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醫學院校教材:醫學科學研究學

高等醫學院校教材:醫學科學研究學

科學研究的概念 科學研究的特徵 醫學科學研究的類型

圖書信息

作 者: 胡修周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186239

出版時間:2006-02-01 版 次:1 頁 數:289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教材教輔 > 大學教材
圖書 > 醫學 > 醫學理論與研究

內容簡介

《醫學科學研究學》是著眼於當代大學生和研究生為適應21世紀科研素質與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需要,適應廣大醫藥衛生科技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的需要,以及醫藥衛生管理工作者科技管理工作的需要而編寫的。醫學科學研究學》共分20章,可概括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科學研究的概念、特徵、類型和基本規律、基本方法、基本程式、科研思維、科研道德與倫理;第二部分主要了介紹了科學研究的選題、立項、科研設計;第三部分主要了介紹了動物實驗、臨床試驗、現場試驗等實驗性研究,現況研究、佇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病因研究等觀察性研究和常用調查與心理測量技術;第四部分主要介紹了科技論文、科技成果、科技獎勵;第五部分主要介紹了醫學科研工作中所涉及的有關智慧財產權合理使用與避免侵權、如何保護自己的研究成果等問題。《醫學科學研究學》內容豐富、系統、翔實,理論聯繫實際,特色鮮明,可操作性強。可作為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學用書;醫藥衛生科技人員科學研究培訓和參考用書;科技管理工作者從事醫藥衛生科技管理工作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科學與技術
一 科學與醫學科學
二 技術與醫藥衛生技術
三 科學與技術的區別
第二節 科學研究
一 科學研究的概念
二 科學研究的實質
三 科學研究的特徵
第三節 醫學科學研究的類型
一 按科技活動的類型分類
二 按干預措施施加情況分類
第四節 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式
一 醫學科學研究的四個階段
二 醫學科學研究的六大步驟
第二章 科學觀察、實驗、調查
第一節 概述
一 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二 科學方法的層次
第二節 科學觀察
一 科學觀察及其特點
二 科學觀察的類型
三 科學觀察在醫學研究中的套用
第三節 科學實驗
一 科學實驗及其特點
二 科學實驗的類型
三 科學實驗在醫學研究中的套用
第四節 科學調查
一 科學調查及其特點
二 科學調查的類型
三 科學調查法在醫學研究中的套用
第三章 科學研究思維
第一節 邏輯性思維
一 邏輯及其規律
二 比較與分類
三 分析與綜合
四 歸納與演繹
五 類比推理
第二節 非邏輯性思維
一 科學想像
二 科學聯想
三 科學靈感
四 科學直覺
五 非邏輯思維的特徵與作用
第三節 創造性思維
一 創造性思維及其特徵
二 創造性思維發揮的機制
第四節 系統性思維
一 系統性思維的概念與基本原則
二 系統性思維的功能
三 系統性思維在醫學研究中的套用
第四章 科研道德與倫理
第一節 道德與倫理的含義
第二節 醫學科研道德
一 醫學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二 醫學科技工作者的行為道德規範
三 醫學科研的基本道德準則
四 醫學科研道德的理想追求
五 科研道德承諾
第三節 醫學科研倫理
一 醫學科研的倫理原則
二 人體試驗的有關國際倫理規範
第五章 科研選題與立項
第一節 選題的重要性
第二節 選題的要點和技巧
一 選題的要點
二 選題的技巧
第三節 選題的程式
一 初始意念
二 查閱文獻與查新檢索
三 建立假說或假設
四 確立題目
第四節 課題的申報
一 課題的來源與渠道
二 申請書的填寫
第五節 課題的評審與立項
一 課題的評審
二 課題的批准
第六節 課題的實施
第六章 科研設計
第一節 概述
一 科研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二 科研設計的基本原則
