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發展進入一個的階段。這一時期,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永樂、永民、同樂四個河南梆子劇場,許多著名藝人如陳素真、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李瑞雲、常香玉、趙義庭、彭海豹等,雲集於開封。
1935年初,以樊粹庭為首成立了豫聲戲劇學社,改永樂舞台為豫聲劇院,陳素真所在的杞縣戲班和趙義庭所在的山東曹縣戲班均參加了該學社。
豫聲戲劇學社革除了舊戲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對表演和舞台美術等進行革新,並演出由樊粹庭創作的《義烈風》、《霄壤恨》、《塗血》等劇目。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采"醒獅怒"之意,改學社為獅吼劇團。
1950年10月由著名演員曹子道組建於三原張家巷。主要演員有馬雙枝、張秀芳、鞏金玉、孔艷琴等。先是在渭北一帶演出,1952年落戶於西安,並在東二路西段建一座席棚劇場作為演出固定場所。
弟子
馬金鳳,1922年出生在山東曹縣。“豫劇功勳杯”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歲跟父親崔合利學唱河北梆子,1930年乞討到河南開封拜豫劇名演員馬雙枝為師,改唱豫劇。9歲時曾被賣入開封盧殿元戲班,更名為盧金鳳。被贖出後隨繼父姓,改名為馬金鳳。1939年到密縣太乙新班演戲,曾向燕長庚、翟彥身學唱豫西調。
閻立品學徒期間,義成班演員陣容很強。旦角主演有王潤枝、李瑞雲(男)、馬雙枝、王玉真、金鈺美、司鳳英,外縣來的有王中華、劉玉梅、小霍牙、徐艷琴、苗娃等,可謂名伶雲集,演出《蝴蝶杯》時,一場換一個胡鳳蓮,名角輪番上場。演老生的有楊金玉、彭海豹、耿福雲、王金聲、楊吉祥、張心田、陳玉亭,外縣來的有張子和、劉萬青、李義然、李同心,可謂群英薈萃,演出《秦瓊打擂》時,一場換一個曹英,一場換一個秦瓊,還有用不完的演員。演文武小生的有張玉和、韓金銘、周玉林,演文生的有王金玉、王守真(女)、黃少林、王青雲,演花臉的有於從雲、楊喜雷、龐國豹、陳殿三。於從雲(傻瓜)形象好,嗓子好,飾演判官口內能含兩對巨牙,還會噴火。武丑有楊得水、王大驢,閻立品的師傅周青山會戲多,也能演丑角。