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

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

"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撤銷了三區人民政府,嘉爾嘎勒賽漢蘇木和超格圖呼熱蘇木成為獨立的兩個蘇木。 1990年,面對阿拉善盟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和嚴酷的生存條件,阿盟盟委、行署果斷地提出了“轉移發展”的戰略思路,孿井灘揚黃灌溉工程建設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中。 2002年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

基本概況

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由葡萄墩工業園區和騰格里工業園區合併成立的自治區級開發區。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與孿井灘生態移民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運行機制。開發區下設黃河高揚程灌溉管理局,託管嘉爾嘎勒賽漢鎮騰格里額里斯鎮
開發區(示範區)總面積5604平方公里,轄17個嘎查和1個社區,有人口1.4萬人,其中農牧業人口9000人,城鎮化率35.7%。開發區(示範區)境內芒硝、鹽、鐵、煤、石膏、陶土、石墨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14種。光熱風能資源充足,適宜發展風電和光伏產業。有耕地11.3萬畝,有黃河取水指標5000萬立方米。西氣東輸工程蘭銀管道第 10 號閥室至中衛支線從開發區(示範區)境內穿過,並預留了用氣接口,為地區發展提供了清潔能源保障。
開發區(示範區)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毗鄰寧夏青銅峽市和中衛市,園區距中衛火車站10公里、中衛香山機場8公里,規劃建設的瓦窯—嘉鎮—中衛鐵路和溫都爾勒圖烏蘭敖包—嘉鎮—青銅峽大壩鐵路,將使開發區(示範區)成為阿拉善盟東進西出、南開北連的重要交通樞紐。

歷史概況

孿井灘生態移民示範區託管的嘉爾嘎勒賽漢鎮前身是在1959年以當地嘉爾嘎勒圖敖包(蒙語:吉祥敖包)和古日班賽漢山(蒙語:三座美麗的山)兩個地命名合併成立的嘉爾嘎勒賽漢(蒙語:吉祥美好)人民公社。
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 交通地圖
1969~1979年,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後,阿拉善左旗劃分三個行政區,第三區人民政府設立在示範區境內的原超格圖呼熱蘇木(頭道湖),管轄阿拉善左旗南部的嘉爾嘎勒賽漢、超格圖呼熱、騰格里、溫都爾勒圖、查漢布拉格和哈什哈六個蘇木,頭道湖成為阿拉善左旗南部經濟、文化、教育中心。70年代初,在“大搞草原農田基本建設高潮”的推動下,阿拉善左旗政府順應各族牧民的願望,提出了將黃河水引入阿拉善草原的構想,1976年7月7日成立了“阿左旗孿井灘引黃揚水噴灌工程指揮部”,並做了大量的前期勘測準備工作。
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撤銷了三區人民政府,嘉爾嘎勒賽漢蘇木和超格圖呼熱蘇木成為獨立的兩個蘇木。阿拉善盟建盟後,歷屆盟委、行署領導對此項工程極為重視,對工程重新進行了勘測論證,積極組織立項審批。1986年12月12日,盟委召開書記、盟長會議,決定興建孿井灘揚黃工程,同月20日,“阿拉善盟豪依爾呼都格灘(孿井灘)揚黃工程籌備小組”。
1990年,面對阿拉善盟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和嚴酷的生存條件,阿盟盟委、行署果斷地提出了“轉移發展”的戰略思路,孿井灘揚黃灌溉工程建設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中。1990年12月1日,水利部以《關於內蒙古阿拉善盟孿井灘揚水灌溉工程設計任務書的批覆》的檔案形式,“同意興建阿拉善盟孿井灘揚水灌溉工程”,將孿井灘揚水灌溉工程列入國家發展西部黃河流域經濟戰略和擬建的大柳樹揚黃工程範圍,並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八五”期間“生態示範農業綜合開發”的重點項目付諸實施。自此,孿井灘揚黃灌溉工程建設拉開了帷幕,正式進入組織實施階段。期間,國家副主席烏蘭夫同志對此項工程的進展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支持,多次聽取阿盟領導同志的匯報並做了重要指示。
孿井灘揚水灌溉工程於1991年正式破土動工,從寧夏中衛市北乾渠引水(揚黃源頭),經四級泵站揚水到灌區,輸水乾渠全長43.51公里,總揚程238米,淨揚程208米,設計提水流量每秒5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6立方米。1993年11月3日水電主體工程一次性通電試水成功。1994年4月19日—20日,盟搬遷領導小組召開“孿井灘牧民搬遷工作會議”, 安排部署孿井灘牧民搬遷具體工作,阿左旗、阿右旗、巴鎮和指揮部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後,與會人員到孿井灘灌區勘察落實劃分的土地範圍。同年,阿左旗、阿右旗33個蘇木鎮87個嘎查的貧困牧民和困難企業下崗職工8000餘人落戶孿井灘灌區,成了這片“新土地”的新主人。
1995年嘉爾嘎勒賽漢蘇木改建為嘉爾嘎勒賽漢鎮。2002年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確定孿井灘為自治區級開發區,2004年11月更名為孿井灘生態移民示範區,示範區管委會與嘉爾嘎勒賽漢鎮合署辦公,一套人員,兩塊牌子。2008年,阿拉善盟委、行署決定對示範區實行計畫單列、獨立運行的管理體制,開創了阿拉善盟“三旗兩區”新的行政格局,為示範區的長足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迎來了經濟社會第二次發展的良機。體制單列以後,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提出“以農牧業為主向農牧業和工業並重,再向工業為主”的經濟轉型思路,開發建成示範區生態經濟園,完成了園區“五通、一平”基礎設施工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了一批有一批的投資項目,拉開了這篇熱土新一輪發展熱潮,開創著阿拉善盟新的經濟成長極。

