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間肌

骨間肌

位於掌和跖部後面的肌肉。起始於掌和跖骨上端;向下止於掌指和跖趾關節的兩個近側籽骨,並分出兩支繞至指和趾部背面,與伸肌腱相連。

組成

骨間肌有七條,掌側三條,背側四條。各肌腱在指又經過掌指關節而止於第1節指骨,一部分入指背腱膜。骨間掌側肌皆為一個肌腹,起於第2、4、5掌骨的掌側面,第1骨間掌側肌起自第2掌骨幹的尺側,第2、3骨間掌側肌起自第4、5掌骨幹的橈側,各肌腱分別止於各該指指背腱膜及第1節指骨底。

相關臨床技術與套用

1、腕管綜合徵(carpaltunnelsyndrome,CTS)系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嵌壓,是一種最常見的嵌壓性周圍神經病,早期症狀包括手部刺痛、麻木、感覺異常,晚期可導致魚際肌萎縮、血管運動和營養改變,嚴重影響手功能。診斷主要通過症狀、體徵及神經電生理檢查等方法。

2、蚓狀肌-骨間肌法:受檢者仰臥,掌鏇後,記錄電極置於掌面,第三掌骨中點約偏橈側處,此點能同時記錄從正中神經支配的第二蚓狀肌(2L)和較深層的尺神經支配的骨間肌(INT)引出的複合肌肉動作電位(compoundmuscleactionpotential,CMAP),參考電極置於食指的近端指關節處,刺激電極分別置於腕部正中神經和尺神經處,與記錄電極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分別給予超強刺激,測量各自潛伏期(distalmotorlatency,DML)和波幅及其差值。常規記錄患者正中神經(指1和指3)和尺神經的感覺、運動傳導速度。

3、蚓狀肌-骨間肌法本身具有以下優勢:(1)支配蚓狀肌和骨間肌的正中、尺神經纖維的軸索直徑相似;(2)通過同一記錄電極能同時記錄兩塊肌肉複合肌肉動作電位;(3)等距離刺激,可以直接比較遠端運動潛伏期。根據以上特徵,直接測定正中神經、尺神經的運動潛伏期之差值,能為正中神經在腕管處嵌壓的早期診斷提供客觀的神經電生理依據。

4、在臨床懷疑CTS時,蚓狀肌-骨間肌法不失為一種簡便易操作、診斷敏感的神經電生理檢測方法,有較大的臨床價值和意義。國內外的研究也證實,CTS患者的拇短展肌和蚓狀肌可同時受累,後者較前者更易受損,這也為腕管綜合徵患者的治療與功能康復訓練療效評估提供了新的有力的神經電生理證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