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向樞紐港

駛向樞紐港

本書考察上海、寧波兩港空間關係的演變過程與演變機制。宋、元、明、清時期寧波港是長三角港口體系中最重要的港口,清中葉之後上海港開始崛起,近代兩港形成樞紐港一支線港的空間關係,當前又轉變為樞紐港—大型深水直掛港的空間關係。作者建立了“區位優勢—自我增強”的分析框架,並從自然條件、陸向海向腹地、臨港集聚和港口制度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兩港空間關係演變的動力機制。

基本信息

簡介

本書考察上海、寧波兩港空間關係的演變過程與演變機制。宋、元、明、清時期寧波港是長三角港口體系中最重要的港口,清中葉之後上海港開始崛起,近代兩港形成樞紐港一支線港的空間關係,當前又轉變為樞紐港—大型深水直掛港的空間關係。作者建立了“區位優勢—自我增強”的分析框架,並從自然條件、陸向海向腹地、臨港集聚和港口制度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兩港空間關係演變的動力機制。

作者王列輝:1978年生,浙江慈谿人,200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華東師範大學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在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工作。研究方向為港口地理學和歷史經濟地理學,曾在《地理研究》《經濟地理》《中國經濟史研究》《城市規劃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

目錄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1

第二節 學術史回顧 3

一、港口地理學的研究視角 3

二、兩港關係研究綜述 5

三、兩港發展原因綜述 12

第三節 關於本書 16

一、文章思路 16

二、技術路線 17

三、相關概念 17

四、 基本資料 20

五、主要觀點 22

第一章 兩港空間關係的演變 25

第一節 兩翼—中心:長三角首位港口的位移 25

一、揚州——唐代長三角的首位港口 25

二、明州——宋元長三角的首位港口 26

三、雙嶼港——明代私人貿易港的勃興 29

四、上海港——開埠前最大的內貿港 31

五、首位港口從長三角兩翼向中心的位移 35

第二節 內向化與外向化:開埠前後兩港不同的發展態勢 37

一、開埠前後貿易網路的變化 37

二、開埠之前兩港的發展態勢 40

三、開埠之後兩港的發展態勢 45

第三節 樞紐港—支線港:兩港空間關係的轉變 51

一、兩港的吞吐量估算 51

二、寧波港成為上海港的支線港 53

三、上海港在國際港口體系中地位的再評價 60

第四節 小結 63

第二章 兩港空間關係演變的歷史背景 66

第一節 全球尺度:中國由中心之一變為邊緣 67

一、1800年前的多中心經濟格局 67

二、中國由世界經濟中心之一轉為邊緣 72

第二節 國家尺度:沿海和內陸——中心和邊緣 73

一、南北差距轉變為東西差距 74

二、東西差距形成的原因76

第三節 區域尺度:中心和邊緣的嬗變 79

一、營口—大連 80

二、煙臺—青島 81

三、廣州—香港 83

四、寧波—上海 85

五、相鄰港口的不同類型 86

第四節 小結 88

第三章 自然條件與兩港空間關係的演變 90

第一節 兩港的區位條件 90

一、港口位置 90

二、港口航道條件 99

三、兩港的外港 107

第二節 兩港的集疏運條件 114

一、碼頭長度和設備 114

二、兩港的水路運輸 119

三、兩港的陸路運輸 128

四、港口分化的原因——從港口選擇的角度分析 134

第三節 小結 140

第四章 腹地與兩港空間關係的演變 142

第一節港口類型與貿易結構 143

一、兩港不同的港口類型 143

二、兩港中轉率的分析 144

三、兩港洋貨、土貨復出口流向 148

第二節 近代寧波港陸向腹地的變遷 151

一、五口通商時期的寧波港陸向腹地(1844—1877) 152

二、溫州、蕪湖開埠以後的寧波港陸向腹地(1877—1896) 155

三、杭州開埠初期的寧波港陸向腹地(1896—20世紀20年代) 158

四、浙江港口腹地格局的確立(20年代末—30年代初) 162

第三節 近代寧波港陸向腹地的變遷機制 165

一、區位條件與推拉效應 166

二、上海港的影響 168

三、港口的掛靠率及其反映的腹地問題 170

四、傳統商路與港口的選擇 171

五、苛捐厘金與物流方向 172

六、金融制度和腹地的整合 174

第四節 近代上海港的海向腹地 176

一、上海港與中國沿海地區的經濟聯繫 178

二、上海港與日本的經濟聯繫 181

第五節 小結 188

第五章 臨港集聚與兩港空間關係的演變 189

第一節 兩港的臨港集聚 189

一、港口直接產業 190

二、港口共生產業 193

三、港口依存產業 196

四、港口關聯產業 199

第二節 臨港集聚的形成機制 202

一、上海港臨港集聚的形成機制 204

二、寧波港為何未形成臨港集聚 212

第三節 港口功能與港口的代際劃分 215

一、兩港不同的港口功能 215

二、兩港不同的發展階段 222

第四節 小結 224

第六章 制度與兩港空間關係的演變 226

第一節 兩港的外在制度 227

一、官方指定港口 227

二、船舶註冊港 230

三、江海關的制度創新 231

四、租界對產權的保護 234

第二節 兩港的內在制度 239

一、兩港洋行和外資數量的比較 239

二、行會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242

三、寧波商人和地方政府的關係 247

四、制度的路徑依賴 249

第三節 小結 253

第七章 兩港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256

第一節 兩港的集疏運條件 257

一、歷史情況 257

二、當前上海港的集疏運條件 257

三、當前的寧波港集疏運條件 260

第二節 上海港的中轉率 261

一、歷史情況 261

二、當前上海港的貨櫃中轉率 261

第三節 兩港的空間關係 264

一、近代兩港的空間關係 264

二、當前兩港的空間關係 264

三、今後上海、寧波兩港的發展趨勢 268

第四節 小結 273

第八章 結語 275

徵引文獻 後記 30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