地理環境

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位交通優勢十分明顯,距迎水橋鐵路編組站14公里、中衛火車站10公里、香山機場8公里,即將建設的長中線一級公路和規劃建設的烏力吉至中衛鐵路、甘武線溫都爾勒圖烏蘭敖包站至青銅峽大壩站鐵路,將使開發區(示範區)成為阿拉善盟東進西出、南開北連的重要交通樞紐
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阿拉善盟的位置

自然氣候

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北緯37°— 42°之間,海拔高程1343-1430米,系荒漠乾旱地區,光照充足,大氣透明度好,年平均氣溫8.4℃,無霜期156天,年平均空氣密度1.053千克/立方米,年平均陰雨天39.4天、年平均降水量147.5毫米,年平均大風次數17.8次,年平均雷暴次數10次,年平均日照時數3096小時、年太陽能輻射總量為150-160大卡/平方厘米,太陽能總輻射量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地下水資源豐富,便於開發利用。

資源概況

示範區地大物博、資源富集。境內有3000多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資源,有儲量豐富的鹽、硝、石膏、矽石、鐵礦石、錳鐵礦、石灰石、高嶺土等礦產資源、充足的光能、風能資源和豐富的地下水資,還有歷史悠久的人文資源和原生態的旅遊資源。

礦產資源

現已探明優質煙煤炭儲量8000萬噸,無煙煤儲量6億噸,石膏儲量2000萬噸,矽石儲量1000萬噸,石灰石儲量3.2億噸。示範區境內的沙漠腹地分布多處鹽湖,其中查漢池鹽湖鹽資源儲備量約2000萬噸,年產原鹽20萬噸。

水資源

國家黃委會批准的孿井灘每年用水指標為5000萬立方米,示範區生態經濟園區已探明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第二水源的水文勘探已在600平方公里範圍內展開,境內的騰格里沙漠腹地和邊緣地帶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便於開發利用。

天然氣資源

西氣東輸工程蘭銀輸氣管道第10號閥室至中衛支線從示範區生態經濟園內穿過,並預留了用氣接口。

風能光能資源

示範區境內風能資源豐富,規劃開發風能資源面積有300平方公里,年平均風速5.8m/s,年有效風速時數為8804小時,年平均風能密度為302w/m2。寧夏天淨集團5萬千瓦風電項目已在示範區併網發電。武漢凱迪、國華、國電、凱信、金能等企業先後達成了風電建設協定,正在積極測風運作。還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年平均日照時數3096小時、年太陽能輻射總量150-160大卡/平方厘米,總輻射量達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地面地勢平坦,植被稀少,地質穩定,是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發電廠的理想地區,中國節能投資有限公司已與示範區達成10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投資協定,其一期工程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正在開工建設。

旅遊

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境內在沙漠腹地分布著多的沙漠湖泊,其中的淖爾圖湖,水質清澈,鳥魚成群。4A及旅遊景區月亮湖旅遊景區風景如畫,神奇莫測,更是令人流連忘返。境內有“阿格爾提行”和 “森得雅西勒”等世界稀有的珍貴樹種,植物學家至今未能確定它的正確學名。沙漠深處還有神秘的胡楊林,沿騰格里沙漠東緣有綿延20公里的宏偉壯觀萬畝人工防風林帶,有9000公傾沙冬青和5萬畝集中連片的蒙古扁桃林、也有大面積的馬蘭處處開花。
每年的不同時期,有鋪天蓋地的馬蘭花、冬青花、扁桃花和花棒花綻放多姿,爭艷怒放,展現出大漠花海的獨特景色,使人迷醉花香留戀忘返。“大漠花海”已成了孿井灘示獨具特色的旅遊品牌。
這裡還有綿延逶迤的古長城遺址、獨具特色的古岩畫和清代修建的古寺廟。境內的承慶寺和昭華寺均屬阿拉善盟八大寺廟之一,藏傳佛教和文學著名歷史人物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曾在阿拉善傳經宏法30餘年,1746年圓寂於承慶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