得出了和老婆分居的結論。”
“荒山野嶺的岩腳你可以住七天!”流雲驚詫地問。
“那有什麼。”
“你這個人……”
江天不語,在思考著什麼。
車停下來。
江天和流雲看見右邊幾座雖然不大,卻金燦燦的沙丘。
“沙漠!”流雲高興地呼喊著,奔向沙丘。
張玉剛和小王站在車邊,微微地笑。
江天看清,這幾個不大的沙丘是風吹來的細沙堆積成的,周圍並沒有
沙漠。這裡可能是風的歇止處。風,刮起來,夾帶了黃沙,一路呼嘯,到
這裡之後,乏力了,走不動,便留下黃沙,然後再回去搬運,日積月累,
形成沙丘。
沙,細膩輕柔,溫暖舒適,似乎從未有人涉足,由低向高,層層沙紋
。人踩在沙上,軟軟的,一步一個腳印,令兩個來自雲貴高原,從未親臨
沙漠的貴州人有異常新奇的感覺。
在黃燦燦的沙丘上,江天發現了生命。幾棵幼嫩翠綠的草芽,從沙里
冒出來。兩片豆芽形的葉子,白裡帶綠的莖。再看,周圍還不少,一直向
沙丘的腹部蔓延開去。
“沙漠上的綠色生命。流雲,你照不照?”江天問。
流雲過來看,調了幾次焦距,更換了鏡頭,效果不理想,沒有照。
江天和流雲換著各種方式玩沙,鞋裡滿是沙。玩夠照夠,兩人走出了
沙丘。
在沙丘邊沿,兩人見到了駱駝刺,那種棗色的,帶刺,像針一樣,幾
乎沒有葉片的植物。
車再走,前面沙漠漸多,黃漫漫的,山退去,沙漠和戈壁連成片,一
望無際。
沙暴出現了。遠遠的天邊,風捲成巨大的圓柱,夾著渾黃的沙,直刺
雲天,而且直往一個方向疾馳。沙暴周圍,飛沙走石。天因此昏暗模糊,
地也因此迷茫一片。如此沙暴甚至比這更大的沙暴,時有所見。開始江天
和流雲都有所擔心,怕沙暴襲來遭殃,卻終無影響,放下心來,開始欣賞
和品評。
漸漸地,出現了綠色。近了看,是電視上常見的防沙治沙的草網。一
個個的方框相連,成了網,有大有小,硬把沙地固定住,連那有斜坡的沙
丘斜邊,也是方框成片。
人正在利用自己的智慧,或是彌補自己的過失,或是導引自然,使它
變得美好。
P96-9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