三 科研設計的基本要素
四 科研設計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技術方案設計
一 總體構思的設計
二 技術路線的設計
三 研究對象的設計
四 實驗觀察分組的設計
五 對照方式的設計
六 處理因素的設計
七 樣本含量的估計
八 效應測量指標與方法的設計
九 常用實驗或試驗設計方法
第三節 實施方案設計
一 課題組的組成與任務分工
二 研究工作的總體計畫安排與年度計畫
三 研究現場的選擇與研究對象的來源
四 研究條件的籌劃與經費概算
第四節 誤差、偏倚與控制
一 誤差與偏倚的概念
二 誤差與偏倚的類型及其特性
三 誤差與偏倚的控制
第七章 動物實驗研究
第一節 動物實驗的特點與實驗動物的套用
一 動物實驗的特點
二 實驗動物的套用
第二節 實驗動物的選擇
一 實驗動物的選擇原則
二 實驗動物的種屬
三 實驗動物的品系
四 實驗動物的個體差異
第三節 實驗動物的分級
第四節 動物實驗的進行
一 實驗動物的分組與標記
二 實驗動物的抓取與固定
三 實驗動物的鎮靜麻醉
四 實驗動物的給藥
五 實驗動物的採血
六 實驗動物的安死方法
七 實驗動物的術後觀察處理
第五節 人類疾病模型的複製
一 人類疾病模型的條件
二 複製疾病模型的目的和用途
三 複製疾病模型應遵循的原則
四 複製疾病模型的基本步驟
第八章 臨床診斷性試驗研究
第一節 概述
一 臨床診斷性試驗的概念
二 臨床診斷性試驗評價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臨床診斷性試驗評價的設計
一 確立金標準
選擇試驗對象
三 樣本含量
第三節 臨床診斷性試驗的評價指標
一 真實性
二 可靠性
三 預測值
第四節 臨床診斷性試驗的評價原則
第五節 提高診斷性試驗效率的方法
第九章 臨床治療性試驗研究
第一節 概述
一 臨床治療性試驗的概念
二 臨床治療性試驗的基本原理
三 臨床治療性試驗的主要特點
四 臨床治療性試驗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 臨床治療性試驗設計的基本內容
一 明確研究目的
二 確定研究現場與病例來源
三 設定試驗觀察期限
四 選擇受試對象
五 估計樣本含量
六 選擇對照形式
七 進行隨機分組
八 確定處理因素
九 盲法套用
十 療效測量
十一 資料整理與分析
第三節 臨床療效的判定與臨床治療性試驗的評價
一 臨床療效的判定
二 臨床治療性試驗的評價
第四節 臨床治療性試驗中常見的問題與控制
一 臨床偏倚
二 臨床依從性
三 臨床不一致性
第十章 新藥臨床前實驗與臨床試驗研究
第一節 新藥的分類
一 化學藥品
二 中藥
三 生物製品
第二節 新藥臨床前實驗
一 主要藥效學研究
二 一般藥理學研究
三 藥代動力學研究
四 毒理學研究
第三節 新藥臨床試驗
一 新藥臨床試驗的分期
二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
三 新藥臨床試驗的實施
第十一章 現場試驗研究
第一節 概述
一 現場試驗的概念
二 現場試驗的基本原理
三 現場試驗的適用範圍
四 現場試驗的特點
五 現場試驗的分類
第二節 現場試驗的設計
一 明確研究目的
二 選擇研究對象
三 確定試驗現場
四 樣本含量的估計
五 隨機化分組
六 盲法的套用
七 試驗觀察期限與隨訪
第三節 現場試驗的偏倚與控制
一 排除
二 退出
第四節 現場試驗的資料分析
一 試驗效果的主要評價指標
二 試驗效果的主要分析方法
第十二章 現況研究
第一節 概述
一 現況研究的概念
二 現況研究的目的
三 現況研究的特點
四 現況研究的類型
第二節 現況研究的設計
一 明確調查的目的和類型
二 選定調查對象
三 確定樣本大小和抽樣方法
四 調查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第三節 現況研究的偏倚與控制
第四節 現況研究的優缺點
第十三章 佇列研究
第一節 概述
一 佇列研究的概念
二 佇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三 佇列研究的目的
四 佇列研究的類型
第二節 佇列研究的設計
一 明確研究目的
二 確定研究因素
三 選擇研究現場和研究人群
四 佇列大小的估計
五 資料收集與隨訪
第三節 佇列研究的資料整理與分析
一 資料的整理
二 資料的分析
第四節 佇列研究的偏倚與控制
第五節 佇列研究的優缺點
第十四章 病例對照研究
第一節 概述
一 病例對照研究的概念
二 病例對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三 病例對照研究的特點
