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稈直立,高0.8—1.5米,粗糙,不分枝。葉鞘閉合至鞘口,粗糙,下部者長於而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透明膜質,長圓形,長2—4毫米,先端鈍或撕裂;葉片暗綠色,扁平,寬線形,長10—20厘米,寬9—12毫米,兩面均粗糙。圓錐花序很稠密,具多數小穗,長10—20厘米,下部常間斷,具短而直立的分枝,小穗常偏向1側;小穗柄纖細稍下垂,頂端被短柔毛;小穗長10—12毫米,含孕性小花2枚,頂生不育外稃聚集成球形;小穗軸節間長約2毫米,光滑;穎膜質,白色或暗紫色,頂端稍鈍,邊緣白色或微紫色,光滑,第一穎長圓形至卵圓形,長7—8毫米,寬2.5—3.5毫米,具5—7脈,第二穎較第一穎略寬大,形狀相同;外稃黃白色或稍帶紫色,長圓形,頂端鈍,膜質,其余革質,第一外稃長8.5—9毫米,具7—9脈,點狀粗糙;內稃膜質,匙形,頂端寬,向下漸狹,長5—6毫米,點狀粗糙,頂端微2裂,脊上被小纖毛。鱗被小,紡錘形。花果期6—8月。染色體2n=18(Doulat1943,SinghD.N.&Godward1963)。
分布
產新疆(富蘊、阿爾泰山、準噶爾西部地區)。生於海拔800-1400米的灌叢下和林緣。分布於中亞地區、俄羅斯西伯利亞及歐洲。模式標本采自歐洲伏爾加河上游。植株新鮮時含有氫氰酸,牲畜若採食易引起中毒。但花序稠密、優雅,可供觀賞。
臭草的栽培
氣候土壤:性喜溫暖,能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最好選用壤土或砂壤土種植。整地:全面整地,深翻、耙細、整平起畦。畦高20~25厘米,畦寬1~1.2米。植前,在畦面上按30×50厘米株、行距開小穴。
種植:用種子繁殖,亦可用扦插繁殖。
(1)種子繁殖:
①育苗移植。春播和秋播均可,將種子與河沙或草木灰拌勻,撒播在苗床上,覆細土1~2厘米厚後蓋草、淋水。待苗高12~15厘米時移植於大田。
②直播。穴內先施入廄肥、草木灰或過磷酸鈣作基肥,與土拌勻後播種。種子用草木灰或河沙拌好,每穴播種8~10粒,每畝用種量0.5~0.8公斤。播後蓋土、淋水。待苗高8~12厘米時,每穴留壯苗3~4株。
(2)扦插繁殖:春季陰雨天,選2~4年健壯植株,剪取半木質化的枝條(長約15厘米)斜插於已備用的穴中,或在畦面上按上述株、行距開橫溝扦插。扦插後覆土3~4厘米厚,壓實、淋水。
田間管理:當種子繁殖的種苗高8~12厘米時,要進行間苗、勻密補疏,以培育壯苗,結合中耕除草,追施人畜糞水。扦插的要及時檢查成活情況,進行補插。2~4年生的植株,每年3、5、8、11月各除草、追肥1次。雨水過多時應及時排水。
病蟲害防治:發現根腐病,要注意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