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音樂專業教材·中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普修教程

(一)吹奏樂器051 (二)彈撥樂器051 (二)說唱音樂128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平裝: 25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6924440
條形碼: 9787806924440
尺寸: 25.6 x 22.4 x 1.4 cm
重量: 522 g

內容簡介

中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普修教程》內容簡介:本教材以普通高校音樂學專業的新課程一一《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的教學目標為立足點,按為期一年的教學計畫,以歷史沿革為綱要,將先秦至21世紀的中國音樂史分32講(每講2學時)編成。其中,第1講為緒論,概述了中國音樂史的學科性質、地位、歷史分期、史料、學術史以及音樂鑑賞的途徑等內容;第2講至第16講為古代史部分,依時代分別介紹了我國古代歌、舞、樂器與器樂、樂律、樂譜、音樂思想、音樂交流、說唱音樂、戲曲音樂等的發展;第1 7講至第26講為近現代史部分,大致以音樂家為單位,依時代敘述了新音樂文化的發展歷程(亦介紹了傳統音樂的發展);第27講至第32講為當代史部分,以音樂類別為經,如歌曲、器樂、戲曲、曲藝、歌舞劇、音樂劇等,以時間為緯,對當代音樂的發展脈絡進行了敘述。

目錄

第一講 緒論001
一、中國音樂史的學科性質與地位001
二、中國音樂史的分期及其基本特徵001
三、中國音樂史史料簡介002
(一)“用文字記錄下來”的史料——文獻002
(二)“以身說法”的史料——音樂文物004
(三)“活著”的史料——傳統音樂004
(四)“可視可聽”的史料——音響音像製品004
四、20世紀以來中國音樂史學的歷史沿革005
(一)1916年至1934年一中國音樂史學開創期005
(二)1935年至1981年——中國音樂史學探索期005
(三)1982年至今——中國音樂史學發展期006
五、中國音樂鑑賞的方法與途徑007
(一)讓“傾聽”與“模唱”成為“好習慣”008
(二)讓姊妹藝術及其他相關學科成為“好夥伴”008
(三)讓豐富的文化知識成為“好坐標”009
(四)讓電腦、網路等信息技術成為“好助手”009
第二講 中國古代音樂史部分(遠古-1840)010
第一章 上古時期的音樂文化(遠古-戰國)010
一、音樂的起源010
(一)巫術與音樂的起源010
(二)模仿與音樂的起源011
(三)勞動與音樂的起源011
二、夏代以前的音樂文化遺存012
(一)骨笛與骨哨012
(二)塤013
(三)磬014
三、樂舞、禮樂與歌唱藝術014
(一)遠古、夏、商、周的樂舞014
第三講
(二)西周禮樂制度下的音樂教育與宮廷用樂體系018
(三)周代的歌唱藝術019
第四講
四、樂器與器樂藝術025
(一)最早的樂器分類法——“八音”025
(二)地下音樂寶庫——湖北隨縣曾侯乙墓028
(三)古琴藝術031
第五講
五、諸子百家論樂033
(一)儒家的音樂思想033
(二)道家的音樂思想037
(三)墨家的音樂思想037
(四)法家的音樂思想038
第六講
第二章 中古時期的音樂文化(秦一唐、五代)039
一、中古時期的音樂文化背景039
二、中古時期的音樂機構與歌舞音樂039
(一)樂府與漢魏六朝的相和歌、清商樂039
(二)太常寺、教坊、梨園與隋唐宮廷燕樂042
第七講
三、百戲、戲劇與變文048
(一)百戲048
(二)戲劇049
(三)變文049
四、樂器與器樂藝術051
(一)吹奏樂器051
(二)彈撥樂器051
(三)打擊樂器054
(四)鼓吹樂055
第八講
(五)漢唐時期古琴藝術的發展056
第九講
五、音樂理論與音樂思想064
(一)樂律學理論064
(二)音樂專著(k67
(三)記譜法067
(四)音樂思想070
六、中外音樂文化交流071
(一)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音樂文化交流071
(二)隋唐時期的音樂文化交流072
第十講
第三章 近古時期的音樂文化(宋代—清代)
一、近古時期的音樂文化背景073
(一)近古時期的音樂文化特徵:市民化、劇曲化073
(二)市民音樂活動場所073
二、近古時期的歌曲藝術073
(一)宋元時期的歌曲藝術073
(二)明清時期的歌曲藝術078
第十一講
三、近古時期的說唱音樂082
(一)宋元時期的說唱音樂082
(二)明清時期的說唱音樂085
四、近古時期的歌舞音樂088
(一)花鼓088
(二)木卡姆088
(三)囊瑪089
第十二講
五、近古時期的戲曲音樂091
(一)宋元時期的雜劇藝術091
(二)宋元時期的南戲藝術095
第十三講
(三)明代四大聲腔098
(四)梆子腔、皮黃腔與京劇的產生102
第十四講
六、樂器與器樂藝術105
(一)拉弦樂器105
(二)琵琶106
(三)古琴107
第十五講
(四)三弦及其他新樂器111
(五)器樂合奏112
第十六講
七、音樂理論117
(一)律學成就117
(二)記譜法119
(三)音樂論著121
(四)明清曲譜123
第十七講 中國近代音樂史部分(1840-1949)
一、1840—1919年中國音樂發展的主要特點126
二、1919—1949年中國音樂發展的主要特點126
第四章 中國近代音樂的發端126
一、近代傳統音樂的發展126
(一)新民歌126
(二)說唱音樂128
(三)戲曲音樂131
第十八講
(四)民族器樂135
二、學堂樂歌與新音樂的啟蒙138
(一)學堂樂歌139
(二)學堂樂歌的重要音樂家:沈心工、曾志吝、李叔同140
第十九講
第五章 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新音樂的發展145
一、音樂教育的發展145
(一)社會音樂教育145
(二)普通音樂教育146
(三)師範音樂教育146
二、專業音樂教育的創立與發展147
(一)蔡元培與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47
(二)蕭友梅與專業音樂教育148
三、音樂理論研究149
(一)音樂學家王光祈及其音樂理論研究150
(二)青主的音樂美學研究151
第二十講
四、音樂創作153
(一)蕭友梅的音樂創作153
(二)趙元任的音樂創作154
第二十一講
(三)黎錦暉與兒童歌舞音樂159
(四)劉天華的民族器樂創作與國樂改進163
……
第二十二講
第二十三講
第二十四講
第二十五講
第二十六講
第二十七講
第二十八講
第二十九講
第三十講
第三十一講
第三十二講
主要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