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抗越戰爭

高棉抗越戰爭又名越南入侵高棉戰爭。1975年6月,越軍侵占高棉的威島,1977年在越柬邊境挑起武裝衝突,企圖壓柬就範,未果,遂於1978年底發動大規模侵柬戰爭。戰爭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12~1979.1) 主戰場在越柬邊境。第二階段(1979.1~1986.4) 主戰場在柬泰邊境。 第三階段(1986.5~1989.9) 主戰場在高棉內地。自1989年9月起,雙方政治鬥爭取代了戰場上的較量。在國際社會的努力下,1991年10月終於達成《高棉和平協定》。 此次戰爭歷時之久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罕見。

簡介

1978年12月~1989年9月,越南為謀求地區霸權對民主高棉發動的侵略戰爭,又名越南入侵高棉戰爭。
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國戰爭結束後,越南根據其建立"印度支那聯邦"的既定構想,企圖憑藉與寮國、高棉的"特殊關係",在印度支那確立地區霸權。但高棉拒絕接受所謂"特殊關係",因此不斷受到越南施加的軍事壓力。1975年6月,越軍侵占高棉的威島,1977年在越柬邊境挑起武裝衝突,企圖壓柬就範,未果,遂於1978年底發動大規模侵柬戰爭。戰前,越南人口5000萬,擁有上百萬正規軍以及大量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高棉人口僅500萬,兵力10萬餘人,武器裝備陳舊,且倉促應戰,缺乏實戰經驗。

特點

根據戰場態勢變化,戰爭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12~1979.1) 主戰場在越柬邊境。越軍集中18個師20餘萬人,以柬東北部邊界為突破口發動全線進攻,企圖以閃電式突襲全面占領高棉。其作戰行動分三步:第一步(1978.12.25~1979.1.3),搶占柬東北部和東部地區,完成對鸚鵡嘴地區柬軍的戰役包圍和對柬首都金邊南、北夾擊的戰役準備。第二步(1979.1.4~1.7),圍殲鸚鵡嘴地區柬軍主力,尋殲柬東北部柬軍餘部,攻占金邊。第三步(1979.1.8~1.17),繼續向西推進,占領柬各大城市和沿海主要島嶼,基本控制柬各主要交通線和大部領土。為對付越軍進攻,柬軍主力沿邊境展開,但缺乏縱深梯次防禦,戰鬥打響後迅即潰敗。為保存實力,餘部撤至柬泰邊境地區。在此階段,越軍共殲滅柬軍6萬餘人,繳獲各型槍枝5萬餘件、火炮359門、坦克190輛、飛機40架、艦船60艘。
第二階段(1979.1~1986.4) 主戰場在柬泰邊境。越軍侵占柬大部領土後,為實現其圍殲柬共中央機關及柬軍餘部和軍事解決高棉問題的戰略企圖,發動一系列大規模旱季攻勢。1979~1980年旱季採取"全面進攻"戰略,以柬西部為主在柬全境尋殲柬軍餘部。1980~1983年3個旱季推行"重點進攻"戰略,集中力量在西部山區打擊民柬三方武裝力量。1984年後改取"邊境封鎖"戰略,企圖切斷民柬武裝力量的外援通道,以加快戰爭進程。民柬國民軍初戰失利後,迅速整編隊伍、調整戰略,確立依靠人民長期作戰的方針,建立西部山區根據地,並以此為依託展開多種形式的游擊戰。1982年6月底,民柬聯合政府成立,抗越鬥爭進入新階段。旱季避敵攻勢,化整為零,深入內地,以減少損失;雨季則四處出擊,打據點,斷交通,宣傳民眾,爭取基層,襲擊大中城市,在軍事、政治和心理上給越軍和金邊軍隊以沉重打擊,雖未能從根本上改變敵強己弱的戰場態勢,但粉碎了越南消滅民柬抗越武裝力量、力求軍事解決高棉問題的戰略企圖。
第三階段(1986.5~1989.9) 主戰場在高棉內地。越軍實施小規模反游擊戰,同時擴大金邊軍隊,扶持金邊政權,積極推行"綜合行動計畫",以爭取政治解決柬問題的有利地位並最終擺脫戰爭困境。1985年5月~1989年9月,越軍主力先後5次分批撤出高棉。民柬武裝力量堅持既定方針,在內地繼續開展游擊戰,襲擊越軍和金邊軍隊,瓦解金邊當局基層政權,為最終解決柬問題創造了有利條件。
自1989年9月起,雙方政治鬥爭取代了戰場上的較量。在國際社會的努力下,1991年10月終於達成《高棉和平協定》。
此次戰爭歷時之久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罕見。戰爭雖在高棉境內展開,但涉及印度支那和東南亞各國以及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利益,其影響波及整個世界。戰爭中,越軍憑藉軍事優勢長期控制城鎮、交通線和經濟區;高棉軍民以西部山區為根據地,深入敵占區開展游擊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錯狀態。越南在軍事解決無望的情況下,面對日益壯大的民柬抗越力量和持久廣泛的國際譴責,被迫改取政治解決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