四 病例對照研究的類型
第二節 病例對照研究的設計
一 明確研究目的
二 選擇研究類型
三 確定研究對象
四 樣本含量的估計
五 資料的收集
第三節 病例對照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一 資料的整理
二 資料的分析
第四節 病倒對照研究的偏倚與控制
一 常見偏倚
二 偏倚的控制
第五節 病例對照研究的優缺點
第十五章 病因研究
第一節 病因與病因模式
一 病因的概念
二 病因的模式
第二節 病因研究的方法與過程
一 描述性研究提出假設
二 分析性研究檢驗假設
三 實驗性研究驗證假設
第三節 病因推斷
一 因素與疾病關聯判斷
二 確定病因與疾病因果關聯的標準
第四節 病因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
第十六章 常用調查與心理測量技術
第一節 問卷調查技術
一 問卷的類型
二 問卷的結構
三 問卷的設計
四 問卷的信度和效度
五 問卷法的優缺點
第二節 訪談調查技術
一 訪談及其類型
二 訪談問題的設計
三 訪談前的準備
四 訪談的技巧
五 訪談的記錄
六 訪談法的優缺點
第三節 敏感問題調查技術
一 敏感問題及其類型
二 敏感問題調查技術和方法
三 隨機應答技術套用注意事項
第四節 心理行為測量技術
一 心理行為測量的類型
二 心理行為測量的條件
三 心理行為測量的實施
第十七章 醫學科技論文
第一節 科研論文
一 醫學科研論文的基本特點和要求
二 醫學科研論文的撰寫方法與步驟
三 醫學科研論文的一般格式
四 醫學科研論文的圖表要求
五 醫學科研論文的其他要求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 文獻綜述的特點和類型
二 文獻綜述的寫作步驟
三 文獻綜述的格式和寫作要求
第三節 個案報告與臨床病例分析
一 個案報告的寫作格式
二 臨床病例分析的寫作格式
第四節 畢業論文與學位論文
一 畢業論文的寫作格式和要求
二 學位論文的寫作格式和要求
第五節 醫學科技論文的投稿與發表
一 投稿與發表的途徑
二 投稿與發表的注意事項
三 論文發表與專利申請的關係
第十八章 醫學科技成果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醫學科技成果的分類
一 按功能分類
二 按性質分類
三 按物化程度分類
四 按權益歸屬分類
第三節 醫學科技成果的表現形式
一 研究報告
二 學術論文、學術專著
三 樣品及其製備、生產方法
四 樣機及其生產製造方法
五 醫用計算機軟體
第四節 醫學科技成果的認可方式
一 結題和驗收
二 鑑定和評審
三 鑑定與評審材料的準備與撰寫
第五節 醫學科技成果的推廣套用與轉化
一 推廣套用與轉化的概念和內涵
二 推廣套用與轉化的條件
三 推廣套用與轉化的形式
第十九章 醫學科技獎勵
第一節 我國科技獎勵制度的形成與沿革
第二節 科技獎勵的種類與設定
一 國際性獎勵
二 政府獎勵
社會力量設獎
第三節 政府科學技術獎
一 國家科學技術獎
二 省級科學技術獎
第四節 社會力量科學技術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二 中華醫學科技獎
第五節 諾貝爾獎與諾貝爾醫學獎
一 諾貝爾獎簡介
二 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
三 中國與諾貝爾獎
第二十章 醫學科學研究中的智慧財產權問題
第一節 智慧財產權概述
一 智慧財產權的概念與特徵
二 智慧財產權的範圍與構成
三 智慧財產權的主要權益內容
第二節 智慧財產權的合理使用與避免侵權
一 著作權的合理使用與避免侵權
二 專利權的合理使用與避免侵權
三 商標權的合理使用與避免侵權
第三節 醫學科研成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一 理論成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二 診斷、治療方法等技術成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三 藥品、醫療器械等物化類成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四 藥用植物、中藥新品種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五 醫用計算機軟體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