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2012年11月初,科學家們在中國新疆發現了大約1800個侏羅紀時代的烏龜骨骼化石,古生物學家們將發現地點稱作“骨床”,這裡的烏龜殼化石一個接著一個疊加在一起。
成因
大約1.6億年前,這些烏龜可能是在一個非常乾旱的時節聚集到了一個僅存的水塘之中,它們在這裡等待雨水的降臨。當然現在看起來當時的那場雨顯然是來的太遲了。當水塘中的水體終於完全乾涸之後,這些烏龜便都相繼死去了。
根據考古學家對現場的分析,當雨水最終終於到來時,雨勢洶湧,土壤水分飽和,很快在當地形成了一條泥漿河,將這裡的烏龜屍體和大量的其它沉積物質都沖刷到一處。這些烏龜殼長度達到8英寸(約合20厘米),它們所處的位置是烏龜化石分布最為密集的地點,每平米麵積上出土的烏龜化石達到36隻。
考古意義
這一地點出土的烏龜化石可能已經讓全世界所有已知的侏羅紀烏龜化石樣本數量一下子翻了一番,這樣的大數量樣本出土讓研究人員們有了一個罕有的機會,可以對單獨一個史前物種進行不同個體間的差異分析。
有了這一次的發現,科學家終於首次有機會對亞洲侏羅紀時代烏龜的個體多樣性開展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