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越軍對我軍戰略戰術嚴重估計不足
當我軍在中越邊境集結時,雙方都意識到戰火一觸即發,但越方前線指揮官文進勇認為,越南要擔心的是同登到涼山戰區,高平戰區和老街戰區岩洞暗堡成群,各種火力點燎若蜂窩,隱藏在荊棘里的戰壕坑道縱橫交錯,無數工事和火力點上下相連,火力交叉,文進勇認為這套從中國老大哥學來的防禦方法穩如泰山,可以說是“知己知彼,穩操勝券”。當初文進勇在北部第一軍區總指揮部聆聽作戰參謀長黎雄珠的報告時指出:高平地區應進一步加強由道農、朔江、茶靈到重慶的正面防禦,由於這些地區岩洞、涵洞、隘口、峽口層出不窮,大小山崗重重疊疊,易守難攻。他下令朔江越軍應準備侵入中國境內,以求吸引中國軍隊從而達到殺傷的目的。
越南第一軍區指揮部認為,高平地區北面險要,而東南面東溪一帶,更是敵人不敢進攻之地。因此,高平地區被文進勇視為打消耗戰的最佳之地,他不斷在此地區挑釁,打死搭打傷中國軍民,目的就是想引解放軍前來進攻。他估計,解放軍必定會從正面北部經朔江4號公路推進,這裡才是坦克部隊能夠發揮的地方,他之所以認為解放軍必定運用坦克部隊,是因為他自信步兵作戰經驗比中國步兵多。
戰術方面,由於東溪一帶接近諒山地區,沒有坦克行進道路,故他部署了大量的以高射機槍為主體的防禦工事群和火力網,在高平北部,在由朔江到重慶的每一條道路上,都挖築了縱深達五到十公里的“反坦克伏擊圈”,由隱蔽的不同性能的武器逐層部署,其中以反坦克武器為重點,近為輕重機槍,遠為平射炮和高射炮組成三炮一組陣地,加上岩洞和山腳各處工事中的衝鋒鎗,他們認為這些交叉火力,都可以打敗美蘇的坦克部隊,更別說是解放軍的坦克了。
經過
解放軍對越軍的戰略戰術估計非常準確
對越自衛還擊戰總司令王尚榮在審閱“朔江—高平——東溪戰區”戰略方針時,重點讚揚了參謀部提出的大膽戰略方案。這個方案既保持了解放軍打仗穿插包圍的特點,又突出了坦克部隊在戰役中的地位,可以說出其不意,險中取勝。解放軍正確估計到,越南軍隊自信具有長久的實戰經驗,加上擁有比中國步兵更先進的武器,故一定具有輕敵之意。要在這易守難攻的岩洞四伏地區戰勝敵人,並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就要在戰略上給敵人布下一個大口袋,敢於把敵人一口吃掉。
因此,解放軍決定在道農、朔江正面地區展開強攻,但不急取,目的是用比敵強大幾十倍的炮火,吸引並徹底擊毀敵人。
我軍主攻部隊從靖西和龍州兩路出發,靖西位於高平地區北面,穿插部隊分為兩路,一路過茶靈後直指高平,吸引敵人增強高平守軍,另一路在高平東面布下一個口袋。
與此同時,攻占通農軍隊另出奇兵,穿插高平西面,阻擊銀山越軍338師。
東南龍州兵力,一路由水口關直插廣洲,作為攻占高平東面的部隊。另一路出布局關,攻七溪、脫浪,布下阻擊陣地防止諒山地區的敵增援部隊,主力占東溪後沿4號公路北上,反兜高平後路,完成對高平的包圍,保證全殲越346師。
其中以反兜高平後路的一路重兵最為重要,不但要由被稱為不可能攻打的地區展開進攻,還要經博山等越軍重要據點,這一路兵是完成對346師包圍的東口。
戰術方面:為了減少損失,在高平地區決定投入300輛坦克,用坦克做主戰武器,以坦克上的重炮代替自行火炮,直接攻擊敵人的據守岩洞,用我之所強攻敵之所強,以硬打硬,掩護步兵攻占陣地。
步兵是坦克的後備,緊跟著的是強大的重炮部隊,因為坦克經過的地方,在工兵的修理下,重炮照樣可以直達前沿。這一種戰術方案,是吸取了美軍在越戰中的經驗,當時美軍利用戰機轟炸來抑制埋伏的越軍,而我軍把重型炮火推向陣前,這比空中轟炸更準確和直接。
戰役在解放軍的預想戰略戰術中展開
戰役的過程證明了解放軍的戰前估算完全正確。解放軍如計畫般由越軍想也想不到的地區打進去,在銀山地區的越軍338師發現從道農穿插而下的解放軍部隊,以為我軍是要由3號公路夾擊河內,紛紛掘壕築工事據守,但穿插部隊在占領魁扎後突然攻原平、打沙,直指高平,此時338師才知中計,欲組軍增援346師,但被我穿插部隊一個營的兵力阻擊在銀山外圍,連攻兩天,不得動彈。兩天過後,346師已全軍覆沒。338師害怕又中包圍,不得不縮回銀山。
結果
解放軍由水口關和岳墟東、北出擊兩支部隊,只化一天時間就會師廣洲,組成口袋東評。與此同時,七溪和東溪在奇兵突襲下很快拿下,越軍停留在脫浪機場的美軍戰機成了我軍的戰利品。由東溪的佯攻部隊,以坦克為尖兵,只用三天時間,就過博山攻到高平。此時,正面越軍軍心大亂,紛紛要逃,但在解放軍炮火攻擊下難以動彈。我軍只用一天的時間發起總攻,346師在高平被全殲。
戰役檢討交戰雙方水平高低一目了然
越軍方面:優點是打的頑強,但也逃的快,最頑強的反而是民兵,卻躲在諒山不敢回前線,幾個團長也是逃的特別快。
越軍失敗的最大原因是戰略上自以為是,對自己估計過高,因此在第二天,解放軍穿插部隊和坦克開進時,諒山及河內指揮部都認為坦克不可能穿過山路,不相信軍情,反而指責部下謊報。
在戰術上,越軍自有一套戰法,但固步自封,千篇一律,在第四天起處於解放軍包圍圈的越軍,就已經對自己失去信心,只顧奪路而逃。
解放軍方面:對戰略估計非常正確,在作戰前,對越軍士氣、策略、指揮人員性格等了如指掌,穿插部隊打的敵人措手不及,短短四天時間裡,就在高山叢林地區用坦克部隊對敵發動包圍殲滅戰,開創了戰史上的新奇蹟。
在戰術上,解放軍用坦克作尖兵在岩洞地區進攻是一個錯誤,因此,在第三天后,改由步兵搭乘改裝的運兵車作尖兵,坦克上的重炮緊跟支持,既減少了損兵,又增強了對敵的威脅。在步兵的指揮下,坦克進行準確射擊,很好地破解了越軍的反坦克戰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