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正常標準體內的骨小梁結構](/img/b/664/nBnauM3X2czM0ITOzAzN3MTM4QTM5YTN4MTOzQTNwAzMxAzLwc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示例
骨小梁是骨內的一種結構,與骨的生成有關,以顱骨為例:
第一步:在將要形成骨的部位血管增生,隨之間充質細胞分裂增生,形成膜狀。
第二步:間充質細胞增殖、分化為骨原細胞,進一步分化為成骨細胞。
第三步:成骨細胞分泌纖維和有機基質(即類骨質),類骨質繼而鈣化為骨基質。此最早出現骨組織的部位稱為骨化中心(ossification center)。
第四步:在骨化中心的周圍,骨化過程不斷擴展,形成越來越多的骨小粱,進而形成骨松質,骨松質周圍的間充質分化為骨膜。
第五步:成骨細胞的活動使某些部位的骨小梁表面不斷添加骨質,在此處形成骨密質。
第六步:已形成的骨組織不斷生長和改建,以適應所在部位功能上的需要。例如顱骨在生長時,其外表面以成骨為主,內表面以溶骨為主,結果使其曲度逐漸改變,以適應腦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