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高筧梁村現有農戶472戶,有鄉村人口2056人,其中農業人口2053人,勞動力134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1043人。全村國土面積29.02平方公里,海拔1278米,年平均氣溫16.78℃,年降水量1114.5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414畝,人均耕地1.17畝,林地3550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73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44戶通自來水,有12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6.3%)。有47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2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1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63戶(分別占總數的66.9%和55.7%)。該村到大坪鎮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8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機車15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00畝,有效灌溉率為33.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9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5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建有小水窖11口;全村有1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3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0萬元,占總收入的42.3%;畜牧業收入136萬元,占總收入的31.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80頭,肉牛50頭,肉羊500頭,禽畜6980);林業收入40萬元,占總收入的9.4%;第二、三產業收入46萬元,占總收入的10.8%;工資性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4.7%。農民人均純收入278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人(占勞動力的2.6%),在省內務工19人,到省外務工13人。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14.00畝(其中:田998.00 畝,地 1,416.00 畝),人均耕地 1.18 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 等作物;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14畝(其中:田998畝,地1416畝),人均耕地1.1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447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畝,荒山荒地15,751.00畝,其他面積 881.00畝。有錫、鎢等資源。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8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蜂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蜂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72戶,共鄉村人口2056人,其中男性1095人,女性961人。其中農業人口2053,勞動力1346人。該村以漢族、壯族、苗族為主(是漢、壯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94戶851人,壯族116戶499人,苗族148戶662人。其它民族14戶44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75人,參合率79.3%;享受低保28人。五保戶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天保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大坪鎮衛生院50公里,距離天保鄉衛生院1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1697.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188人,距離天保中學1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8人,其中小學生188人,中學生70人。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7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72.9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9631元(人均4.70元),一事一議籌勞7705個(勞均6.0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15萬元,有固定資產247.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財務。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9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其中男黨員33人、女黨員6人。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南泥灣、甜竹沖、金竹林、螞蟻樹、高筧梁一、高筧梁二、高筧梁三、下老棚一、下老棚二、上廣藤、下廣藤、麻栗山、南歪、新發寨、馬旮、老寨16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2個,共有團員62人。
人文地理
該行政村隸屬麻栗坡縣大坪鎮,地處大坪鎮西南邊,距大坪鎮政府所在地50公里,到大坪鎮道路為砂石路,交通不方便,距麻栗坡縣36公里。東鄰大坪鎮瓦渣村委會,南鄰老君山林場,西鄰馬關縣南撈鄉,北鄰盤龍河。轄南泥灣、甜竹沖、金竹林13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該村委會主要以漢族、苗族混居。苗族、除了過與漢族相同的節日外,還有“花山節”。“踩花山”是苗族男女青年戀愛的傳統節日,每年春節期間從正月初一到初七是“花山節”。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是基礎設施滯後,村民沒有固定文化娛樂場,村民文化生活缺乏;二是人畜飲水和工業發展用水嚴重缺乏,是制約該村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三是村民文化素質不高,對各種科技實用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還有一定難度,制約了該村經濟的發展步伐;四是少數村民對各類非煤礦山私挖爛采,導致礦產資源受到破壞。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各類非煤礦山的監管力度,積極爭取,努力解決飲用水困難問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重點發展 蔬菜等農作物的種植;加強引導和培訓,努力發展畜牧業規模化養殖;加強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引導和鼓勵青壯年勞動力開展勞務輸出,促進農民增收,到"十二五"初期,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2783元增加到33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