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與創新探索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獨特品質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簡述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經濟管理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平裝: 47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9610909, 7509610907
條形碼: 9787509610909
尺寸: 23.8 x 16.6 x 2.4 cm
重量: 699 g

作者簡介

何自力,1957年7月出生,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經濟學、現代資本主義、比較制度分析、公司治理、技術進步與創新經濟學。出版學術著作有《法國市場經濟體制》(1994)、《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1996)、《法人資本所有制與公司治理》(1997)、《比較制度經濟學》(2003)、《公司治理:理論、機制與模式》(2005)等。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創新工程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課題組)主要成員。張俊山,1954年12月出生。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現代資本主義教研室教授。長期從事“政治經濟學”、“《資本論》選讀”、“國際壟斷資本研究”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名著選讀”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研究工作集中在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與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兩方面。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方法論有深入的思考。曾主持教育部研究課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方法論比較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馬克思主義收入分配理論與我國收入分配政策研究”。出版著作有《經濟學方法論》、《現代資本主義年金制度研究》,與他人合著《重讀》等,發表多篇關於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與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論文。
劉鳳義,1970年6月出生,2003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05年至今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任教。主要從事政治經濟學、企業理論、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五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各一項,作為主要成員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985”項目共四項:完成個人專著一部,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主義文摘》等雜誌摘編或全文轉載,引起較好的社會反響。

內容簡介

高級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與創新探索》結合資本主義的當代發展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當代的發展和創新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中的主要理論問題,如方法論問題、研究對象問題、現代化問題、經濟全球化問題、科技進步問題、生態問題、國家問題等,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這些探索和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推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和創新。

目錄

導論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獨特品質
二、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主流地位
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與創新探索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論述
二、生產關係作為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方法論特徵
一、從方法論層次上把握兩種理論體系
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關於假設方法的運用
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關於實證和規範方法的運用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及其深化
第一節 價值是一切經濟理論的基礎範疇
一、缺乏價值理論是現代經濟學的重要缺陷
二、價值理論是科學抽象方法的必然歸宿
第二節 馬克思價值理論的內容
一、價值的本質與價值實體
二、價值形式與貨幣
三、剩餘價值的形態及其假象
四、虛擬資本及其膨脹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的研究方法
一、從哲學世界觀層次認識價值範疇的客觀性
二、從社會生產關係的分析來看價值範疇的客觀性
三、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中的辯證思想方法
第四節 勞動價值論的發展
一、價值理論發展的實踐意義
二、信息社會與價值理論的發展
三、經濟全球化與價值的全球運動
四、當代資本主義金融化與價值理論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分配理論及其發展
第一節 分配關係是生產關係的反面
一、馬克思分配理論的學術背景
二、馬克思分配理論在其經濟理論中的地位
第二節 資本主義分配關係及其形成邏輯
一、資本主義分配關係與生產關係
二、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資本主義分配關係的基礎
三、“資本創造利潤”假象的形成與鞏固
四、“資本創造利潤”觀念的擴展.
五、土地所有權對社會產品的分配要求
第三節 資本主義分配關係的假象
一、作為庸俗分配理論集中體現的“三位一體公式
二、“三位一體公式”錯誤理論的思想方法
三、“三位一體公式”錯誤理論的階級根源
第四節 次一級的分配關係對基本關係的掩蓋
一、關於“按勞分配
二、所謂複雜勞動和知識資本
三、關於“福利國家”的分配關係
四、關於公平與效率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企業理論及其發展新探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企業理論的方法論基礎
一、唯物史觀:馬克思主義企業理論的方法論基石
二、一定經濟關係中的人:馬克思主義企業理論研究的出發點
三、運用系統發展的觀點,在生產與交換的有機結合中研究企業問題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企業理論的基本特徵
一、在特定的經濟關係中定義企業內涵
二、從資本統治下的分工與協作關係中揭示企業起源
三、通過對不同分工形式的區分揭示企業與市場的關係
四、勞動與勞動力的科學區分:破譯契約關係的經濟實質
五、在生產過程的考察中分析企業內部治理關係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企業理論的發展
一、股份公司理論的發展
二、壟斷組織的經濟特徵及實質
三、跨國公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就業理論
第一節 馬克思的就業理論
一、資本積累、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與相對過剩人口
二、技術變革、分工與就業補償
三、工資與產業後備軍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就業理論的發展
一、技術進步及就業的補償機制
二、分工、勞動力市場分割與失業
三、工資與失業關係的探討
四、周期性失業
五、自然失業率問題
六、經濟全球化與失業問題
第三節 各國就業政策研究
一、失業的整體狀況
二、各國失業治理政策及其局限
第四節 對解決我國就業問題的啟示
一、轉變經濟體制,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將就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綜合治理
三、加強高等教育發展和技能培訓
四、以人為本,協調勞動關係,實行勞動重組
五、實行積極的勞動政策,進行創業扶持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勞資關係理論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勞資關係理論的提出與發展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勞資關係分析
二、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勞資關係理論
第二節 資本主義勞資關係的歷史演變
一、勞資關係型式及其矛盾運動-
二、20世紀資本主義勞資關係型式的辯證演變
三、不同勞資關係型式中工會及勞工運動狀況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技術進步理論新探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技術
一、技術、技術進步及其分類
二、技術進步的主體
三、技術進步的動因
四、技術進步的作用
第二節 技術進步與生產力發展
一、科技是生產力
二、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途徑
第三節 技術進步與價值形成
一、技術本身不創造價值
二、技術對於價值形成有重要影響
三、技術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不同作用
第四節 技術進步與剩餘價值生產
一、剩餘勞動是剩餘價值的唯一源泉
二、技術進步與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三、技術進步與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第五節 技術進步與資本積累
一、技術進步與資本積累過程
二、技術進步與相對過剩人口
第六節 技術進步與經濟危機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簡述
二、技術進步對經濟危機的影響
第八章 馬克思主義信用經濟與虛擬資本理論
第一節 金融危機推動虛擬資本研究復甦
一、虛擬資本早期爭論與虛擬資本研究的復甦
二、馬克思關於虛擬資本的研究
第二節 信用制度發展與虛擬資本深化
一、貨幣資本向生息資本轉化中信用制度的重要作用
二、虛擬資本發展中的信用進化與信用深化
三、信用制度發展是虛擬資本發展的基礎
第三節 虛擬資本發展與現代經濟內涵與運行方式的變化
一、現實中的新問題與理論探索
……
第九章 馬克思主義壟斷理論及其在當代的解讀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國際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第十一章 馬克思主義制度變遷與經濟轉型理論新探
第十二章 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及其實踐
第十三章 馬克思注意經濟全球化理論新探
第十四章 馬克思主義生態環境理論新探
第五章 那可是主義經濟危機理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