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副教授
人物簡介高艷霞,女,漢族,1958年6月生。現任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自動化系黨總支書記、自
動化系實驗中心主任,中國電源學會變頻電源與電力傳動專委會秘書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常務理事。1982年1月及1988年3月畢業於上海工業大學工業自動化系,分別獲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
1988年3月畢業留校任教,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1999年3月晉升副教授。
1998年9月-2000年8月,在香港理工大學任研究助理。
2002年2月-4月赴法國里昂國家電氣實驗中心短期訪問交流。
長期從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方面的教學與科研,主持上海市科委國際合作項目及上海市教委科研項目,發表論文三十餘篇。作為項目主要承擔者,《模糊控制變頻空調控制器》獲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獎。講授課程
1.《運動控制系統》,本科生專業主幹課,分為兩個學期(10周為1個學期),6屆,學生總數約750人;
2.《運動控制系統實驗》,本科生專業主幹課,總學時:20,4屆,學生總數約210人;
3.《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系統中的微機套用技術》,碩士研究生專業課程,40學時,6屆,學生總數約70人;
4.《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工程碩士研究生專業課,40學時,2屆,學生總數約7人;
5.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學生總數26人;碩士論文,學生總數20人,已畢業14人;
6.《單片機套用》,總學時30,二屆,學生總數270人。
1.參加《運動控制系統》課程建設,本課程2004年獲上海市精品課程,排名第三;
2.《電工電子創新實驗平台》,機械工程教育高地子項目(2008,10-2010,3),項目負責人;
3.《電氣工程綜合實驗平台》上海大學實驗室建設項目(2007-09),項目負責人;
4.《單片機套用》上海大學重點建設課程(2010,1-2011,12), 項目負責人;
5.《單相功率因數校正技術》,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2008-2009,指導教師;
6.《關於自動化系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思考》,上海大學學報(高教科學管理版),2009年5期,排名第一;
7.《運動控制系統》課程建設獲2008年度上海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排名第三;
8.《大學生科技創新實驗活動可持續機制的創設與實踐》獲2009年上海市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五。
1.電力電子器件仿真系統及參數辨識, 上海市科委國際合作項目 2003-2006,項目負責人;
2.逆變器-電動機系統電機參數辨識,企業合作課題,2004-2006,項目負責人;
3.電力電子器件參數辨識及有效性驗證,台達電力電子科教發展基金,2005-2007, 項目負責人;
4.IGBT參數辨識及有效性驗證, 上海市教委發展基金,2005-2007,項目負責人;
5.新能源綜合發電系統及其新型變換技術研究,台達電力電子科教發展基金,2007-2009, 項目負責人
高艷霞 郭水保 陳伯時 IGBT數理仿真模型及其參數辨識, 電力電子技術,2006 Vol.40(5), pp135-137.
懷化學院教師
人物簡介高艷霞,女,漢族,1976年3月出生,河南平頂山人,2007年6月畢業於武漢工業學院取得碩士學位,主研方向是圖形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2007年7月任職於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在工作期間先後承擔過數據結構和基礎課的教學。
發表論文1.基於粒子群最佳化算法的BP神經網路在圖像識別中的套用;
2. 基於粒子群算法和神經網路的大豆識別研究, 中國糧油學報 ;
3 .活用多元教學方法,提高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效果
深圳大學教授
人物簡介高艷霞,女,1972年生,內蒙古赤峰市人,
九三學社成員。深圳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光學工程專業碩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信息光學專業碩士,中科院光學工程專業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後。1999起任教深圳大學,2001年晉升為副教授,主要從事非線性光學、超強雷射、超短脈衝光學、超短脈衝光通訊等方面的研究。作為負責人承擔863項目3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深圳市項目3項,先後在《中國科學》、《物理學報》、《雷射技術》、《光學學報》、《強雷射與粒子束》、《中國雷射》、JOSA、Optics communication等權威核心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代表論文高艷霞,范滇元,“超短脈衝在準相位匹配光學超晶格中倍頻轉換的理論研究”,中國科學,A 輯,2000,Vol. 30(4):366-371 高艷霞,范滇元,“超短脈衝在Fibonacc超晶格中SPM及GVD耦合效應的影響”,物理學報,1999,Vol. 48(6):1060-1065
高艷霞等,“一種新型光開關時間回響特性的研究”,中國雷射,1998, Vol. A25(5):406
河北農業大學講師
人物簡介高艷霞,女,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研究員,任學校首席專家李建國教授科研助手。2000年7月於河北農業大學獲畜牧學學士學位, 2003年7月於河北農業大學獲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碩士學位,2007年1月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獲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3月調入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科學系。
本科教學主講《牛生產學》和《動物生產學》。
研究領域反芻動物營養需要參數;營養素調控反芻動物免疫機能的關鍵技術;改善肉、奶產品品質的營養調控技術;緩解反芻動物應激營養調控技術;減少廢棄物排放的營養調控技術;營養調控的分子機理研究。
科學研究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SCI收錄三篇。參編著作9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其中“肉羊規模化飼養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2005年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奶牛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總和配套新技術推廣”,獲2007 年度河北省豐收獎一等獎;2002年度國家社會公益研究專項“農牧交錯帶貧困地區肉羊舍飼、農牧民增收與生態恢復模式研究”,獲2004年度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目前參加課題:國家現代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農業部公益性行業專項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