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今,高等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又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教育與經濟、教育與社會、教育與政治之間關係日愈密切。
我國國民經濟在連續多年以世人矚目的速度發展的過程中,受計畫經濟影響的高等教育,制約了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已成為矛盾最為突出的賣方市場。自1999年始,我國開始了連續幾年的高等教育擴招,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從408.59萬人迅速發展到2007年的1884.895 4萬人。1規模的快速擴展凸顯了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問題,尤其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諸如高等教育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質量保障等,高等教育樹立什麼樣的發展觀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從發展高等教育大國到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目益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可持續發展作為20世紀末期出現的一種發展戰略理論,得到國際國內社會的廣泛認同和支持,我國也已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指導方針和基本戰略。國家要實現現代化,作為社會大系統中的子系統——教育必須發揮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須認真思考新中國50多年來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總結其經驗教訓,尤其是應當以科學的發展觀審視近幾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態勢,以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研究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的諸多問題,這是擺在我們面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課題。我國多位知名大學校長認為,大學要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首先要關注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大學自身得不到可持續發展,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就很難發揮。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是圍繞建構以市場為主導機制的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問題進行研究。在思維方法上突破了傳統的思維範式,運用超系統思維範式以達到高等教育更高層次的發展與穩定的相容;在理論指導和分析工具上,借鑑了總量經濟學的理論和分析方法,實現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供需平衡;在運行的機制上,創建一個以市場配置為基礎的充滿生機活力的自主辦學模式,實現高等教育社會性、經濟性和教育性的全面協調發展。
研究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與運行機制將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樹立經營理念、講究投入與產出已經為高等教育管理部門和高等學校所重視。完全由政府舉辦高等教育的辦學體制受到嚴峻挑戰,非財政性投入的民辦高等教育異軍突起,在計畫經濟體制下確立的公辦高等學校獨家發展的格局和高等學校完全靠國家撥款的體制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大環境。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是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研究的重要內容,本研究突破了過去局限於對條件(師資、設備等)進行研究的不足,強調形成結構合理,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學科體系、與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相一致的教學內容,這是新時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接受社會評價的主要內容。
作者簡介
張有聲,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研究員,管理學博士。1951年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博士研究生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曾在高等學校、教育科研、教育行政等部門工作。主編和參編多本有關高等教育教學與管理的著作,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主持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重點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專項年度課題,多次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學“九五”、“十五”重點規劃課題,榮獲200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學術出訪過近20個國家和地區。在“九五”和“十五”期間,被聘為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評審專家,2007年被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聘為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2008年被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聘為課題評審專家。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基於市場調節的巨觀高等教育研究
第3章 基於市場機制的高等教育運行研究
第4章 基於市場需求的高等教育質量研究
第5章 面向市場需求的高等教育案例分析
結論
引用文獻及注釋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