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晰含義
“高清晰”的實現與很多技術相關,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最簡單也是最直觀的表述就是:高清晰視頻能比現有的電視畫面提供更多的細節。通過與現有的PAL電視標準進行對比,你可以對“高清晰”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PAL制式的畫面解析度為720×576,在非逐行顯示系統中,其畫面的刷新速率是每秒鐘50次,也就是每次先顯示畫面的奇數行,再顯示偶數行,然後再進行下一幀畫面的顯示。目前國內的電視和DVD都使用了PAL制式。
從理論上講,能比現有的PAL制式(或NTSC制式)提供更高解析度的系統都可稱為“高清晰”系統。現在主要的“高清晰”標準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標準的解析度為1280×720,採用逐行掃描方式(Progressive Scan),被稱為720p。逐行掃描方式可以獲得更穩定的圖像,也有利於顯示高速動感的畫面。
第2個標準能提供更高的解析度(1920×1080),但採取了隔行掃描(Interlace Scan)的方式,被稱為1080i。1080i比720p能提供更多的畫面細節,但不太適合顯示高速動感的畫面。這兩個高清晰標準都是16:9的寬螢幕,刷新速率為50 Hz或60Hz。 內容提供商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種標準來發布其視頻節目,而高清晰電視會自行處理這兩種格式的內容。
電視節目的制式標準通常會用它們的垂直解析度(或者叫掃描線數)以及是否逐行掃描來進行區分,因此PAL制式又被稱為576i,而上述的兩種高清晰度標準被稱為720p和1080i。1080p也是常被廠商用來進行宣傳的一個標準,它所需要處理的數據量是1080i的兩倍,因此還局限於套用於高端系統中。很多宣稱支持1080p的普通消費類彩電,只不過是將1080i的信號進行了逐行化(de-interlace)。
清晰度分級
數位電視系統(DTV)就是拍攝、編輯、製作、傳輸、接收等全過程都使用數位技術(也就是信號全用0和1表示)的電視系統。數位電視按照清晰度分為四檔:高清晰度(HDTV)、增強清晰度(EDTV)、標準清晰度(SDTV)和普通清晰度(PDTV)。不同清晰度級別的數位電視之間具有向下兼容性,高端產品可以兼容低端產品。可見HDTV是DTV里音畫質量最好的一種格式,HDTV在國外被定義為解析度至少能達到1920×1080i或1280×720p,且畫面長寬比為16:9的DTV。
具備高清的電視簡單來說就是物理解析度高於720P,也就是1280*720的電視,目前大尺寸的液晶電視基本都已經達到這個規格.等離子電視也有部分可以達到.但是在高清概念中我們知道還有1080P一說,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FULL HD,此解析度高達1920*1080,目前主流消費市場已經有這類液晶電視上市,國產占多數,而且價格也並不十分高,值得選購.這也是未來平板電視發展的趨勢,只有這類產品可以說是完美支持所有高清視頻的回放.
美國消費電子協會將數位電視分為高清晰度電視(HDTV)、增強清晰度電視(EDTV)和標準清晰度電視(SDTV)三大類。其高清晰度電視的標準,與我國正在公示數位電視平面顯示標準要求基本一致,合格的高清晰度數位電視接收機必須同時滿足至少以下六個條件:能接收、解調由高清晰度信號調製的射頻信號;圖像清晰度上,必須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大於等於720電視線;能解碼、顯示1920×1080i/50Hz或更高圖像格式的視頻信號;圖像顯示的寬高比為16:9;能輸入、處理和顯示其他圖像格式如720×576等;能解碼、輸出數位電視聲音。如果按照這一標準,目前市場上諸多號稱高清等離子電視都只能算是標清電視。
發展趨勢
成為焦點
“高清晰”正在成為焦點,幾乎所有消費電子廠商的重點產品和發展戰略都在圍繞這一概念展開。當你隨便走進一家電器商行,都會感受到高清晰電視機強大的廣告攻勢,而高清晰電影和頂置盒也成為人們熱衷討論的話題。
畫面質量的提高
高清晰視頻節目的畫面質量大約要比目前的DVD和有線電視好四倍,更多的畫面細節可以讓觀眾獲得更真實的視覺感受,用戶也不用擔心因電視螢幕的增大而犧牲畫面質量。無論是觀看體育實況轉播、還是欣賞最新的大片,高清晰的畫面都是用戶所希望得到的。
逐漸普及
高清晰電視已經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進入了普及階段,在國內也有些城市進行了試運行。國內有不少廠商正在市場上大力推銷高清晰彩電,但目前高清晰視頻節目在國內還沒有大規模普及。毫無疑問,任何看過高清晰視頻演示的人都會為之心動,但人們對高清晰這一概念也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認識。到底什麼樣的顯示設備能夠真正支持高清晰節目?下一代的高密度光碟格式能否統一?而對於電腦愛好者來說,如何才能在PC上觀看高清晰電影可能是一個最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