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基督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宣揚上帝創造並主宰世界,耶穌基督教是上帝的兒子,降世救贖人類。該教起源於一世紀時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逐漸流行到羅馬帝國全境。初期教徒大多是貧民和奴隸,對統治者極端仇視,因而到三世紀止,一直遭受當局殘酷迫害。後中上層人士滲入並取得領導權,主張效忠和順從當局,當局也變迫害為利用。公元四世紀時被定為國教。
在中國的發展史
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基督教開始傳入中國。當時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是聶斯勝利派,稱為景教。該教派信奉公元五世紀時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聶斯勝利的神學觀點,主張將耶穌的神性和人性分開,反對將耶穌之母尊為聖母。貞觀年間,聶派主教敘利亞人阿貿本經波斯來到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禮遇。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唐太宗準其傳教,並由官府資助在長安建波斯寺,傳教收徒。後將波斯寺更名為大秦寺。至唐武宗時,景教遂趨衰落。元明以後再次興起,至清代後期,基督教各派系都紛紛傳入中國,並擴展至城鄉各地。
基督教堂已恢復活動,它也是宗教協會辦公所在地。每逢周末的星期日,許多宗教信徒和市民民眾,都喜歡到教堂內參加有關活動。基督教堂既是教徒的朝拜場所,也是廣大民眾愉悅身心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