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名稱】高士廉塋兆記
【類別】中國書法
【年代】唐代
【作者】許敬宗撰,趙模楷書
【規格】碑身首高437厘米,下寬130厘米,厚50厘米。
作品簡介
《高士廉塋兆記》,許敬宗撰,趙模楷書,永徽六年(655年)立石。碑身首高437厘米,下寬130厘米,

作品賞析
高士廉塋兆記書法方整秀逸,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中對趙模亦有較高評價:“趙模之《蘭陵公主碑》、《高士廉塋兆記》、《崔敦禮碑》體皆相近,皆清朗爽勁,與歐虞近者也。”。康氏謂《蘭陵公主碑》、《崔敦禮碑》出自趙模手筆,雖為有顯誤,然亦可見其對趙模之推重。
唐太宗在喜獲《蘭亭》之後,曾命趙模與韓道政、馮承素、諸葛貞四人各響拓數本,賜給皇太子、諸王與近臣。《宣和書譜》稱宋內府曾收有《模集千字文》,然傳世書跡僅見《高士廉塋兆記》。《高士廉塋兆記》,許敬宗撰,趙模楷書,唐永徽六年立。
明代學者趙崡《石墨鐫華》有“大類歐、虞”之評,至劉熙載《藝概》則謂其精熟遒逸,比肩王知敬。趙模,太宗時翰林供奉拓書人,太子右監門府鎧曹參軍。正書字畫甚工。《宣和書譜》載:模喜書,工臨仿。始習羲獻,學集成《千文》,其合處不減懷仁,然古勁則不迨。
作者介紹
趙模(六二七至六四九),太宗時翰林供奉拓書人,太子右監門府鎧曹參軍。正書字畫甚工。《宣和書譜》載“模喜書,工臨仿。始習羲獻,學集成《千文》,其合處不減懷仁,然古勁則不迨。”唐太宗在喜獲《蘭亭》之後,曾命趙模與韓道政、馮承素、諸葛貞四人各響拓數本,賜給皇太子、諸王與近臣。《宣和書譜》稱宋內府曾收有《模集千字文》,然傳世書跡僅見《高士廉塋兆記》。
相關資料
高土廉:名儉,以字顯,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隋仁壽(六〇一至六〇四)中舉文才甲科,補治禮郎。入唐,歷吏部尚書,進封許國公,遷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知政事。諡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