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釋義
Spin doctor
產生
20實際80年代晚期,該詞語最早產生於英國的政治辭彙中, 1984年10月21日的《紐約時報》在評論即將開始的總統辯論時第一次使用了高級幕僚一詞,這是該詞第一次出現在印刷媒體上。“今晚9:30左右,里根和蒙戴爾辯論結束幾秒鐘後,”社論這樣寫道:
新聞會議室將突然間變成一個熱鬧的集市。十幾個西裝革履的男士和身著真絲套裙的女士將輕盈地穿梭於記者之中,滔滔不絕地侃侃而談。他們不是那些希望在常規的新聞發布會上傳播左右民意的政治論調的媒介代理人。他們都是總統候選人的高級幕僚和資源顧問。
含義
《錢伯斯21世紀詞典》對這一詞條做的解釋是“在公開給公眾的信息或者提交給媒體的信息上添加有利於自身的含義,通過這樣的方式影響公眾輿論的人,特別是政界的人。”高級幕僚一詞帶有強烈的貶義色彩,暗示強加在信息上的政治公關的誤導性,或者其意圖在於誤導人們高級幕僚不僅管理新聞議程,而且操縱新聞議程。結果,當時工黨政府內閣大臣的克萊爾·肖特公開譴責工黨內部高級幕僚的“妖言惑眾”,指出他們是“生活在黑暗陰影當中的人”。高級幕僚一詞將兩層含義联系在了一起,一個是“政治公關”——表明對事件的解釋或添加的特殊意義,另一個是“篡改”,也就是偽造證據。在英國,高級幕僚主要指越來越多的特別顧問,他們受僱於政府(特別是新工黨),負責管理媒介關係並且提供相關的諮詢意見。
例析:白宮幕僚
美國總統的高級幕僚一般通稱為白宮班子(The White House Staff)。立憲建國之初,美國總統的幕僚只是白宮裡的辦事員和勤雜人員。一戰時期的學者總統威爾遜總共也只有三位行政助手,常常是他本人負責起草和回復白宮的大部份檔案和信函。直到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大大強化了聯邦政府行政部門的權力。經1939年《行政改組法》授權,羅斯福總統正式建立了總統助理和幕僚班子。此後,歷屆總統都利用行政命令和立法創議等方式不斷擴大幕僚班子的規模和許可權。
在尼克森執政時期,白宮班子的地位和權勢登峰造極。白宮班子主要由白宮辦公廳、國家安全委員會、行政管理和預算局、經濟顧問委員會、政策發展辦公室等部門組成,其主要成員包括白宮辦公廳主任、白宮新聞發言人、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國內事務助理、總統經濟顧問以及其他各種冠以總統助理、特別助理、高級顧問、特別顧問之類頭銜的總統私人助手。這些機構和人員皆由總統自行任命,受總統直接領導,無需參議院同意和批准。尼克森上台後把白宮班子的規模擴充到3000餘人,比羅斯福時期增加了10倍以上,白宮幕僚大有取代內閣行政部門成為總統決策和施政的主要工具之勢。
在美國的憲政體制下,內閣部長的提名和任命往往受到黨派政治、利益集團、族裔比例、政治選區、國會批准等複雜因素的制約,所以,很多內閣部長並非總統的心腹或忠誠追隨者。正因如此,林肯、威爾遜、羅斯福、尼克森這類“強人總統”都不喜歡正式的內閣會議,重大決策極少經過內閣討論。另一個背景原因是,內閣各部機構龐雜,官僚主義盛行,決策效率低下,使總統望而生畏。此外,內閣各部中的職業文官背景複雜,難以駕馭,他們對走馬燈般更換的總統並不忠心耿耿。因此,總統對行政部門的忠誠程度和保密能力一向缺乏信心。
相比之下,白宮幕僚班子能夠比較好地滿足總統的保密和權勢需要。幕僚們長期追隨總統,善於領會總統意圖,對總統唯命是從,是總統意志最忠實的執行者。他們利用能夠經常接觸總統的機會出謀獻策、參政議政、爭權奪寵、竭盡效忠,直接參與重大決策的制訂和具體執行,嚴重侵犯了傳統上屬於行政部門的職權。正是這些“既非民主選舉產生,又未經立法部門批准任命的無名助手,對美國外交和國內政策作出重要決定”。這一違反民主原則現象的出現是制憲先賢始料不及的。
與內閣各部相比,白宮幕僚班子具有精明強幹、反應敏捷、指揮靈活、智囊眾多、富有創意的優點,在集中總統權力、協調政府各部門工作、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是,總統重用白宮幕僚並使其凌駕於內閣之上極易造成嚴重弊端。
首先,大量權力掌握在白宮幕僚手中,使國會對行政部門的監督失去意義,破壞了美國憲政體制中分權與制衡的基本原則。
其次,白宮幕僚只對總統一人負責,他們溜須拍馬、阿諛奉承,藉機追求個人榮耀和影響高層決策的權勢,使民選總統養成唯我獨尊的帝王心態,使民主政府染上總統個人專制色彩。
最後,白宮幕僚的升降沉浮全憑總統一句話,為了得到賞識和重用,一些志大才疏、野心勃勃的無名之輩不惜鋌而走險、違法亂紀、濫用權力,一旦闖出大禍必將殃及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